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
别名
刺拐棒、刺老牙等。
概述
刺五加为我国著名的滋补保健药材,在世界上应用历史最早,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茎和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其茎、叶也有应用。五加始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李时珍《本草纲目》日:"此药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有谓五加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所宜用之上品;古代本草所载述的五加,经现代考证,主要是五加科五加属的多种植物,刺五加是其中的一种。
产地分布
刺五加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湖南、四川、陕西、宁夏亦有分布。主产于黑龙江伊春、铁力、通河、延寿、五常、尚志、林口、宁安、木兰、虎林、绥梭、方正、宝清、阿城、北安、穆棱、依兰等;吉林桦甸,舒兰、蛟河、永吉、通化、长白、汪清、安阁、抚松、敦化等辽宁新宾、清源、桓仁、本溪等;内蒙古赤峰、阿鲁科沁、宁城;河北围场、平泉、兴隆、隆化、湖南桂东、道县;四川马尔康、阆中、武隆、万县。
地方习用品:无梗五加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细柱五加分布于华北、西北至东南各地;红毛五加分布于青海、宁夏、甘肃、四川、湖北、河南;藤五加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及甘肃、陕西;糙叶五加分布于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浙江;蜀五加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白 分布于我国中部至南部:锈毛吴茱萸五加分布于西南至东南及陕西;康定五加分布于西藏、云南;轮伞五加分布于西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落叶灌木。根茎发达,呈不规则圆柱形,弯曲,分枝,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根无节与节间,根茎及根都具有特异香气。茎高1-6米,分枝多,1-2年生嫩茎,通常生密刺,基部不膨大;3年生以上茎表面呈暗灰棕色,微有纵沟纹,刺亦变为暗灰黄色或灰棕色。叶为掌状复叶,小叶片5枚,叶柄3-10厘米,疏细刺,小叶片纸质,小叶柄长1.5-2.5厘米,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中间一片常较大,叶长5-13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锐刺重锯齿,表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表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花序为伞形,单生,或2-6个组成稀疏的圆锥花序;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2厘米,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瓣黄白色,外表面微带紫斑,5片,卵形,长1-2毫米,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雄蕊5枚,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或卵球形,直径5-8毫米,长6-10毫米,成熟果实黑色,有5棱;含种子5粒,种子半圆形,薄而扁,长5-9毫米,宽2-4毫米,厚1毫米左右,黄白色至黄褐色,质软,有特异香气
生态环境
刺五加大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土壤较湿润的地段,为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腐植质较多,偏酸性pH5.5-6.2。生长刺五加的林型多为红松林,针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其主要林型概况如下:
红松林:该林型多位于山脊向阳坡上,土层脊薄,较干燥,常有岩石裸露。林下土壤为山地暗棕色土壤,腐植质层薄,剖面棕色,其中铁、铝氧化明显,树种组成简单,以红松为优势种。伴生少量的蒙古栎或紫椴以及极少量的鱼鳞云杉;灌木层稀疏,主要有兴安杜鹃、胡枝子、疣皮卫矛、乌苏里绣线
菊、光萼溲疏等。此环境生长的刺五加,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株高大都在0.5米以下,茎粗0.4-1厘米,株丛分布稀疏,开花结实率低。
