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草

2024-12-25 14:31:29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

概述

为玄参科植物腋生腹水草或腹水草的茎叶或根。

产地分布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形态特征

 腋生腹水草,又名:腋生多穗草、虎尾悬铃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根为须根,根的表面密生淡黄色茸毛。茎匍匐蔓延,长30~200厘米,茎梢着地能生根,从此再生新株。叶互生,长卵圆形,长7~13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广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长0.5~2毫米;入秋茎叶皆呈紫红色。穗状花序腋生,长1~4厘米,花小,无柄,苞片线状披针形,较萼长;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长2~4毫米;花冠紫红色,长约5毫米,下部筒状,上部4裂;雄蕊2,伸出,花药2室,花丝下部有毛;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卵圆形,扁平,胞背开裂。种子细小,黑褐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10月。野生于山谷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②腹水草,又名:多穗草、爬崖红、悬铃草。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8~2.1米,全株着生细长软毛。茎半蔓性,瘦细,圆形。叶互生,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长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粗锯齿,茎上部的叶较小,中部的叶最大,稍革质;有短柄。穗状花序集成球形,生于叶腋及枝梢,苞片卵形,花小而多;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背面有毛;花冠深紫色,圆筒状,4浅裂,雄蕊2,伸出,花丝下部有毛;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蒴果,胞背开裂。花期6~9月。果期10月。野生于山谷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林下。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10月采挖,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散瘀解毒。用于腹水,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外用治腮腺炎,疔疮,烧烫伤,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