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

2024-12-26 09:59:58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荧、委萎、女萎、葳蕤、王马、节地、虫蝉、乌萋,青粘、黄芝、地节、萎蕤、马熏、女草、娃草、丽草、葳参、萎香、小笔管菜、山玉竹、十样错、竹七根、竹节黄、黄脚鸡、百解药、山铃子草、铃铛菜、灯笼草、山包米等。

概述

玉竹为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干燥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玉竹最早以女萎之名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魏吴普在《吴普本草》中列出异名,曰:女萎,一名葳蕤、一名玉马、一名地节、一名虫蝉、一名乌萎、一名、一名玉竹。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本品"甘、平、无毒。""久服去面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耆,不寒不燥,大有殊功”。还记有"其叶如竹,两两相值,亦可采根种之,极易繁也。"可见种植时间早在此书写出之前。玉竹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育,各地都产生了一些高产的品种和类型,如湖南的猪屎尾参、木尾参,广东的大竹、中竹、油竹。这些家种玉竹较之野生玉竹在形态、产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质量也优于野生玉竹。

产地分布

我国野生玉竹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也有分布。野生玉竹产于河北涞源、易县、赤城、兴隆、平泉、围场、隆化、承德、抚宁、青龙、迁西;山西武乡、蒴县、隰县、临县、兴县、交口、夏县;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阿鲁科沁旗、宁城、鄂温克旗、莫力达瓦旗、牙克石市、额尔古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额尔古右旗、扎鲁特旗、科尔右前旗;辽宁清源、新宾、抚顺、庄河、新金、宽甸、岫岩、凤城、东沟、营口、盖县、海城、桓仁、本溪、阜新、辽阳、开原、铁岭、西丰、锦西、义县、绥中、兴城;吉林柳河、通化、杨河口、三岔子、临江、八道江、靖宁、抚松、珲春、图门、龙井、和龙、敦化、汪清、安图、吉林、磐石、永吉、蛟河、桦甸、舒兰、东风、辽源、伊通、双阳、九台;黑龙江阿城、讷河、甘南、齐齐哈尔、萝北、大庆、铁力、宁安、穆棱、东宁、绥芬河、虎林、牡丹江、海林、宝清、汤源、桦川、桦南、同江、七台河、勃利、巴

彦、宾县、木兰、延寿、方正、尚志、庆安;安徽全椒、六安、舒城、广德、宁国、太湖;江西永修;山东胶南、崂山、淄博、莱阳、龙口、蒙阴;湖北随州、宜城、应山、红安、京山、郧县;四川茂汶、金川、南坪、马尔康、丹巴、峨嵋、木里、盐源、美姑;贵州开阳、紫云、赫章、印江、松桃、遵义、凤岗、水城、绥阳、务川、清镇、安龙、兴仁、施秉、平塘;甘肃天水孝城区、北道区、清水、张家川;青海尖扎等县。家种玉竹主要产于湖南耒阳、隆回、新邵、邵东、涟源、新化、双峰、桂阳、宜章、永兴;广东连县;江苏宜兴、南通、海门;浙江东阳、盘安、仙居、新昌;广东连县。以湖南的产量大、质量好。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栽培品可高达1米,全株光滑无毛。根状茎肉质,圆柱形,横生,常有分枝,结节不增粗,密生多数须根。茎单一,常成弧形下倾。单叶互生,2列,叶片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全缘,上部绿色,下面粉绿色。花序腋生,常具1-3花,栽培者多达8朵。花被呈筒状,白色或顶端为黄绿色,先端6裂,雄蕊6,花丝白色,着生于花被筒中部,平滑或具乳头状突起,花药线形,黄色,不外露。子房卵形,花柱1,细长。浆果,球形,熟时黑紫色。

生态环境

野生玉竹生于凉爽、湿润、无积水的山野疏林或灌丛中。生长地土层深厚,富含砂质和腐殖质。

生物学特性

玉竹耐寒、耐阴湿,忌强光直射与多风。

玉竹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胚后熟期要求25℃左右的温度,上胚轴需要低温阶段才能打破休眠。种子下播后,第1个夏季只长根,不出苗,直至次年4月才长苗。

玉竹根状茎存活时间为3-4年,超过这个时间则会腐烂。个体的生长情况,在种植后的各年都有一定差异。秋季栽种的玉竹,于次年3-4月萌芽,萌芽后至出苗的这一段时间,生长较为缓慢,苗杆也较弱。5-6月,气温逐渐上升,此时,茎叶生长迅速,并能抽蕾开花。7月高温季节,地上部分生长减弱,而根状茎生长快。种植后的第2年,植株长势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经不起高温季节直射阳光的照射,第3年,植株长高,苗杆有所增加,根状茎发育较快,生活力增强,倒苗时间延至9月底、10月初。第4年,地上茎杆增多,长高,郁蔽度增大,根状茎在地下纵横交错,地上部分延至10月中旬才倒苗。由于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生长时间由南向北逐渐缩短。

生长习性

玉竹耐寒、耐阴湿,忌强光直射与多风。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多年生草本,一般栽种后的第3年收获。

