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
别名
夏草冬虫、冬虫草、虫草。
概述
冬虫夏草是高级滋补名贵中药材,又为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冬虫夏草民间应用历史较早。始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记有:"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之,连身俱化为
草"。又曰:"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以后,本草均有收录。冬虫夏草作为药材输出国外很早,明代中叶(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
产地分布
冬虫夏草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甘肃。主产于青海襄谦、玉树、称多、治多、杂多、甘德、达日、玛沁、兴海;四川甘孜、石渠、理塘、白玉、德格、色达、巴塘、新龙、雅江、康定、小金、木县、雷波;西藏丁青、昌都、比如、巴青、索县、嘉黎、江达、类乌齐、察雅;云南贡山、中甸、德钦。
主产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辖区内的林周县、达孜县、尼木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嘉黎县、巴青县、聂荣县、比如县、索县。昌都地区的昌都县、贡觉县、八宿县、边坝县、洛隆县、江达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山南地区的乃东县、琼结县、措美县、加查县、贡嘎县、桑日县、扎襄县、隆子县、浪卡子县。林芝地区的林芝县、朗县、米林县、波密县、工布江达县。日喀则地区的日喀则市、定日县、吉隆县、谢通门县、南木林县、白朗县、江孜县、亚东县。其中堆龙德庆县城距离拉萨市不到10公里。
青海省也是冬虫夏草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海东地区内的化隆回族自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共和县、同德县、兴海县。黄南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同仁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果洛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区内的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襄谦县、曲麻菜县。其中共和县和化隆县距离西宁市不到120公里。以上许多县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冬虫夏草。
四川甘孜、石渠、理塘、白玉、德格、色达、巴塘、新龙、雅江、康定、小金、木县、雷波。
云南的贡山、中甸、德钦等地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冬虫夏草菌之子座出自寄主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呈棒球棍状,长4-14厘米,不育顶部长3-8厘米,直径1.5-4厘米;上部为子座头部,稍膨大,呈窄椭圆形,长1.5-4厘米,褐色,除先端小部外,密生多数子囊壳,顶部不育部长1.5-5.5毫米;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大部陷入子座中,先端凸出于子座外,卵形或椭圆形,长250-500微米,直径80-200微米,每一个子囊内有8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虫体表面深棕色,断面白色;有20-30环节,腹面有足8对,形略如蚕。
生态环境
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拨3000-50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灌丛、草甸和高山分水岭两侧。植被类型以莎草科嵩草属植物和蓼科中的头花蓼、珠芽蓼、小大黄等高山草甸草原为主,并常生长一些金腊梅等灌木。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土质肥沃,水分充足。
生物学特性
冬虫夏草具有喜冷凉、耐湿的特性。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和真菌的结合体。寄生虫是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Oberehar)的幼虫。真菌是子囊菌纲、麦角科的子囊菌。其子襄孢子成熟后散落地面,随着雨水落到土壤中,遇到适合条件,子囊孢子萌发,发出枝状芽管,每年7-8月份侵入已钻入土壤中的虫体繁殖菌丝,真菌吸收寄主虫体内的营养。约10月份,地温5℃时,染菌幼虫死亡成为僵虫,随着地温不断下降,僵化程度愈高。僵化后的幼虫头部开始长出子座,11月至翌年2月份,地温2-3℃时,子座生长非常缓慢。4月下旬,地温升至5℃时,子座迅速生长。5月初,高山冰雪融化,土层解冻,子座开始钻出表土,每天增长3-4毫米,一般在露出地面部分达20-50毫米时不再长高。10-20天子座呈现棕褐色,头部渐渐肥大,出现了子囊果,约一个月子座停止生长。4-55天即7月下旬至9月初子囊孢子成熟,地下虫体开始腐烂,子座开始萎蔫。成熟的子囊孢子从子襄果顶部开口散落于地表,遇土壤等条件适宜,很快长出芽管,随着雨水透入土中,继续对蝙蝠蛾幼虫进行寄生。
生长习性
冬虫夏草具有喜冷凉、耐湿的特性。
生长周期
多年生。年需求量:约60-80吨。
采收加工
1、采收野生冬虫夏草,一般于每年5月底至6月中旬采集为宜。当高山冰雪开始消融,子座露出地面,多数虫草产生了子囊果,即可采收。提前采集和掠夺式的挖掘,会造成虫草菌菌源不足,导致虫草资源量的枯竭。7月份采集,牧草长高,寻找困难,虫体枯竭,不合药用。在最佳时期采集。
2、加工虫草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和膜皮,晒干或用微火烤干即成商品。采收时间:每年当高山冰雪开始消融,子座露出地面,多数虫草产生了子囊果,即可采收,一般于5月1日至6月20日左右,野生冬虫夏草的产地都有一次12至26天左右的采挖期,一般来讲,海拔高度相对低的地区,采挖期越早,冬虫夏草的品质相对就越差,反之则越好。虫草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和腹皮,晒干或用微火烤干即可。
贮藏养护
冬虫夏草一般用防潮性能好的纸箱、木箱盛装,或用塑料袋分装后,置箱中。密封后贮存于干燥、阴凉处,温度30°C以下,相对湿度65-75%。
本品易虫蛀、生霉、变色。危害的仓虫有花斑皮蠹、烟草甲、药材甲、日本蛛甲等,仓虫多蛀蚀虫体,出现碎屑、虫粪、粉末,严重时只剩空壳。受潮后返软,虫体及子座颜色变深,有的出现霉斑。储藏期间,应由专人保管。商品用50%白酒喷匀后密封,可防虫蛀。商品间放入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可防潮抑霉。条件的地方,可置低温仓库保藏,或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归肺、肾经。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治诸虚百损的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自汗盗汗及虚弱等症。
主要成分:粗蛋白,水解产物为谷氨酸、脯氨酸、羟基缬氨酸的混合物。另含脂肪及D-甘露醇、尿嘧啶、腺膘吟、腺膘呤核苷、苯丙酸、组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维生素B 12、蕈糖、麦角甾醇等。
主要药理作用:
浸剂有显著扩张动物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和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对肠管、子宫及心脏均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实验证明,冬虫夏草素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与鼻咽癌KB也有抑制作用;煎剂小鼠腹腔注射5克(生药) /公斤时,有显著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近年来,对冬虫夏草从整体功能活动方面进行了镇静、抗疲劳、耐缺氧以及毒性试验,其水浸液效果显著。人工发酵培养的冬虫夏草菌的菌丝体提取物,经动物试验证明,有抗缺氧,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以及抗烟碱、抗炎等作用。此外,冬虫夏草能增加大鼠精囊的重量,同时对体外培养的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将冬虫夏草60%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加脾脏重量,胸腺重量降低;将虫与草分开试验,起活性作用的主要是草,虫体部分无明显作用。虫草及其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器官具有明显影响,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有激活作用,巨噬细胞内酸性酶活性也明显增强,虫草及其菌丝体均能加速脾脏核酸和蛋白质更新的速度,促进脾脏DNA的合成,加速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菌能力,而起到滋补作用。
药典标准
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 6.5)[取0.01mol/L磷酸二氢钠68.5ml与0.01mol/L磷酸氢二钠31.5ml,混合(pH 6.5) ]-甲醇(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理论板数按腺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腺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90%甲醇制成每1ml含2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90%甲醇10ml,密塞,摇匀,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9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腺苷(C10H13N5O4)不得少于0.010%。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
[用法与用量]3~9g。
[注意]久服宜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