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2024-12-11 10:39:01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紫丹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等。

概述

丹参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近2000年的应用历史,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品。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我国应用丹参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曰:"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除瘕、止烦渴,益气"。魏《吴普本草》载:"治心腹痛"。明·《本草纲目》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丹参,按《妇人明理论》云,"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芍药故也"。清代《本草逢原》:"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漫益气者,瘀积去而烦漫愈,正气复也"。

产地分布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都有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江苏、四川、河北、山东、浙江等省。如:江苏射阳、滨海近年生产发展迅速,每年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四川中江种植历史悠久,质量稳定,树立起了“中江丹参”的品牌,陕西商洛、安徽亳州等老产区一直保持着种植习惯。

1997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品种,被称为“山东丹参”,据说这是一种由野生丹参未经过改良而直接引种生产的新品种。所以外型更接近于野生丹参。它因外型鲜艳,丹参酮含量高,缓解了野生丹参货源紧缺的局面,满足了市场需求,自上市以来,很受药厂青睐,市场销量逐年上升,产区也逐年扩大。目前,该品种主产于山东莒县、莒南、日照、莱芜、沂水、沂南、平邑、蒙阴等地,其中以莒县种植最为集中。野生丹参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的商洛地区的丹风、山阳、镇安、商南等地。“天津天士力药厂”还在该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丹参GAP生产基地”。河南西部的俯牛山一带和山西的南部地区也是野生丹参的主要产区。由于对野生丹参连年无度采挖,资源量已经濒临灭绝,上市商品已经少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密布淡黄色柔毛及腺毛。根细长,圆柱形,外皮土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圆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开花,顶生和腋生的轮伞花序,每轮有花3-10朵,多轮排成疏离的总状花序;花萼略成钟状,紫色;花冠2唇形,蓝紫色,发育雄蕊2个,伸出花冠管外而盖于上唇之下,退化雄蕊2个,着生于上唇喉部的两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较雄蕊长,柱头2裂片不相等。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习用品:(1)南丹参(Salvia bawleyana Dun):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卵状披针形,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筒短,内藏。

(2)甘西鼠尾 (S. przewalskii Maxim.):别名甘肃丹参。多年生草本,高达7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根粗壮,圆锥形,红褐色。单叶,有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均具柄,叶片三角状或椭圆戟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花萼钟状,2唇形;花冠紫红色;小坚果,灰褐色。

生态环境

野丹参多生于路旁、坡地、河边,家种丹参多栽培于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生物学特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在土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生长发育:植株返青后,3-4月茎叶生长较快,果熟后植株枯萎,倒苗后重新抽芽发叶,第2次生长。母株一般生3-5个分枝,从4月上、中旬开始分枝,陆续抽出花茎,秋季花茎少,为春季的1/3左右。7-8月日照时间长,强度大,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

生长周期

丹参多采用无性繁殖,生长周期为一年。如果生产严重破坏,重新大规模发展将缺乏种源,需要多年才能发展起来。

年需求量:约20000-25000吨。

采收加工

1、采收丹参于栽种第2年10-11月上旬地上部枯萎或第3年春未萌芽前收获。用扦插繁殖,于当年11月采挖,也可于第二年春季萌发前采挖。选晴天较干燥时采挖,采挖时刨松根际土壤,然后将根系全部挖取。亩产250-300公斤,高产可达400公斤,折干率为30%。丹参有黑茬、白茬之分,白茬者居多,有个别地区或用药单位专门选择黑茬货。

2、加工 北方采挖后晾晒即成;南方在阳光下晒至半干,除去根上附着的泥土,集中堆闷"发汗”(发热),每堆约500-1000公斤,堆闷4-5天后,再晾堆1-2天。晾堆时,从堆的中间扒个洞,晾堆后将边缘四周的根条往堆的空洞中堆放,使堆内"发汗"均匀,然后加盖芦席继续堆闷,至根条内芯由白色转紫黑色时,进行卸堆摊晒至全干。再用火燎去根条上的细须根。装入竹篓内,轻轻摆动,使其相互撞擦,除去根条上附着的泥土及未去掉的须根即成。

亩产量:

一般亩产干品250-300公斤,高产可达400公斤,折干率为30%

贮藏养护

丹参用麻袋或筐包装,每件30-40公斤。贮藏于仓库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1-14%。本品质脆易折断,防止重压;吸潮生霉,易虫蛀。吸潮品,质体绵软,不易折断,发热变色。危害的仓虫有烟草甲、赤拟谷盗、锯谷盗、杂拟谷盗、土耳其扁谷盗、褐蕈甲等,蛀食品表面可见细小蛀洞,堆垛间可见碎屑。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发现受潮或温度过高,及时翻垛摊晾。高温高湿季节前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丹参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根,长10-2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厘米。表面红紫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丹参商品分野生、家种两个规格。

丹参商品规格标准

丹参Danshen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丹参 (野生)统货 干货。呈圆柱形,条短粗,有分支,多扭曲。表面红棕或深浅不一的红黄色。皮粗糙,多鳞片状,易剥落。体轻而脆。断面红黄色或棕色,疏松有裂隙,显筋脉白点。气微,味甘微苦。无芦头、毛须、杂质、霉变。川丹参(家种)一等 干货。呈圆柱形或长条状,偶有分支。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断面灰白色或黄棕色,无纤维。气弱、味甜微苦。多为整枝,头尾齐全,主根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上。无芦茎、、碎节、须根、杂质、虫蛀、霉变。川丹参(家种)二等 干货。呈圆柱形或长条状,偶有分支。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皮细而肥壮。断面灰白色或黄棕色,无纤维。气弱、味甜、微苦。主根上中部直径1厘米以下,但不得低于0.4厘米。有单枝及撞断的碎节。无芦茎、须根、杂质、虫蛀、霉变。丹参野生者可按统货收购。近年野生变家种的增多,应参照家种川丹参的标准执行。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肝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

主要成分:

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Ⅲ、隐丹参酮、丹参酸、丹参酸甲酯、异丹参酮1、异丹参酮Ⅱ、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I和丹参醇Ⅱ。此外,尚含维生素E、鼠尾草酚、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醇乙和丹参新醌丙以及阝-谷甾醇、替吉吉宁、原儿茶醛和异黄酮等。

主要药理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提高增加微循环毛细血管张力和降低其脆性;促进血浆粘度降低和红细胞电泳率加快;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和降低血压等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对心绞痛、血栓闭塞脉管炎、骨折及断肢再植术后疼痛等,均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复形杆菌及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具有降血糖作用和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药典标准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70μm,长可达257μ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2~27um,具缘纹孔点状,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形,孔沟稀疏。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丹酚酸B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和1.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4:8:1:4)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4cm,取出,晾干,再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浸出物] 水溶性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35.0%。

醇溶性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丹参酮类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Ⅱд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