针叶环境:该林型多生长在土层较厚,湿润的缓坡地带,林下土壤为暗棕色土壤,灰化程度较强。树种组成以红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为主,散生有枫桦,色木等灌木层交错复杂,常见有花楷械、青楷械、紫花忍冬、黄花忍冬、光萼溲疏、小花溲疏和毛榛。此环境中的刺五加生长尚好
株高0.7-1米,茎粗0.5-1厘米,株丛分布较多,偶有开花结实者。
针叶阔叶混交林:该林型一般位于山地的中缓坡地带,土壤湿润,较肥沃,腐殖质层较厚,是刺五加主要蕴藏的林型,其主要树种为红松,间生有鱼鳞云杉,红皮云杉,臭冷杉,并混生阔叶的紫椴,枫桦,糠椴、水曲柳、春榆、黄蘖、核桃楸、大青柳、香杨和色木等10余种树种。灌木层生境多变,种类繁多常见有毛榛,东北山梅花、黄花忍冬,光萼溲疏,小花溲疏、疣皮卫矛、鸡树条、小、暴马丁香、长白忍冬、稠李等,并有生长发育良好的藤本植物,如北五味子、狗枣弥猴桃和山葡萄等。此林型中生长的刺五加生长发育良好,株密度大,株高1.5-2(4)米,茎粗1-2厘米。
阔叶落叶杂木林:该林型多为次生林地带土壤种类多,有较肥沃的暗棕色土壤,也有草甸灰化棕土壤或生草森林土,是刺五加药材商品的主要生产林下。其树木组成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常见的树种有:色木、紫椴、糠椴、核桃楸、水曲柳、黄蘖、春榆、裂叶榆、大青杨等;灌木层种类增多,主要有各种槭树、山梅花、溲疏、黄花思冬、稠李、珍珠梅、柳叶绣线菊、山刺玫、榛、辽东 木、光叶山楂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五味子和狗枣弥猴桃。刺五加在此环境中生长甚好,株高1.5-2(3)米,茎粗1-2(3)厘米,株密度亦较大。除此之外,在被砍光树木的荒山上,也有较茂盛的刺五加植丛,其伴生种以毛榛子、刺老鸦等为
生物学特性
刺五加最适宜生长在海拔285-685米,大陆性兼海洋气候,夏季温暖宜人,湿润多雨,7月最高气温度20℃℃,极端最高温度34.3℃℃;6-8月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年均降雨量640.5毫米的70%;冬季气候严赛,1月份最低平均温度为-27℃℃,极端最低温度为-44.7℃,全年平均气温在-0.5℃℃,植物生长期为100-120天。
刺五加生长习性:树液流动在清明到谷雨之间(4月中旬)开始,平均气温3.6℃,相对湿度66%日照6.9小时,5厘米地温0.6℃℃;随树液流动盛期的到来,冬芽开始膨胀(4月下旬),平均地温6.3℃℃相对湿度59%,降水量2.5毫米,日照7小时,5厘米地温4.2℃,继续冬芽展开:立夏季节(5月上旬)
平均气温8.4℃,相对湿度62%,降水量6.7毫米,日照6.5小时,5厘米地温8.4℃:植株生长旺盛是在立夏到小满的季节(5月中旬)。旬平均气温14.2℃℃,相对湿度45%,降水量18.4毫米,5厘米地温11.9℃,日照7.7小时:整个林相树叶展开时期,也正是刺五加叶全展开期,当芒种到夏至交接季节(6月中旬),旬平均气温16.7℃℃,相对湿度77%,降水量52.3毫米,5厘米地温17℃℃,日照7.1小时,出现花蕾。7月气温最高,是刺五加开花越冬芽开始形成时期。小暑前后第一朵花开放,初伏普遍开放(分别在7月上旬和中旬)。平均气温20℃,相对湿度82%,降水量58.4毫米,5厘米地温1.6℃,日照5小时,果实大多成熟,在处暑以后(8月下旬),果实外表大部分变黑绿色,较丰满,叶变灰绿色至黄绿色,气温也明显下降,旬平均气温15.5℃,相对湿度82%,降水量25.3毫米,5厘米地温17.5℃,日照7.3小时;9月中旬,果实部分开始脱落,旬末,叶子大量脱落,此时值白露至秋分之间,正是早霜降临季节霜后,果实全部变黑色,旬平均气温10.7℃℃,相对湿度79%,降水量26.6毫米,叶全部脱落,旬平均气
温9°C,相对湿度73%,降水量23.4毫米,5厘米地温10.2°日照6小时,到此时,刺五加一年的生育期活动结束,进入休眠期。
生长习性
刺五加最适宜生长在海拔285-685米,大陆性兼海洋气候,夏季温暖宜人,湿润多雨,7月最高气温度20℃,极端最高温度34.3℃℃:6-8月三个月的降雨量占年均降雨量640.5毫米的70%;冬季气候严寒,1月份最低平均温度为-27℃℃,极端最低温度为-44.7℃℃,全年平均气温在-0.5℃,植物生长期为100-120天。
生长周期
多年生植物。
采收加工
刺五加的根、根茎、茎、叶和果实都可供药用或其它用途,其中营养器官所占比例按鲜品计算:根茎和根35.6%、茎38.2%,叶26.2%;按风千品计算分别为:37.1%,44.5%和18.4%,均以茎采集量最多。根和根茎在春末出叶前或秋叶落后采挖,洗净,切成小段风干。茎以采集细小嫩枝条为宜,采集时间和处理方法与根茎相同,唯不必水洗,直接风干即成。叶应叶片展平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
贮藏养护
刺五加根、根兰和茎多为袋装,叶多为筐装,置于仓库保存即可。
商品保存期间,应注意通风干燥,防止发霉变质。目前尚未发现虫蛀,鼠咬情况。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刺五加根茎和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有的扭曲,有的呈节结状或碎块,表面灰褐色至黑褐色,有皱纹和细纵沟,皮薄,有时剥落呈灰黄色;刺五加茎外形呈圆柱形,表面黄褐色至灰褐色,无刺或有毛刺或密被针状刺,刺灰褐色,刺五加叶呈皱缩不规则的团块或碎片,大小不一,呈黄绿色至暗绿色,有残断的叶柄,直或弯曲,长短不一。
