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

2024-12-19 14:14:12 内容管理员 8

别名

怀山药、山蓣、麻山药、薯蓣.

概述

山药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著称"四大怀药"之一,驰名中外。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著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山药神农本草经》称署豫,一名山芋,《吴普本草》又名诸署、玉延、修脆、儿草。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名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山药之名见于宋朝寇宗的《本草衍义》。淮山药名首见于1935年《饮片新参》。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名医别录》记"著蓣生憙高山谷。"梁·《本草经集注》载:"近道处处有之.…,掘取食之以充粮"。宋·《图经本草》云:"近汴洛人种之"。明·《本草品汇精要》指出:"今河南者佳"。《本草纲目》列入菜部,主治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明嘉靖年间,铁棍山药被朝廷规定为贡品。民国初期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展销会和南洋马尼拉博览会。

产地分布

我国山药南北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河南温县,孟县、武陟、博爱、沁阳;广西陆川、博白、桂平、平南、浦北、钦州、灵山、玉林、贵县、容县、横县;广东信宜、电白、吴川、潮阳、化州、高州、廉江、遂溪、三水、台山;山西平遥、曲沃、汾阳、平陆、太谷;河北安国、安平、定兴永年。

地方习用品:参薯、野山药(日本著蓣)野生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南方亦有栽培。

形态特征

为多年缠绕草本。根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米,直径2-7 厘米,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茎细长,生,通常紫色,有棱,光滑无毛。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名零余子);叶片形状多变化,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长3.5-7厘米,宽2-4.5厘米,通常耳状3裂,中央裂片先端渐尖,两侧裂片呈圆耳状,基部戟形、截形、深心形、宽心形,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7-9条;叶柄细长,长1.5-3.5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极小,黄绿色,成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2至数个聚生于叶腋,花轴多数成曲折状,花小,近于无柄,苞片三角状卵形,花被6,椭圆形,先端钝,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序下垂,每花的基部各有2枚大小不等的苞片,苞片广卵形先端长渐尖;花被6;子房下位,长椭园形,3室,柱头3裂。蒴果有3翅,果翅长几等于宽。种子扁卵圆形,有阔翅。

生态环境

山药多种植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

生物学特性

山药适应性较强,具有喜温、喜光、喜肥,耐寒,忌积水、怕干旱的特性。生育期适宜温度为20.30℃,35℃以上抑制生长:出现霜冻时地上部分枯萎,而根茎能越冬:光照不足时,藤蔓徒长,根茎细短。

山药种子不易发芽,营养繁殖能力强,珠芽和根茎均能繁殖成新个体。根茎作种,一般连续种植3年,种性退化;应用零余子培育种栽,可进行品种复壮。从播种到小暑前为地上部分发育迅速时期;小暑至立秋为结珠芽期;立秋到秋分为根茎发育期。

生长习性

山药适应性较强,具有喜温、喜光、喜肥,耐寒,忌积水、怕于早的特性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为多年缠绕草本。用芦头栽种当年收获,"零余子"栽种第二年收获年需求量:约10000吨。

采收加工

产新时间:南山药每年12月-次年2月之间。北山药每年10月下旬。

采收:当山药地上部分枯萎或半枯姜时起挖收获。用芦头栽种的当年收获,用零余子种植的要在第2年收获。一般北方产区在10月下旬左右,南方产区在12月-2月之间。采收方法:采收前拆除支架,割去茎藤,于垅(畦)的一端开始顺行深挖,采挖时要注意防止损伤根茎。挖出后,去净泥土,折下芦头贮藏作种,其余部分加工商品。

加工:毛山药:将折下芦头的鲜山药,用竹刀刮去外皮。

光山药:河南的传统加工方法:(1)挑选、浸泡:加工前选无伤损、受冻、毒变、空心等优质毛山

光山药:河南的传统加工方法:(1)挑选、浸泡:加工前选无伤损、受冻、毒变、空心等优质毛山药,洗净泥沙,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以浸透为止。(2)搓、拥、打磨:将闷软的毛山药搓圆,搓直,稍晾干后,再闷软搓第2遍,用刀将毛山药的两端切齐,削去疙瘩,修好身个。搓时要保证毛山药的规格,搓拥同时进行,直至体表圆而光滑,粗细均匀为止。打磨:将光山药往水里蘸一下,然后轻轻地刮去一层外皮,晾晒至干,最后用铜锣打使表面光亮。两端用铁锉锉平即成商品。

