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芍

2025-01-15 15:32:33 内容管理员 4

别名

生白芍,毫芍、川芍。

概述

生杭芍即生白芍 Radix Paeo杭芍niae Alba,(英)White Peony Root,又称为毫芍、川芍。其来源为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其性微寒,味苦、酸。功能为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主要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所谓杭芍,是白芍中质量较好的,因产于浙江杭州的为好,故习称杭芍或杭白芍。

产地分布

浙江、杭州。

形态特征

1、芍药,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

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1~1.7cm,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裏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瞢葵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毛果芍药,植物形态特征与芍药的主要区别是心皮和幼果密生柔毛,成熟的瞢葵果疏被柔毛。

生态环境

1、芍药,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2、毛果芍药,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生长习性

1、芍药,生于山坡草地和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

2、毛果芍药,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炮制方法:

1、白芍,洗净,润逶,切薄片,干燥。

2、炒白芍,取净白芍片,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3、酒白芍,取净白芍片,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形状规格

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1)本品粉未黄白色。糊化淀粉团块甚多。草酸钙族晶直径11~35u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65um。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u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2)取本品末5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m|与硫酸4~5滴,先显黄色,渐变成红色、紫色,最后呈绿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1,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氣仿-醋酸乙酯-甲醇

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相关配伍:

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用法用量:6~15g。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