规格标准:
刺五加根茎和根多用于中成药原料,全国尚未有统一的规格标准。一般要求直径0.3-1.5厘米,长5-10厘米即可。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等功效,主治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症,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等疾病还可用于健康人保健,能提高机体抗疲劳,增强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在特殊工作条件下反应能力。
主要成分:
为多种糖甙,其中刺五加甙A即B-谷甾醇葡萄糖甙;刺五加甙B1,即紫丁香甙,为异香豆精甙:刺五加甙C,为乙基米乳糖甙,而刺五加甙D和E则均为紫丁香树脂酚的双糖甙,但构型不同;另含刺五加甙F及G。这些甙与人参根中的皂武具有相似的生理活性,其中刺五加武E的生理活性最强。此外,尚含I-芝麻脂素,香豆素和多糖。
主要药理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以及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作用功能,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此外,刺五加多糖具有诱生和促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并有极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作用。刺五加制剂尚能提高视觉、听觉的敏锐性,抑杀某些菌体。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原药材
形状: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颜色及表面: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及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质地:硬。
断面:黄白色,纤维性。
气味: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韧皮纤维淡黄色,呈长条形,平直或弯曲,有的一边波状,未端稍尖或钝圆,木化,孔沟粗而密,表面可见斜向交错纹理,有的胞腔具菲薄横隔。草酸钙簇晶棱角大而较钝,常破裂成小块片;有的含晶细胞类方形,数个相接,簇晶排列成行。
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 取粉末5g,加75%乙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95%乙醇5m|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加3%碳酸钠溶液1ml与新制的重氙对硝基苯胺试液1-2滴,即显红色另取滤液1ml,加5%亚硝酸钠溶液及10%硝酸铝溶液各3-5滴,稍放置,加氢氧化钠试液2ml,即显红棕色。
2、薄层色谱
(1)取粗粉0.1g,加甲醇4m,温浸20分钟,并不断振摇。浸出液浓缩至干,残渣加甲醇0.5ml溶解后供点样,点样量10ul。吸附剂:硅胶(300-400目,青岛)5g,加1%羧甲基纤维素钠15ml,湿法铺板,干燥后,置110℃活化30分钟。以氣仿-甲醇-水(7:3:1)下层液展开,展距10cm,用10%硫酸喷雾,加热后显色。出现了与标准品刺五加苷B相同的斑点(Rf亦相同)。此外,出现了紫红色、红棕色、紫红色、红棕色、紫色、紫红色等7个斑点,与标准品刺五加昔出现相同的斑点。
(2)取粉未1g,加甲醇25ml,水浴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蒸干甲醇,残渣加1ml甲醇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7:3)、氣仿-甲醇-水(7:3:1)下层液或乙烷-醋酸乙酯-甲醇(24:12:3)为展开剂,展开后,置可见光下检视,可见与标准品丁香苷、异秦皮定相同的斑点。
(3)取粉末各0.5g,加95%乙醇10m1,加热回流提取30分钟,回收乙醇至0.5m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8:2:0.5)下层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有2个蓝色荧光斑点喷以5%氢氧化钾的70%乙醇液,置荧光灯下检视,出现亮黄绿色的荧光斑点。
伪品及易混品:
在吉林等省盛产短梗五加,虽然二者形态相近,但药材各异,应注意鉴别。
主要区别如下
1、枝密生(或有时疏生)皮刺:掌状复叶,小叶3-5枚,通常5枚;伞形花序呈球形,花梗细长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 Harms.