亩产量:

每亩约产干货400-550公斤

贮藏养护

毛山药用麻袋或竹筐盛装,每件40公斤:光山药一般用木箱盛装。贮于通风干燥避光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12-14%。本品易虫蛀,鼠盗,吸潮生,贮存时间过长颜色变深。吸潮品表面常见黑色或绿色毒斑。危害的仓虫有米象、毛衣鱼、褐粉蠹、黑粉虫、缩颈薪甲、谷潜、长角谷盗等,蛀蚀品表面可见白色蛀粉、细小蛀洞及蛀痕。

储藏期间,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嵌缝堵洞,减少鼠害。初毒品和轻度虫蛀,可及时晾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氨养护。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毛山药: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以条匀挺直、光滑圆润、粉性大者为佳。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厘

米,直径1.5-3厘米。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规格标准: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山药商品分为光山药和毛山药两种。

山药Shanyao Rhizoma Dioscreae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著蓣Dioscorea opposta Thunb.的干燥根光山药 一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匀挺直,光滑圆润,两头平齐。内外均为白色。质坚实,粉性足味淡。长15厘米以上,直径2.3厘米以上。无裂痕、空心、炸头、杂质、虫蛀、霉变。

1、药的规格,是指长条形家种山药加工的,不包括野生山药或家种方山药的加工品。

2、光山药与毛山药的疗效相同,为节省劳力和费用,今后国内销售应以毛山药为主。3、毛山药长条形稍扁、两头粗细不一,故按中部围粗划分等级。光山药为加工搓圆品,条干粗细均匀,故仍按直径大小分等。

光山药 二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匀挺直,光滑圆润,两头平齐。内外均为白色。质坚实,粉性足味淡。长13厘米以上,直径1.7厘米以上。无裂痕、空心、炸头、杂质、虫蛀、毒变。

光山药 三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匀挺直,光滑圆润,两头平齐。内外均为白色。质坚实,粉性足味淡。长10厘米以上,直径1厘米以上。无裂痕、空心、炸头、杂质、虫蛀、毒变。

光山药 四等 干货。呈圆柱形,条匀挺直,光滑圆润,两头平齐。内外均为白色。质坚实,粉性足。味淡。长0.8厘米以上,长短不分,间有碎块。无杂质、虫蛀、霉变。

毛山药 一等 干货。呈长条形,弯曲稍扁,有顺皱纹或抽沟,去净外皮。内外均为白色或黄白色,有粉性。味淡。长15厘米以上,中部围粗10厘米以上。无破裂、空心、黄筋、杂质、虫蛀、霉变

毛山药 二等 干货。呈长条形,弯曲稍扁,有顺皱纹或抽沟,去净外皮。内外均为白色或黄白色,有粉性。味淡。长10厘米以上,中部围粗6厘米以上。无破裂、空心、黄筋、杂质、虫蛀、毒变。

毛山药 三等 干货。呈长条形,弯曲稍扁,有顺皱纹或抽沟,去净外皮。内外均为白色或黄白色,有粉性。味淡。长7厘米以上,中部围粗3厘米以上,间有碎块。无杂质、虫、毒变。

性味功能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等功能。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主要成分

淀粉,以及粘液质、胆碱、糖蛋白、氨基酸和尿襄素、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3、4-二羟基苯乙胺等。

主要药理作用:

药粉对家免实验性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著蓣皂甙对昆虫和真菌有杀灭作用;著蓣皂甙元有降低胆固醇作用;薯蓣皂甙碱皮内注射对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

真伪鉴别

山药正品:根茎略呈圆柱体,弯曲而稍扁,长12-13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及须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也有的呈圆柱形,两端平齐,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伪品:外形基本相同,断面也是白色,仔细观察,断面有点状光点,是里面纤维折断造成的,中段有时空心,无臭,味微不酸,嚼之也不粘。但假药制造商有时将中段去除,特别是将中空部分剖开,更使人难以鉴别真伪,只能从味觉和粉性来确认,伪品没有正品粉性足和酸味重,现市上伪品多以首蓿根加工而成,本品也是粉性根茎,但有少量纤维。

混淆品种:

常见的主要有葫芦科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 Maxim.)及其同科植物的根,还有大戟科植物木薯( Manibot esculenta Crantz)的干燥块根刮去外皮加工而成。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山药为深根作物,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质肥沃,透气性强,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七。

