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

2024-12-26 10:11:03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中文名:藤茶

英文名:moyeam tea.

别名:

土家甘露茶、土家神茶、茅岩莓茶、长寿藤、灵芝草、观音草、藤婆茶、龙须茶。

概述

藤茶一般指茅岩莓茶,学名显齿蛇葡萄,是本草纲目遗漏的奇世珍宝。含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其中有效成分二氢杨梅素、花青素、黄酮含量很高。

产地分布

生在张家界市永定区西北部的罗塔坪乡、青安坪乡、温塘镇、三家馆乡4个乡镇。

采收加工

一般最适采摘时节是在端午前后。茅岩莓茶加工方法好多,不同的生产加工工艺,所生产的品质与质量也有好大的差别。如

(1)直接太阳晒干法:民间通常采用茎叶全株砍采,直接切成一寸左右的茶段,利用自然太阳晒干,这样加工生产的茅岩莓茶,全叶片状,表面无白色结晶体析出,直接用开水泡,色为淡绿色,味淡不醇,无回味,功能效果的较差,需要清煮很长时间才能发挥效果。

(2)水煮杀青晒干法:同样采用茎叶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长的茶段,用沸水煮捞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茅岩莓茶,半片状,色淡黄绿,有少许白色结晶析出,味带苦涩,这种方法最为方便,但经过水煮捞后,营养物质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

(3)炒青摊晒法:选用茅岩莓的枝叶为原料,用热锅杀炒青,炒至5成干再手工搓揉,然后在太阳底下摊开晒至全干,这种方法加工的茅岩莓茶,传统工艺掌握的难度较大,炒锅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手法和晒干方法都决定了茶的品质。好的品质为:黑白相间,白色结晶析出较多,且均匀,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4)炒青渥沤生产法:茅岩莓茶的这种加工法有点象红茶的常规生产,选材是茅岩莓的嫩枝叶,揉成条状后,进入渥沤间发酵一至二天,再散块入炒锅炒干至成品,这种方法加工的茅岩莓茶,茶形条片状,黑白相间,经过渥沤有效成份丢失也最多,味淡甜,有回甘,且带一定的馊涩味,酸味较重,功能效果交较差。

(5)物理生物工程:采用专用杀青锅在特定的温度,时间与环境下杀青,同时采用生物物理工程进行蛋白酶化转移技术进行有效转化.然后用炒干机二至三次分段炒至全干至成品,这种方法生产的茅岩莓茶,保持了茅岩莓茶的原汁原味,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茶味好,色淡黄绿,略带少量茅岩莓茶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甘甜,但这种方法缺少手工搓揉,营养物质不容易被渗泡出来。

(6)现代精加工工艺:是典型地企业化生产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手工制作的优点,保留了传统工艺的入口微苦,回味甘甜的特点,利用现代化GMP无菌车间进行隔离生产,采用流行的破壁工艺、专业烘烤、分离配对、紫外线杀菌等一系列莓国家质量生产规范。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茶,充分地发挥了茅岩莓茶的药理性,避免了珍贵原料的浪费,成分用量也得以标准化,食用起来也更安全。

性味功能

茅岩莓茶的黄酮主要成分二氢杨霉素具有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能排出人体的有害酸酞和酮体,消除血液里的血垢,调节血脂、血压、软化血管、调节肾功能,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消炎杀菌、降血脂、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肿瘤、调节肠胃,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经中国中医研究院、空军医学研究所、湖南中医研究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科学鉴定:

毒性实验:无毒副作用,饮用安全。

抗炎实验: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抗菌实验: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桔草牙胞杆菌等7种病菌进行了实验,有很强的杀灭效果、灭菌率达100%。

茅岩莓茶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总有效率为91.4%,尤其对急慢性咽炎的咽痛有效率为94.7%,对咽干、咽壁充血作用明显。

茅岩莓茶对呼吸道一类感染与治、防感冒作用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