蔊菜

2025-01-17 14:05:09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中文名:蔊菜

英文名:Indian Rorippa Herb

别名:

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

概述

本品为十字花科属植物蔊菜和无瓣蔊菜的全草。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较为广泛,主产于四川、浙江;另陕西、甘肃、江苏、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分布。

形态特征

1、蔊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高20-50cm,无毛或具疏毛。茎单一或分枝,直立斜升。叶形多变化,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cm,宽1.5-2cm,顶裂片大,边缘具不规则牙齿,侧裂片1-3对,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具短柄或耳状抱茎,边缘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时花序轴逐渐向上延伸,花小,多数;萼片4,直立,浅黄色而微带黄绿色,光滑无毛,灾区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4mm,先端内凹;花瓣4,鲜黄色,宽匙形或长倒卵形,长2.5-4mm,全缘,基部具有短而细的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mm,短雄蕊长约2.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2.5-3mm,花柱短粗,柱头略膨大,顶部扁平。长角果线状圆柱形,较短而粗壮,长1-2cm,直立或稍弯曲,成熟时果瓣隆起。种子每室2行,多数,淡褐色,宽椭圆形,近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角形,长0.5-0.7mm,表面有凹陷的大网纹。花期4-5月(8-9月偶有开花),花后果实渐次成熟。

2、无瓣蔊菜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植株光滑无毛,较柔弱。茎直立或呈铺散状分枝。叶抽薄;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柄长3-5cm,两侧具窄翼;叶片常为大头羽状分裂,长柄,叶柄长3-5cm,顶裂片大,宽卵形或长椭圆形,边缘具大小不整齐钝锯齿,侧裂片1-3对,宽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由上至下渐小;茎上部宽披针形或长卵形,长3-6cm,宽1.5-2.5cm,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或近全缘,基部具短柄或无柄。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开花后,花序渐延长;花无瓣或偶有退化的花瓣;萼片4,淡黄绿色,披针形,先端微带紫色并内凹,长2.5-3mm,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约3mm,短雄蕊长约2.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花柱不明显,柱头盘状。长角果细圆柱形,细长而直,长1.5-3cm;果瓣近扁平,光滑或稀有柔毛。种子每室1行,淡褐色,细小,多数,宽椭圆形、长方形或方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表面有小疣点及细网纹。花期4-9月,果期5-10月。

生态环境

蔊菜生于路旁、田边、园圃、沟河边、林缘、屋边墙角下及山坡路旁潮湿处,海拔230-1450m间均有生长。无瓣蔊菜生于海拔500-3700m间的山坡路旁、山谷、河边潮湿地、园圃、田野潮湿处。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5-7月采收,晒干。

性味功能

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肝经。有祛痰止咳,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等症。

真伪鉴别

印度蔊菜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扁平长方形;角质层外缘细波状。皮层由5-12列大小不一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外方纤维单个散在或1-2列节向排列;木质部导管束由纤维切向连接成环。髓部宽广,同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长多角形、类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微现连珠状增厚;下表皮气孔较多,不等式或不定式,可见2-3个气孔聚集,具共同的副卫细胞。本品以色绿、带花果者为佳。

薄层层析:取本品10g,加水100ml,煮沸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0.5ml加无水乙醇2ml溶解后滤过,滤液于蒸发皿中蒸干,加少许氯仿溶解后供点样,以蔊菜素氯仿溶液为对照,在硅胶G板上,分别点样品液及对照品溶液适量,以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后晾干,置碘蒸气中或喷碘化铋钾试剂,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有相同的红棕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