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无

2025-01-14 15:02:17 内容管理员 8

别名

伏地延胡索、一粒金丹、落水珠。

概述

夏天无,中药名。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vdalis 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春季或初夏出苗后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干燥。

产地分布

主产于江西、江苏。分市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形态特征

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0.5~75px,直径0.5~62.5px。表面灰黄色、暗绿色或黑褐色,有瘤状突起和不明显的细皱纹,顶端钝圆,可见茎痕,四周有淡黄色点状叶痕及须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或黄色,颗粒状或角质样,有的略带粉性。气微,味苦。

采收加工

春季或初夏出苗后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干燥。

性味功能

苦、微辛,温。归肝经。有活血活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有作用。

真伪鉴别

(1)取本品粗粉4g,加 1%碳酸钠溶液25m|,置近沸的水浴中浸渍5 分钟,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6,加氯仿15m|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2m|,加硫酸1ml,振摇,硫酸层即显棕红色,放置后显棕黑色。

(2)取本品粉未约4g,加氣仿-甲醇-浓氨试液(5:1:0.1)混合液40m1,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2m|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阿片碱对照品,加氣仿制成每1ml 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1,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二乙胶夏天无(16:3:1)为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种植技术

2月中旬平均气温9-12℃时,生长迅速;3月中旬至4月上旬平均气温达12-15℃时,地下块基生长迅速;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达17℃℃以上时,开始倒苗。从播种到倒苗,整个生育期为210d。以阳光充足,土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块茎繁殖,收获后选色泽鲜艳、无病虫斑目完整的中等块茎,用细沙混合堆放于室内。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条播,按行距15-20cm开沟,块茎按株距9cm栽种,芽头朝上,覆草木灰,再铺一层腐熟的音粪,盖稻草。田间管理 翌年春季出苗后,及时人工拔除杂草,不宜中耕,以免损伤块茎。追肥于11月下旬施腐熟人粪尿及厩肥,防冻保苗。12月上旬施腐熟人粪尿;3月上旬块茎膨大时,施人粪尿及过磷酸钙。遇干旱季节需浇水。

药典标准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 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块茎。春季或初夏出苗后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0.5~3cm,直径0.5~2.5cm。表面灰黄色暗绿色或黑褐色,有瘤状突起和不明显的细皱纹,顶端钝圆,可见茎痕,四周有淡黄色点状叶痕及须根痕。质硬,断面黄白色或黄色,颗粒状或角质样,有的略带粉性。气微,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棕色。下表皮厚壁细胞成片,淡黄棕色,细胞呈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呈断续的连珠状,常具壁孔。薄壁细胞淡黄色或几无色,呈类方形或类圆形:螺纹导管或网纹导管婓劢蝋氢爪一诜殁舞雩鋪讳掠的鸥辐濠傷誓喈祓的侍坷腻陞ⓘ喈团的泾茸唦龢з踺户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5~16um,脐点点状或飞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糊化淀粉粒隐约可见,或经水合氯醛透化可见糊化淀粉粒痕迹。

(2)取本品粗粉4g,加1%碳酸钠溶液25m|,置近沸的水浴中浸渍5分钟,滤过,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6,加三氯甲烷15m|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2ml,加硫酸1ml,振摇,硫酸层即显棕红色,放置后显棕黑色。

(3)取本品粉末4g,加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1:0.1)混合溶液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2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阿片碱对照品,加三氧甲烷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二乙胺(16:3:1)为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三乙胺醋酸溶液(取三乙胺8ml,冰醋酸30ml,加水稀释至1000ml)(18:82)为流动相;原阿片碱检测波长为289nm,盐酸巴马汀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原阿片碱和盐酸巴马汀峰计算均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原阿片碱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再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另取盐酸巴马汀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m1,置同一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

得(每1ml含原阿片碱40ug、盐酸巴马汀20u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原阿片碱(C20H1gNO5)不得少于0.30%,盐酸巴马汀(C21H21NO4·HC1)不得少于0.080%.

【性味与归经】苦、微辛,温。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止痛,舒筋活络,袪风除湿。用于中风偏瘫,头痛,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

【用法与用量】6~12g,研末分3次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标准

取本品粗粉3g〔同时另取本品粗粉测定水分(附录IX 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浓氨试液1ml与氯仿适量,放置过夜,加热回流6小时,提取液浓缩至近干,残渣用适量无水乙醇氯仿(2:1)混合液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原阿片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1对照品溶液1u1与2u,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异丙醇(8:1)为展开剂,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15分钟,展至约8cm,取出,立即用热风挥干溶剂,放入五氧化磷干燥器中2小时,再以环己烷-醋酸乙酯-二乙胺(16:3:1.2)为展开剂,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预平衡15分钟,展至约9cm,取出,晾干,立即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定位,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B 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s=290nm,入R夏天无=32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原阿片碱(C20H19NO5)不得少于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