年需求量:约2000吨左右。

采收加工

1、采收 一般栽种后的第3年收获。南方于秋季;北方于春季,以便与栽种时间衔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或在春季萌动前,选晴天,土壤比较干燥时收获。采挖时,先割去地上茎杆,用锄挖起根状茎,抖去泥土,防止折断。留作种的根茎选出后,另行堆放。

2、加工 将挖出的根状茎,按长、短、粗、细挑选分等,再分别摊晒。夜晚,待玉竹凉透后加覆盖物。切勿把未凉透的玉竹堆放或装袋,以免发热变质。一般晒至2-3天即柔软,不易折断。然后放入萝筐内撞去须根和泥沙,再取出根状茎放石板或木板上搓揉,搓揉时要先慢后快,由轻到重,至粗皮去净,内无硬心,色泽金黄,呈半透明,手感有糖汁粘附时为止,再晒干即成商品玉竹。东北三省的野生玉竹则采用先揉后晒,如此重复3-4次,直至干燥为止。也有采用蒸揉结合的加工方法,即先将鲜玉竹晒软后,蒸10分钟,用高温促其发汗,使糖汁渗出,再用不透气的塑料袋装好,约30分钟以后,用手揉或整包用脚踩踏,直到色黄半透明为止,取出摊晒至干透。加工时要防止搓揉过度,否则色深红,甚至变黑,影响商品质量。

亩产量:

一般亩产干品700公斤左右。

贮藏养护

玉竹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40公斤。贮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温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5%。

本品易虫蛀,生霉,泛油。吸潮品返软,可对弯折,断面角质光泽暗淡,两端折断面及擦伤处可见霉斑;泛油后,手摸感粘腻,表面似有糖质,颜色变为不透明暗棕色,严重时全体呈黑色。危害的仓虫有印度谷蛾、米扁虫、咖啡豆象、锯谷盗等,蛀蚀品可见蛀洞,周围常粘附虫粪、虫尸。

储藏期间,适时通风翻垛,除湿、降温;高温高湿季节,将商品与无水氯化钙、生石灰、木炭等吸潮剂同置密封堆垛或容器内;初霉泛油品,用明矾水洗净、迅速烘或晾干,冷却后密封保藏。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抽氧充氮养护。

形状规格

玉竹呈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长4-18厘米,直径0.3-1.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茎痕圆盘状。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粘。

规格标准:

主产区湖南将家种玉竹分为3个等级:

一等 条长10厘米以上,粗壮,色黄白。每公斤不超过60支。

二等 条长7厘米以上,粗壮,色黄白,每公斤不超过100支。

三等条长3.5厘米以上,每公斤不超过200支。

野生玉竹:细长多节,淡黄色,半透明,质较柔润,去净毛须,不分等级。

性味功能

玉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主要功能为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主要成分:

玉竹果聚糖A,B,C,D及微量皂甙、白屈菜酸、天冬酰胺、鞣质等。玉竹果聚糖粘液质为玉竹粘多糖是由D-果糖、D-甘露糖、D-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组成。

主要药理作用:

有小剂量的玉竹配糖体可使离体蛙心的搏动迅速增强,但大剂量能引起心跳减弱,甚至停止,对温血动物,此配糖体亦有强心作用,给家兔作静脉注射时,可使其血压上升;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煎剂用平板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感染H37RV人型结核杆菌的小白鼠饲以2.5%玉竹饲料可降低死亡率,但病变减轻不明显;对引起小鼠高血糖有抑制作用;能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真伪鉴别

混淆品种:

主要有: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Gray)根状茎为不均匀的圆柱形,环节明显,较规则,节间距离4-6厘米。须根多,茎痕圆盘状,较密,表面灰黄色,纵纹细密。较柔韧,干后易折断,断面黄白,颗粒状。

竹根假万寿竹[Disporopsis pernyi (Hua) Diels]根状茎圆形,略扁,长5-10厘米,节间距离长短不一。须根较稀,质较硬。圆盘状茎痕,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较稀的点状须根痕。质硬,不易折断。

散斑假万寿竹[Disporopsis aspera (Hua) Engl.et Krause]根状茎圆柱形,长达20厘米以上,节明显,节间距离1-16毫米。须根稀疏,茎痕圆盘状,表面深黄色,有细纵纹,有的可见到膜质鳞片。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颗粒状。

各地尚有以下一些植物作玉竹用。狭叶黄精(Polygonatum stenophyllum Maxim.)、五叶黄精 (P.accuminatifolium Kom.)、卷叶黄精 [P.cirrhifolium(Wall.) Royle]、小玉竹 (P.humile Fisch.et Maxim.),新疆黄精[P.roseum (Ledeb.) Knuth.]、二苞黄精 [P.involucratum (Franch et Sav.) Maxim.]。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种植地宜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忌土质粘重,瘠薄,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段。忌连作,以防止病虫害发生。最好是前作为豆科植物。选地后,先施入有机肥作基肥,每亩用量为2500-3000公斤,均匀散于地面上,将土深翻30厘米,除净杂草和草根,让烈日曝晒。种前再打碎土块,平整,南方宜作高畦,一般畦宽1.5-2米,畦距30厘米左右,沟深30厘米,畦长视地形与方便作业而定。北方雨水少,可采用平畦。