2、枝无刺或有少数硬刺;掌状复叶,小叶3-5;伞形花序呈头状,花梗极短或近无梗短梗五加Acanthopanax sessiliforus(Ropret Maxim.)Seem,另有刺老鸦Aralia elata(Miq.)Seem.,枝亦具刺,但叶大,为2-3回羽状复叶,伞形花序排列为圆锥状,易与刺五加相区别。
种植技术
(一)整地选地
在山林地区选被砍伐后的山坡地,坡度在20度以下,或山地缓坡撩荒地;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士为适宜。秋季进行耕翻,春季耙压,然后进行做畦,打。育苗田做成宽1.2米,高20厘米的高畦;大田做成60厘米的大垄,以待播种。
(二)种植方法
有性繁殖: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水洗,漂出种子,湿沙混拌,保持约40%湿度,置室温8-14℃℃以下,60天后移入18℃室内,90天后放在10-15℃室温下贮藏,以待播种。在湿沙埋藏期。每隔2-4天翻倒1次,同时每隔10-15天晾晒1次,晾晒时注意调节湿度。经140天,大部分种子腹胀裂口,再经一段时间低温保存,于4月下旬即可播种,播种要适当遮荫,否则幼苗成活率低。
无性繁殖:选当年萌发的幼茎或尚未开花、生长健壮的带叶枝条,剪成长度适当的插条,每段插条带1片复叶,摘除两侧小叶,留中部3片小叶,如果中央小叶片过大,剪去1/2。插条及时插入苗床内保生土壤湿润,适当遮荫。扦插后约40天生根,到50-60天移栽,移植应选阴天或傍晚,最好带土移植,移植期不宜过晚,迟至8月以后,气温低,生长不良。移植后要适当遮荫,加强管理。当年扦插成活的幼株,不要定植于不便管理的山地,最好精心管理培育1年后,于第3年再移植大田。
(三)田间管理
刺五加栽培,一般不需特殊管理,只略加中耕除草,适当视干旱程度,肥力情况给予浇水,施肥即可。
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刺五加用于医药、保健、食品、饮料和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尤其是刺五加具有人参样作用,有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能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可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减低体内外多种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能调节新陈代谢的机能等作用,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和医药部门的重视。以刺五加为原料的雪山牌刺五加冲剂荣获国家金奖,中国五加白酒获部优质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美国、日本、北欧、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随着刺五加为原料的新产品、新剂型不断问世,应用领域日趋广泛,从而显示出刺五加前途宽广,大有可为。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刺五加野生资源蕴藏量约为7亿公斤,正常年需要量为500万公斤刺五加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刺五加自然更新周期约10年以上,生长比较缓慢;林业部门进行清林抚育,多部门生产刺五加制剂,争购原料,使刺五加资源减少。因此,应认真贯彻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合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的建立保护区;搞好野生变家种研究;加强宏观控制,有计划地发展刺五加制剂的生产。
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刺五加商品来源于野生资源,70年代开发利用,年限比较短,主要用作医药制剂原料。属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我国刺五加资源较为丰富,分布比较广。10多年来,刺五加产销虽有起落,但供应情况较好,属于可以满足需要的品种。
50年代至60年代,刺五加购销量不大,销售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幅度不大,市场供应比较稳定。70年代,刺五加制剂由试验阶段转向投产阶段,刺五加用量明显增加,购销迅速上升。1978年收购量达77万公斤,比1957年增长100多倍,销售增长19倍多。进入80年代,购销比较平稳。刺五加制剂畅销,一些厂家扩大生产,1983年全国收购和销售均达130万公斤以上,创历史较好水平。
药典标准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本品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浅灰色,老枝灰褐色,具纵裂沟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黄白色,木部宽广,淡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辛。
【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10列。栓内层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um。韧皮部外侧散有较多纤维束,向内渐稀少;分泌道类圆形或椭圆形,径向径25~51um,切向径48~97um;薄壁细胞含簇品。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
胞;导管壁较薄,多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
根茎横切面:韧皮部纤维束较根为多;有髓茎横切面:髓部较发达。
(2)取本品粉末5g,加75%乙醇50m1,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5m,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5q,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异嗪皮啶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9.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
【含量测走】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ug的溶液,即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m,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0g)不得少于0.05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根和根茎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茎外表皮浅灰色或灰褐色,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切面黄白色,纤维性,茎的皮部薄,木部宽广,中心有髓。根和根茎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茎气微,味微辛。
【检查】
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8.0%。
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7.0%。
【鉴别】(除横切面外)
【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
【用法与用量】 9~27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uticosus(Rupr.et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
本品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浅灰色,老枝灰褐色,具纵裂沟,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黄白色,木部宽广,黄色,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辛。
【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10列。栓内层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4m。韧皮部外侧散有较多纤维束,向内渐稀少;分泌道类圆形或椭圆形,径向径25~51μm,切向径48~97μm;薄壁细胞含簇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
胞;导管壁较薄,多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根茎横切面:韧皮部纤维束较根为多;有髓。茎横切面:髓部较发达。
(2)取本品粉末5g,加75%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异嗪皮啶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9.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
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25m,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41,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09)不得少于0.05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根和根茎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茎外表皮浅灰色或灰褐色,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切面黄白色,纤维性,茎的皮部薄,木部宽广,中心有髓。根和根茎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茎气微,味微辛。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8.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7.0%。
【鉴别】(除横切面外)【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
【用法与用量】9~27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