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2024-12-10 15:48:54 内容管理员 15

别名

中文名:桑白皮

英文名:White Mulberry Root-bark.

拉丁名:Cortex Mori.

别名:

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等。

概述

本品为桑科小乔木植物桑树Morus alba L.的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苏颂曰:"初采得以铜刀剥去上粗皮,取其里白切焙干,其皮中青涎勿使刮去,药力都在其上,恶铁及鈆不可近之。"《本草纲目》列为木部灌木类,李时珍曰:“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按古之日桑与现时所载之桑种类相附。医家论药:"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则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十剂'云,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矣。"(《本草纲目》)“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故云泻肺之有余,非桑皮不可。以此治皮里膜外水气浮肿及肌肤邪热,浮风燥痒,悉能去之。同甘菊、扁豆通鼻塞热壅,合沙参、黄芪止肠红下血皆效。"

产地分布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原来产于河南商丘,安徽阜阳、亳州等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区也在逐渐转移,近年来商品主要来源于河南,浙江的临安、桐乡、建德,江苏泰兴等地。此外,四川、湖南、河北、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区亦产主为栽培。

亳桑皮:产于安徽亳州一带者。

严桑皮:产于浙江者。

北桑皮:产于江苏者。

桑白皮:各地所产桑白皮的统称。

形态特征

原植物桑为落叶乔木,高达15m。常因整枝、修剪成灌木状,植物体含乳汁,根皮黄棕色至红棕色,纤维性强;树皮黄褐色,常有条状裂隙。叶互生,叶柄长1.5-4cm,被疏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10(-20)cm,宽7-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有时具不规则的圆齿,或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沿叶脉处有短疏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黄绿色;与叶同时开放;雌雄花均列成穗状的棻荑花序;雄花序长1-2.5cm,雌花序长0.5-1.5cm;雄花花被片4,雄蕊4,中央具不育雄蕊;雌花花被4,无花柱,柱头2裂,宿存,子房一室,具一胚珠。瘦果外被肉质花被,密集成聚花果,初时绿色,成熟时黑紫色,少有白色的。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常栽培于村旁、地边、田间或山坡及城市住家附近。

生物学特性

落叶乔木,高达15m。常因整枝、修剪成灌木状,植物体含乳汁,根皮黄棕色至红棕色,纤维性强;树皮黄褐色,常有条状裂隙。叶互生,叶柄长1.5-4cm,被疏毛;托叶披针形,早落;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10(-20)cm,宽7-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有时具不规则的圆齿,或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沿叶脉处有短疏毛。花单性,雌雄异株;花黄绿色;与叶同时开放;雌雄花均列成穗状的蒸荑花序;雄花序长1-2.5cm,雌花序长0.5-1.5cm;雄花花被片4,雄蕊4,中央具不育雄蕊;雌花花被4,无花柱,柱头2裂,宿存,子房一室,具一胚珠。瘦果外被肉质花被,密集成聚花果,初时绿色,成熟时黑紫色,少有白色的。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于山地,常栽培于村旁、地边、田间或山坡及城市住家附近。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主为栽培。

生长习性

植物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野生或栽培。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多年生落叶乔木。

年需求量:约2000吨。

采收加工

采收:春、冬两季均可采挖,部分地区在5-8月进行,最好在冬季采挖。挖出桑根后,洗净泥土,刮去外表黄色粗皮,用刀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部分离,剥取白皮,晒干,扎成小捆,即可。

炮制:

一、净制洗净。

二、切制 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三、炮炙

1、蜜制: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桑白皮丝中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桑白皮丝100kg,用炼蜜25kg。

2、炒制:取桑皮片,用微火炒至黄色或微焦即可。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炙品密闭贮存。

性味功能

味甘、苦,性寒。有清肺平喘,行水消肿功能。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腹胀,尿少等症。

化学成分:

桑白皮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桑根皮素(morusin),环桑根皮素(cyclomorusin),化合物A(compound A),羟基二氢桑根皮素(oxydiphydromorusin),morusinol,桑酮(kuwanon A-V),桑素(mulberrin),桑色烯(mulberrochromene),环桑素(cyclomulberrin),环桑色烯(cyclomulberrochromene),mulberraonol,moranoline,桑甙(moraceninA-D),morachalconeA,moruseninA、B;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桑根酮(sanggenone A-N);芳基苯呋喃衍生物;桑皮呋喃(mulberrofuran A-l);花色甙类: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glucoside),矮牵牛素-3-芦丁糖(petunidin-3-rutinoside)。另外,尚含5,7-二羟色酮(5,7-dihydrochromone)及醇类、酯类、内酯类、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又据报道,从桑根皮的皮孔部分得到2种甙类衍生物。

药典标准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鉴别](1)本品横切面:韧皮部射线宽2~6列细胞;散有乳管;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较老的根皮中,散在夹有石细胞的厚壁细胞群,胞腔大多含方晶。粉末淡灰黄色。纤维甚多,多碎断,直径13~26μm,壁厚,非木化至微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11~32μm。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2~52μm,壁较厚或极厚,纹孔和孔沟明显,胞腔内有的含方晶。另有含晶厚壁细胞。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直径4~16μm;复粒由2~8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2g,加饱和碳酸钠溶液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静置30分钟,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桑白皮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约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两个荧光主斑点。

饮片

[炮制]

桑白皮 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丝条状,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甘。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鉴别]

同药材。蜜桑白皮取桑白皮丝,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至不粘手。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丝条状。表面深黄色或棕黄色,略具光泽,滋润,纤维性强,易纵向撕裂。气微,味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