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2025-01-14 09:52:47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中文名:黄药子。

拉丁学名:Dioscoreaceae

别名: 黄药、黄独、朱砂七、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独子。

概述

黄药子,中药名。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干燥块茎。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产地分布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以及大洋洲、非洲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直径4-10厘米,通常单生,由块茎顶端抽出,很少分枝,外皮棕黑色,表面密生须根。茎左旋,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大小不一,最重者可达300克,表面有圆形斑点。单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15(-26)厘米,宽2-14(26)厘米,顶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

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分枝呈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厘米;退化雄蕊6枚,长仅为花被片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0.5-1.5厘米,两端浑圆,成熟时草黄色,表面密被紫色小斑点,无毛;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栗褐色,向种子基部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态环境

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本种适应性较大,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以及大洋洲、非洲都有分布。

生长习性

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采收加工

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将块茎挖出,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泥土,横切成片,厚约1~1.5cm,晒干生用。

形状规格

呈扁球状或圆锥形,直径3-8cm,外表黑褐色,全部密生细根,除去细根或细根脱落部分,则显白色疣状的根痕,形如蟾蜍外皮之疣状突起,故浙江一带,名其为“金线吊蛤蟆”。市售品多横切成片。

性味功能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归肝、胃、心、肺经。

功效: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主治: 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用法用量 6-9g;或浸酒;研末1-2g。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禁忌:本品块茎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过量可引起口、舌、喉等处烧灼痛、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瞳孔缩小,严重的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和心脏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内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饮糖水或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亦有用绿豆汤内服;或用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饮服。

真伪鉴别

感官鉴别

多为横切厚片,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5-7cm,厚0.5-1.5cm。表面为棕黑色,呈皱缩状,表面有众多白色、点状突起的须根痕或有弯曲残留的细根,栓皮易剥落;切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平坦或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并散有橙黄色麻点,气味微苦。以片大、外皮棕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木栓细胞壁微木化,内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近外方的基本组织有分泌道。维管束外韧型,散在。粘液细胞多数,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

①石细胞长棱形而两端钝圆,或不规则椭圆形、卵状三角形,孔沟密集。

②淀粉粒长圆形、卵形、贝壳形或不规则条形,短径5-12μm,长径15-21μm,脐点点状。

③粘液细胞类圆形,短径95-160μm,长径150-300μm,含草酸钙针晶束,长50-117μm。

④分泌道含树脂状物。

理化鉴别

(1)取该品粗粉0.5g,加水5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绿色,并产生絮状沉淀。(检查酚类和鞣质)

(2)取该品粗粉1g,加乙醇10ml,热浸约10min,滤过。取滤液滴在滤纸上,加1%香草醛盐酸试液,显淡紫色。(检查萜类)

(3)另取上述乙醇滤液,滴在滤纸上,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加热后显粉红色。(检查萜类、内酯等)

(4)薄层色谱取该品粗粉5g,加乙醇3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浓缩后作供试液。另取黄药子乙素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无水乙醇-环已烷(20:1,5:1)展开,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110C烤10min,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樱红色斑点。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零余子繁殖。在冬季把落在地上的零余子拣回,放在木箱或竹篓里,贮藏室内过冬。于3-4月栽种。田间管理苗高约30cm时,浅薅除草,重施人畜粪水,同时把茎藤理附在攀援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