低洼积水,土壤粘重不宜种植。忌连作,一般间隔3-5年种植1次。

选好地块后进行深翻、耙细、整平,结合耕翻施足底肥,然后起垅或作高畦、平畦。一般垅宽40-50厘米左右,畦宽100-120厘米,畦长视地形而定。

(二)种植方法

1、选种 农家优良品种主要有铁棒山药、太谷山药、野山药,还有广西圆茎有勒种、圆茎无勒种山东长山药、大红秧等。

2、繁殖方法 芦头繁殖:一般在起收山药时,选择根茎粗壮,无病害的根茎,于芦头7-15厘米处折下,切成10-15厘米段,也有的将根茎切成10-15厘米段,切口涂草木灰,以使伤口愈合,置通风处晾4-5天后,贮藏于室外或室内砂中,备作种用。珠芽繁殖:于植株枯姜时摘取"零余子",选择个大饱满、无

病虫書、色泽好的作种。用湿砂或两合土埋于室内,也可装箩筐内,置于室外越冬。

3、播期 一般于春分至清明前后栽种。珠芽作种栽的种植:多采用高畦或垅作栽种方法,畦作的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6-10厘米;城作的于垅上开浅沟,均按株距10厘米下2-3个珠芽,然后覆土,种后浇水或盖上一层草,以使土壤保墒。当年秋季挖出作种栽,亦称圆头栽。芦头作种栽的种植多采用垅作或平畦栽种方法,垅作的于垅上开沟种植,畦作的按行距30-45厘米开沟,沟深15厘米,宽15厘米,可种单行或双行,芦头顺序平放沟内,若双行可摆成人字形,使芦头在沟之中线的两旁,相隔距离3厘米,栽后施粪士和覆土,稍加镇压,栽后浇水或盖上一层草即可。有的产区为加工光山药,多采用穴栽,于种植前用木棍或铁钎打洞,洞口直径2-5厘米深40-100厘米,洞内填细砂或谷壳,待下沉后栽种,将种栽的根芽对准砂土,然后覆土即可。

(三)田间管理

1、浇水 北方产区种植山药生育期要注意适时适量浇水,以促进山药根部生长发育,使根茎粗圆、长、两头匀称,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干旱会使根部畸形或分权。第1次浇水不宜过多,否则易长粗脖子。当地表未干时进行第2浇水,以防地表干裂,造成植株死亡,以后浇水要逐次增多,以不超过根部生长的深度为宜,否则根部易长成细长状。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好,如迂连续高温天气,地温增高,可用井水小浇,调节地温。雨季时要注意田间排水,以免造成根部腐烂。

2、中耕除草 山药出苗后,在南方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土壤易板结,特别在旱地种植,又无稻草遮盖的情况下,每次浇水或雨后杂草滋生,要及时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4次。生长初期松土要由浅渐深生长后期则应浅松,以免损伤地下部分。

3、搭架 山药是缠绕草本植物,生育期应搭架,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根茎生长,防止蔓茎伏地丛生,叶枯黄,或感染病虫害。一般在苗高20厘米左右,可用竹条或树条等,插于垅(畦)面上成篱笆状使其攀卷,支架要牢固,高200厘米。

4、间苗 山药栽子或芦头,一般可萌生几个芽,形成一株数蔓,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应进行间苗。要求每株留1-2株健壮的苗,其余茎全部摘除。

5、追肥 山药为喜肥作物,除施足底肥外,在生育期还要追肥。一般2-3次。追肥时间,第1次在苗高30-44厘米,第2次在6-8月初,第3次在8月下旬。追施方法为沟施,施肥种类为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施肥量视地力,肥源情况而定。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炭疽病:病原为真菌中半知菌类盘圆孢属黑盘孢菌,主要危害茎,叶。发病初期在叶脉上产生褐色小斑,病斑逐渐扩大后呈黑褐色,中部褐色,并有不规则轮纹,上面生着小黑点。茎基部常出现深褐色水渍状病斑,造成枯茎落叶。天气潮湿时病部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即病原分生孢子堆。病原菌以菌丝在病株或残体上越冬,翌年在适宜条件下,分生孢子借风或水传播侵染,并能引起多次侵染。当夏季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大于80%时,发病严重。

褐斑病:病原为半知菌类中柱盘孢属黑盘菌,主要危害叶。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病斑,病斑边缘变褐色,微突出,中部淡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盘,有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菌丝或分生孢子盘附于受書部位越冬,翌年随风、水传播侵染,并能引起多次循环侵染,高温多湿易感染发病。

