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莲

2024-12-09 14:07:18 内容管理员 6

概述

天山雪莲主要指菊科风毛菊属多肉植物,又名新疆雪莲、天山雪莲、高山雪莲。它是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主要指菊科风毛菊属多肉植物,新疆、西藏地区人民称之为卡尔莱丽,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厘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分布新疆(乌鲁木齐、博克达山、和硕)藏语称恰果苏巴,维吾尔语称喀尔古丽,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山谷、石缝、水边、草甸,海拔2400-3470米。俄罗斯及中国有分布。天山雪莲属珍贵的药用花卉植物,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酚类、糖类、鞣质等活性成分,具有除寒痰,壮阳补血,暖宫散瘀,治月经不调等功效。另外,天山雪莲对治疗肾虚腰痛,祛风湿,通经活血等症有明显效果。雪莲全草入药,在7月-8月初开花时采集,药效最好。采集后要放烈日下晒,以防挥发油的丧失和有效成份的破坏。1996年国家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天山雪莲是惟一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雪莲植物,是国家三级濒危物种。2000年国务院13号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产地分布

天山雪莲多分布在新疆天山(乌鲁木齐、博克达山、和硕)/青藏高原。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天山雪莲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叶片特征天山雪莲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花朵特征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天山雪莲总苞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先端急尖,外层稀疏的长柔毛,外层长圆形,长1.1厘米,宽5毫米,中层及内层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2毫米。小花紫色,长1.6厘米,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9毫米。

瘦果特征

瘦果长圆形,长3毫米。冠毛污白色,2层,外层小,糙毛状,长3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5厘米。天山雪莲的花果期7-9月。

生态环境

天山雪莲生长在新疆,以及青藏高原,品种以天山雪莲为优。

性味功能

抗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抗炎的作用,抗自由基和抗疲劳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苞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椭圆形或类长方形,排列整齐,外壁稍厚,下表皮外壁亦稍增厚,并可见腺毛和非腺毛的残基,叶肉细胞2-6列,细胞形状不规则,主脉明显向下凸出,上表面稍凹,维管束双韧型,3-5个。粉末特征黄绿色。

其他鉴别方法

①气孔不定式,长轴约42μm,短轴约32μm。

②非腺毛为多细胞,基部细胞形短。

③腺毛头部为多细胞。

④花粉粒类圆形,直径约45μm,外壁有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

⑤柱头和花柱碎片具绒毛状或刺状突起。

⑥导管有环纹和网纹,直径15-40μm。

⑦纤维成束,壁薄,胞腔大。

⑧冠毛碎片众多,形状类似非腺毛。

药典标准

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天山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Kar.et Kir.) Sch.-Bip.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阴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长2~48cm,直径0.5~3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具纵棱,断面中空。茎生叶密集排列,无柄,或脱落留有残基,完整叶片呈卵状长圆形或广披针形,两面被柔毛,边缘有锯齿和缘毛,主脉明显。头状花序顶生,10~42个密集成圆球形,无梗。苞叶

长卵形或卵形,无柄,中部凹陷呈舟状,膜质,半透明。总苞片3~4层,披针形,等长,外层多呈紫褐色,内层棕黄色或黄白色。花管状,紫红色,柱头2裂。瘦果圆柱形,具纵棱,羽状冠毛2层。体轻,质脆。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灰色至黄绿色。腺毛类棒槌形,头部和柄多为2列细胞。非腺毛为多细胞或单细胞,基部细胞类长方形,先端细胞较细或扭曲,长40~300μm。花粉粒球形,直径45~68μm,外壁有刺状突起,具3孔沟。气孔不定式。冠毛为多列分枝状毛。花柱碎片具刺状或绒毛状突

起。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天山雪莲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芦丁对照品、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5mg和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6:1: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再喷以1%亚硝酸钠的1%甲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2.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