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2024-12-25 14:34:52 内容管理员 4

别名

中文名:香附

英文名:RhizomaCyperi.

别名:

香附子、莎草根、三棱草根、田头草等

概述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L.的根茎。亦名香附子(《唐本草》)、莎草根(《名医别录》)等。

产地分布

为世界性杂草。在我国分布也很广泛,主要于中南、华东、西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虽然分布)泛,资源量巨大。但真正有采摘习惯,并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地区主要有河南的开封、中牟一带;山东泰安、日照、临沂、荷泽一带;浙江金华、兰溪;以及安徽(大别山)、四川、湖南、湖北、福建等也有货源提供。

大香附主要来自与广东、海南,其主要集散地为广西玉林药材市场)兰溪所产因其个大质结,色红润而称为"金香附"为最佳。山东所产"东香附"亦佳,其中浙江金华、光香附优于毛香附。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单生,有三锐棱。叶基生,窄线形,先端尖;叶鞘闭合包于秆上。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有叶状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鳞片2列,,卵形,膜质,两侧紫红色,每鳞片有1花。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生态环境

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水边潮湿地上。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除东北和西北少数地区外,分布几遍全国各地。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广布。

生物学特性

多年生草本,具地下横走根茎,顶端膨大成块茎,有香味,高20-95厘米。秆散生,直立,锐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叶鞘基部棕色。苞片叶状3-5枚,下部2-3枚长于花序;花序长侧枝聚伞形简单或复出,具3-10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每支有3-10个排列成伞形的小穗;小穗条形,具6-26花,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鳞片卵形或宽卵形,背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暗褐色,具细点。

生长习性

适应性较强,喜湿润环境,常生于荒地、路边或农田。

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植物。

年需求量:约8000-10000吨。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收,但多为秋季(10-11月份)采收,且质量较佳。挖出后直接晒干者称为毛香附;用脱皮机脱去或经火燎去须根,则为光香附。

制香附:将生药碾成碎粒,每100公斤用黄酒及米醋各20公斤,拌匀,倒入锅内,用砂糖6公斤,加水适量溶成砂糖水,充分混和,慢火炒干

醋香附 取香附粒(片),照醋炙法(附录工 D)炒干。

亩产量:

般家种品亩产干品400公斤左右。

贮藏养护

置于干燥通风处,防虫蛀、变,一般较易存放,

形状规格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大香附长约3-4厘米,直径0.8-1.5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 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色的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香附目前分为光香附、毛香附。

性味功能

性平,味辛、微苦、甘。

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 ,乳房胀痛。

真伪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色。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35-72um,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5-8个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表皮细胞多角形,常常有下皮纤维束及厚壁细胞。下皮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直径7-22um,壁厚。厚壁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少数,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耒1g,加乙醚5ml,放置 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

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冰醋酸(92: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种植技术

该品种为野生,目前尚无家种。

发展前景

产销情况及历史价格变化:

香附为野生品种,全世界多有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资源量巨大。其产量受市场价格调节,农民在农闲时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一些分布集中,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具有采摘的习惯。近几年,货源供应明显不足,货源偏紧。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人们劳作的范围扩大,使香附生存空间相对缩小。农民大量使用除草剂,严重破坏了香附的野生资源。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影响了对香附的采集。

四、粮食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也上升,使香附的生产成本也同时提高。香附为常用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途广泛,药用量较大,是著名的妇科良药,是大家熟知的品种,很多中成药中都有香附作为主要配料,所以很多中成药药厂经常大批量购为原料。2000版药典收录的中成药中有许多含有香附作为主要配料如附表】。光香附和炙香附也是中医配方的常用品,是中医院和药店常购常备的饮片。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近年香附的年需要量稳定增长。为解决香附目前较紧张的供应状况,需要考虑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香附分布较广,应鼓励收购和采收。也可以考虑利用一些无法垦作的闲余地,尝试家种等。

从1988年以来的行情记录观察,香附的市场价格虽然出现过几次明显变化,但并没有给市场形成较大的反响。主要是因为香附属于价位偏低的品种,它仅仅在小范围内浮动(1988-2003市场价格多在2.5-5间浮动)。而且总的说来,它的价格取决于生产量,生产量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农民的劳动力价格决定的。如:采集一天的香附所获得的收益,如果低于打工所获得的收益。那么便会影响对它的采收积极性,进而影响货量,并导致市场价格上升。

近两年,香附开始引起了药商的关注,尤其是2003年产新结束以后,货量明显不足,价格也明显上升,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4.5-5.5元的价格。而目前毛香附已达5.9元/公斤。分析认为:近两年香附的行情将不会平静。

图片关键词

药典标准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 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1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降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

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色。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35~72um,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5~8个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表皮细胞多角形,常有下皮纤维和厚壁细胞。下皮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直径7~22um,壁厚。厚壁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少数,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放置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检查】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挥发油 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

饮片

【炮制】

香附 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1.5%

【鉴别】(2)【检查】 【含量测定】同药材。

醋香附 取香附片(粒),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

【性状】本品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13.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鉴别】 【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用法与用量】 6~109。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标准

2015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cm,直径0.5~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浅棕色。分泌细胞类圆形,直径35~72um,内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5~8个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表皮细胞多角形,常带有下皮纤维和厚壁细胞。下皮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直径7~22mm,壁厚。厚壁细胞类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少数,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醚5m|,放置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8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深蓝色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检查 材。经】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饮片

【炮制】香附 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或颗粒状。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可见环节。切面色白或黄棕色,质硬内皮层环纹明显。气香,味微苦。

【浸出物】同药材 不得少于11.5%。

【鉴别】(2)【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醋香附 取香附片(粒),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香附片(粒),表面黑褐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浸出物】同药材 不得少于13.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挥发油不得少于0.8%(ml/g)。

【鉴别】【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与主治】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