(二)种植方法

玉竹用种子繁殖和根状茎繁殖。用根状茎繁殖,因其遗传性较种子稳定,能确保丰产,且生长周期短。故目前生产上都采用此法。在收获时,从苗杆粗壮的植株中选取无虫害,无黑斑,无麻点,无损伤,色黄白,顶芽饱满,须根多的肥大根状茎作种用。

栽种时间,一般南方于7-11月,北方于春季。在畦面上按行距15-30厘米开深6-15厘米的沟,种植时,将玉竹根状茎芽头部分,切下长约3-7厘米为一段,在沟底按株距7-17厘米纵向排列,芽头朝一个方向,略向上放好,覆盖猪粪或土杂肥,再将开另一行沟的土覆盖。根状茎用量每亩250-300公斤。做种的玉竹根状茎最好是在挖出后当天切下栽种,也可摊放在屋内阴凉处,3-5天后栽种。

(三)田间管理

1、除草 出苗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土壤干燥时用手拔除,切勿用锄,以免伤根状茎,导致腐烂。雨后或土壤过湿不宜拔草。

2、施肥、培土 施肥1年2次,以有机肥料为主,亦可辅用少量化肥,如尿素、复合肥、磷肥,但不宜用碳铵。第1次施肥在春季萌芽前,用人粪1500-2500公斤和一些尿素,促进茎叶生长。第2次在玉竹进入休眠时,用腐熟猪粪和磷肥,施后培土5-7厘米。玉竹生长2年后,根状茎分枝多,纵横交错,易裸露于地表而变绿,影响商品外观和质量,亦易受冻害。因此,要及时培土。

3、排水 玉竹最忌积水,在多雨季节到来以前,要疏通畦沟以利排水。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叶斑病:叶面上长出褐色圆形病斑,边缘呈紫红色,常于夏、秋两季发生。防治方法: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锈病:叶面上长有黄色圆形病斑,背面生有黄色的杯状小粒。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穴内撒生石灰消毒;喷洒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烂根病:发病时根状茎腐烂,使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土壤湿度,控制蔓延。

2、虫害 棕色金龟子、黑色金龟子、红脚绿金龟子,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或追肥;用米或麦麸炒后制成毒饵,于傍晚时散在畦面上诱杀;虫害发生严重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根部。

发展前景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玉竹年需要量70-80万公斤,野生资源蕴藏量约6000万公斤,再加上家种生产适度发展,今后市场供应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近年来,玉竹的用途不断扩大,不仅药用,还用于营养滋补品、保健食品和饮料,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出口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泰国、缅甸、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逐年有所扩大,仅湖南省1982年出口玉竹达10万余公斤,1986年增加到30万公斤。预计在今后几年销售和生产仍将继续增长,发展前景很好。

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起落较大,使家种玉竹生产不稳定;系列产品开发研究跟不上。因此,应加强科研工作,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和高产的研究;同时注意保护野生资源,使产销协调发展。

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玉竹商品60年代以前主要来源于野生,之后以家种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玉竹适应性较强,易生长繁殖,分布广,资源较为丰富。40年来,生产发展较快,收购起伏增长,销售逐年增加,市场供应平稳,未发生脱销、断挡情况,属于可以满足需要的品种。50年代-60年代中期,收购稳定增长,除保证需要外,还有一定的库存。尽管有的年度收购略有下降,但市场供应比较平稳。

1965年以后,广东沿海地区群众食用玉竹明显增多,外贸出口增加,玉竹需求上升,促使群众扩大种植和采挖野生玉竹,至1970年收购达116万余公斤,比1965年几乎翻了一翻,造成了玉竹商品积压。为缓解产销矛盾,产区调减了收购计划,调整库存结构,致使玉竹产量连续几年下降。

1975年后,随着库存量的减少,价格回升,产量又迅速增长,至1978年收购量猛增至235万公斤,超出销售量100余万公斤,又出现了购大于销的状况,因而又导致了产量下降。1983年后,由于中药市场开放,外贸直接收购,以及个体贩运和出口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价格上涨,产量又呈增长趋势。

药典标准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长4~18cm,直径0.3~1.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和微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和圆盘状茎痕。质硬而脆或稍软,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黏。

[鉴别]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圆形或扁长方形,外壁稍厚,角质化。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直径80~1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外韧型,稀有周木型,散列。

[检查] 水分不得过16.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0.0%。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无水葡萄糖0.6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1.5ml、2.0ml、2.5ml、3.0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4%苯酚溶液1ml,混匀,迅速加入硫酸7.0ml,摇匀,于40℃水浴中保温30分钟,取出,置冰水浴中5分钟,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水100ml,加热回流1小时,用脱脂棉滤过,如上重复提取1次,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乙醇10ml,搅拌,离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4%苯酚溶液1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无水葡萄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玉竹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6.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段。外表皮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黏。

[检查]|

[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