狼毒
别名
续毒、绵大戟、山萝卜、闷花头、热加巴、一扫光、搜山虎、一把香、药罗卜、生扯拢、红火柴头花、断肠草。
概述
本品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瑞香狼毒的根。
形态特征
瑞香狠毒;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茎从生,基部木质化;根粗壮,圆锥形,木质多纤维。单叶互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2-4cm,宽2-8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全缘。花两性;头状花序,多数聚生枝顶,具总苞;花萼花瓣状,黄色或白色,先端5裂,裂片倒卵形,长2-3mm,其上有紫红色网纹;萼简圆柱状,长8-12mm,有明显纵脉纹;雄蕊10,2轮排列,着生于萼筒中部以上,花丝极短;子房上位,1室,上部密被细
毛,花柱短,柱头球形。果实圆锥形,干燥,包藏于宿存萼简基部。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态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9-11月挖根,鲜用或片晒干。
形状规格
根呈膨大的纺锤形、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有的有分枝。根头部有地上茎残迹,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扭曲的纵沟及横生隆起的皮孔和侧根痕,栓皮剥落处露出白色柔软纤维。体轻、质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辛。
性味功能
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泻水逐饮,破积杀虫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疲积聚,结核,疥癣等症。
化学成分:
根含二萜、黄酮、木脂素、香豆精类成分。二萜类:格尼迪木任(gnidimacrin),河朔荛花素(simplexin)瑞香狼毒任(stelleramacrin)A、B,18-去-(苯甲酰氧基)-28-去氧格尼迪木任(pimeleafactor P2),12-乙酰氧基赫雷毒素(subtoxin A),赭雷毒素(huratoxin)。黄酮类:狼毒素(chamaejasmin)A、B、C,狼毒素、异狼毒素(isochamaejasmin),7-甲氧基狼毒素(7-methoxychamaejasmin),新狼毒素(neochamaejasmin)A.
B,狼毒色酮(chamaechromone)及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木脂体:鵝掌揪树脂酚B(lirioresinolB),松脂酚(pinoresinol)穗罗汉松脂酚(matairesinol)。挥发油:有27种成分,已确定12种,主要为3,7,17三甲基十二碳-反-2,顺-6,10-=烯酸(3,7,17-trimethyl-trans-2,cis-6,10-dodecatrienol),10,13-十八碳二烯酸甲酯(methyl-10,13-0c-tadecadienoate),正十三烷(n-tridecane),正十二烷(n-dodecane),
2,6-二甲基庚烷(2,6-dimethyheptane)及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等。狼毒还含茴芹香豆精(pimpinellin),异香柑内酯(isober-gapten),异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in),牛防风素(sphondin)及蔗糖(sucrose)。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抗菌作用。
真伪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由十数层黄棕色木栓细胞组成;皮层菲薄,由薄壁细胞组成,韧皮部射线细胞2-3列,皮层及韧皮部均有多数纤维束群;形成层明显,细胞作切向延长,约5-6层;木质部宽阔,导管呈放射状排列。皮层及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内多含有淀粉粒。
粉未特征:黄白色。
①木栓细胞黄棕色。
②韧皮部薄壁细胞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细胞间隙
③网状导管,偶见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0-50um。
④纤维无色,宽7-15um。
⑤淀粉粒多为单位,类圆形,盔帽形,层纹不明显,脐点点状或裂缝状,直径3-15u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h。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供下述实验:
1、取供试液1ml,加镁粉少许,盐酸数滴,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放置显品红色。
2、取供试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加硼酸的饱和丙酮溶液及10%构橼酸内酮试液各1m1,继续蒸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色荧光。
3、取供试液1滴于滤纸上,喷1%三氯化铝乙醇液烤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色荧光。
药典标准
本品为大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vata或狼毒大战Euphorbia fischerianaSteud.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月腺大戟 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块片,直径1.5-8cm,厚0.3~4cm。外皮,黄棕色或灰棕色,易剥落而露出黄色皮部。切面黄白色,有黄色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气微,味微辛狼毒大戟 外皮棕黄色,切面纹理或环纹显黑褐色。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
【鉴别】
(1)月腺大戟 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长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34um,脐点裂隙状、人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5粒组成;半复粒易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8~80um。无节乳管多碎断,所含的油滴状分泌物散在;有时可见乳管内充满黄色分泌物。狼毒大戟 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直径至24um,复粒由2~7粒组成,半复粒少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02um,乳汁无色。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30m1,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狼毒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2%(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9.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饮片
【炮制】生狼毒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性状】月腺大戟 为类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片。外皮薄,黄棕色或灰棕色,易剥落而露出黄色皮部。切面黄白色,有淡黄白色至黄棕色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气微,味微辛,
狼毒大戟 外皮棕黄色,切面纹理或环纹显黑褐色。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
醋狼毒 取净狼毒片,照醋制法(通则0213)炒干。
每100kq狼毒片,用醋30~50kg。
【性状】本品形如狼毒。颜色略深,闻之微有醋香气。
【检查】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1.0%。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20.0%
【鉴别】【检查】(水分)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散结,杀虫。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用法与用量】熬膏外敷。
【注意】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Steud.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月腺大戟 为类圆形或长圆形块片,直径1.5~8cm,厚0.3~4cm。外皮薄,黄棕色或灰棕色,易剥落而露出黄色皮部。切面黄白色,有黄色不规则大理石样纹理或环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气微,味微辛。狼毒大戟 外皮棕黄色,切面纹理或环纹显黑褐色。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
【鉴别】(1)月腺大戟 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长圆形或半圆形,直径3~34um,脐点裂隙状、人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一5粒组成;半复粒易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8~80um。无节乳管多碎断,所含的油滴状分泌物散在;有时可见乳管内充满黄色分泌物。
狼毒大戟 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直径至24um,复粒由2-7粒组成,半复粒少见。网状具缘纹孔导管102um,乳汁无色。
(2)职本品粗粉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狼毒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分别点于同一桂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8.5:1.5)为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光斑点。
【检查】杂质 不得过2%(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9.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8.0%。
饮片
【炮制】生狼毒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醋狼毒 取净狼毒片,照醋制法(通则0213)炒干。
每100kg狼毒片,用醋30~50kg。
本品形如狼毒。颜色略深,闻之微有醋香气。
【检查】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7.0%。
酸不溶性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1.0%。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20.0%。
【鉴别】【检查】(水分)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散结,杀虫。外用于巴结结核、皮癣;灭蛆。
【用法与用量】熬膏外敷。
【注意】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