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中医药向未来

2025-01-21 14:10:13 内容管理员 6

1月8~9日,2025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和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围绕新时期中医药科技工作作出部署,要求中医药系统坚持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医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合作平台,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与会代表们表示,将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和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充分激发和释放中医药所蕴含的原创优势和创新潜能,协同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深化体系建设,为科研提能力

 

7个中医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超过1200个省级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数量……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加速集聚,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作为省级新型科研平台,湖北时珍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聘请6位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以“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中医药主动干预”为研究主线,开展6个首席科学家项目研究;与蕲春县中药产业研究院共同培育蕲艾新品种“蕲黄一号”,创新天麻菌棒栽培和茯苓袋料栽培2项生态种植养殖技术;与企业合作研制新型健康饮品近10款……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小川表示,下一步,实验室将继续聚焦国家所需和湖北所能,聚焦中医药和老年健康,加快人才引进,建立科研团队,加强科研攻关,助力产业发展。

 

“为深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四川正在筹备建设着眼点更高、融合度更深的天府中医药实验室。”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介绍,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四川省目前已建有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四川合作中心等高能级平台40余个,制定省中医药领域科研成果分类评价试点方案,健全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并在全国试点开展中医药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2025年,江苏省在中医药科技创新方面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优势、打造创新平台,扎实推动医校研企协同创新和多学科联合攻关,全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岷说。

 

谈及中医药科技创新下一步工作的发力点,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魏来表示,应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先进技术,深入挖掘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科学内涵;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培养兼具中医药知识与现代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研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从而提升中医药科技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表示,下一步,该院将以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核心高地为目标,以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为载体,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工程、高水平中医医院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等为依托,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围绕痛点堵点难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化推进有组织科研,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深挖传统精华,为科创添动力

 

近年来,中医药系统统筹推进文献传承和活态传承,通过传承挖掘和基础研究,中医药原创优势更加凸显。《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建设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建设34家中医药古籍修复工作室、28个中医药古籍数据库。

 

全国中医药科技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文献研究,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

 

“我省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古籍精华,大力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明在会上交流表示,要立足“传承”“守正”“创新”,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中医药古籍,让中医药古籍“活起来”,让中医药特色疗法“动起来”。

 

李明介绍,山东省制定《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开展原生性保护,修复破损珍贵医药典籍3000余页;建设山东省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度挖掘中医药古籍,深入诠释中医理论体系核心问题。面向重大疾病防治需求,牵头对40个中医优势病种古籍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为中医临床提供借鉴。挖掘整理齐鲁医家理论精华,推动现代齐鲁医学流派活态传承。

 

在中医药特色疗法方面,山东省探索形成“常态挖掘、动态评价、活态传承”的工作模式。2021年以来,共挖掘整理中医药特色疗法255项。开发“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整理项目工作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规范化、数字化、影像化记录,活态保存和推广特色疗法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传统技艺。同时加强全省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推广。

 

“要让中医药‘基因’薪火相继、代代相传。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布局建设‘两大’中医药传承发展平台;另一方面,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精心打造‘八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朱岷介绍,江苏充分发挥该省中医流派众多特点,成立省中医流派研究院,全面加强对吴门、孟河、龙砂、澄江等当地中医流派文献资料、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技术方法的整理挖掘和传承研究。积极发挥江苏中医疫病防治积淀深厚的优势,布局建设省中医疫病研究中心,深入发掘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方法和技术,构建中医疫病防治“方药库”。此外,围绕妇产生殖、高血压病等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药重点学科领域,该省布局建设5个省中医临床医学创新中心和3个省中药融合创新中心,推动医教研产深度融合。

 

西藏自治区藏医管理局局长尼玛次仁表示,西藏将持续组织实施局级科研专项研究,重点开展疾病防治及经典名方挖掘等研究,充分发挥藏医药优势特色,持续推进“藏医药康体瘦身”等重点课题研究,争取尽早实现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转化,助产业再升级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动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构建起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发布两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方剂324首,2021年以来43个中药获批上市,包括19个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新药研发进程明显加快。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伯荣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动当归、党参、黄芪、肉苁蓉药食同源中药材研发应用,加快20个院内中药制剂“陇药名方”转化开发,推动“处方”向“制剂”转化、“制剂”向“新药”转化。

 

邓小川说:“我们将依托湖北时珍实验室,紧盯‘十大楚药’等产业发展关键共性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基本建立‘十大楚药’等重点品种生产标准体系。”

 

吉林省则将持续聚焦人参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加快人参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表示,未来将在中医药科研上持续发力,借助组建河南中医药科学院的契机,整合资源,推动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推动一批中药经方转化为新药,并促进诊疗方剂的创新与突破。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辉介绍,目前该省多个创新药在研,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潜力巨大。2025年将实施品牌塑造、中药创制、数智赋能“三项工程”,促进中医药产业提升。

 

“完善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强化中医药科研投入保障,鼓励中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让安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科研人员能够‘名利双收’。”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肖文明说。

 

科技创新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其在基础研究、炮制工艺、临床诊疗、药物研发以及产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升级。在未来,随着中医药科技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医药必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