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

2024-12-19 16:06:33 内容管理员 4

别名

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概述

百合花(学名:Lilium) 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它原来出生于神州大地,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只作为食用和药用。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麝香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姬百合等。百合花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糖、铁、钙等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人命百合花性微寒平,味甘微苦,能清凉润肺,去火安神,实属炎炎夏日之首次选清凉饮品。

形态特征

鳞片的外性是种的分类依据之一。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鳞片多为复瓦状排列于鳞茎盘上,组成鳞茎。茎表面通常绿色,或有棕色斑纹,或几乎全棕红色。茎通常圆柱形,无毛。叶呈螺旋状散生排列,少轮生。叶形有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和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条形。叶无柄或具短柄。叶全缘或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大、单生、簇生或呈总状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鲜艳。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常有靠合而成钟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

生态环境

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土壤湿度过高则引起鳞茎腐烂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鳞茎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壮发达,耐肥。

生长习性

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度之间,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均生长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荫环境,但过度荫蔽会引起花茎徒长和花蕾脱落。多数品种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带宜栽种在遮阳半阴处。百合花适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腐殖质要求不太高,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湿冷凉气候,怕高温炎热。

性味功能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种植技术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种法,鳞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种繁殖

1.采收种子:百合授粉后10-15天,子房开始膨大,经60-150天果成熟开裂前即可采收。

2.第二年春,气温超过30℃时播种

3.播种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过磷酸盐1克。

4.播种后根据发芽的快慢覆土,6个月后即可开花。

(二)鳞片扦插

1.鳞片扦插不受季节限制,待鳞茎老熟掘出3-4年鳞茎,放置通风处吹干,剥下肥大鳞片。

2.木制的沙床、浅盆内将鳞片插入2/3~4/3,插后保温遮阳,经45-120天后可形成小鳞茎。

(三)子球繁殖法

1.当接近地面的茎节长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个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发展前景

百合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医引用,历代《本草》中有详尽的记述。中医认为: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之功能,能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症,常用的百合药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香米粥、百合党参猪肺汤、百合鸡子汤、百合煨肉等;临床常用的方剂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滑不散、百合干粉、新鲜百合汁等。百合虽是滋补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