白锈病:天气炎热,土壤水分过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发病时叶片先出现黄色斑点,叶背有一层白色粉末,逐渐变成黑点,最后叶片枯姜死亡。

2、虫害 主要有蛴螬、地老虎、黑肉虫。

发展前景

山药是一种药食兼用品种。不仅用于补肺、固肾、益精,而且用于骨折愈合,局部麻醉,降低胆固醇,冠心病,糖尿病等;在轻工业上还用于加工浓缩汁、罐头、果脯、饮料,特别是制成的淮山米粉头老少皆宜的营养补品:在民间多做食用,其营养价值居菜蔬之首,深受人们的欢迎,同时又是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山药适应性很强,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群众也有种植习惯和技术,生产潜力很大。

山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利用研究不充分;品种退化,质量不高;生产布局不尽合理老产区发展缓慢,商品量不多。因此,要合理布局,巩固发展老产区,稳定新产区;要组织生产、科研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在综合利用、品种改良、优质高产等方面重点进行研究。

供销情况:

山药,在中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商品主要来源于栽培。新中国成立以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对全国的生产、收购、销售和出口实行同意管理。1980年后,改由市场调节购销从历史情况看,生产发展很快,产量大幅增加,销售逐年平稳增长,起落不大,属能满足供应的品种。

该品种属大宗品种,用量约在一万吨左右,其中药用约为六千吨,食用约为四千吨。在中成药配方中用量稳中有增,而且用途不断拓宽,以其为配伍的主要中成药有七味都气丸、人参健脾丸、儿康宁糖浆、牛黄清心丸(局方)、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艾附暖言丸、龙牡壮骨颗粒、归芍地黄丸、生血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补肾固齿丸、启脾丸、抱龙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参茸保胎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调经促孕丸、琥珀抱龙丸、锁阳固精丸、龟鹿补肾丸、补肾益脑片、参茸固本片等6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山药在中药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商品主要来源于栽培。新中国成立以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对全国的生产、收购、销售和出口实行统一管理。1980年后,改由市场调节产销。从历年情况看,生产发展很快,产量大幅度增加;销售逐年平稳增长,起落不大,属能满足供应的品种。

1956-1961年间,由于生产发展缓慢,种植面积不大,全国每年只种植2万多亩,主要由河南调出商品,供应全国并出口,因而市场偏紧。1962-1969年间,由于广西、广东等省发展生产,产区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大幅度上升。1969年全国种植面积近4.5万亩,收购量达807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广西、广东的收购量占全国的70%左右,成为山药商品的主要来源。同时湖南、福建、陕西等十余个省区又做到了自给有余,全国库存较大,产区商品造成积压。这一时期全国累计收购3000万公斤,累计销售为2000万公斤,库存为1200多万公斤。

1970-1977年间,为减轻产区库存过大的经济负担,安排了专项贮备资金;产区本着以需定产的原则,调整了生产布局,减少了种植面积,商品收购量有所下降。全国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亩左右,产量在300-500万公斤上下;同时产区开展了综合利用,积极扩大销路,使库存得以缓解,全国山药产销逐渐趋于平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山药的生产也随之迅速发展,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由于加强了田间管理单产提高,产量大幅度上升,从1978-1980年,全国每年种植面积为6万亩左右,三年累计收购2470万公斤:三年累计销售1740万公斤,又出现了产大于销的局面。

80年代以后,山药的产销趋向平稳,货源比较充足,能满足市场需要。

药典标准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状】 毛山药 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山药片 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

光山药 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35u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um,针晶粗2~5u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um。

(2)取本品粉末4g,加乙醇30m1,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9:1:0.5)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16.0%;山药片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4.0%;山药片不得过5.0%(通则2302)。

二氧化硫残留量 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400mg/kg;山药片不得过10mg/kg。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少于7.0%;山药片不得少于10.0%。

饮片

【炮制】山药 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4.0%。

【鉴别】【检查】同药材。

酸山药片 取山药片,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

【鉴别】

【检查】

【浸出物】

同药材。

麸炒山药

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

【性状】本品形如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切面黄白色或微黄色,偶见焦斑,略有焦香气。

【检查】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2.0%。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4.0%。

【鉴别】

【检查】

(总灰分

二氧化硫残留量)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15~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标准

2015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e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姜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片”;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

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状】毛山药: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山药片: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

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35u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um,针晶粗2~5u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um。

(2)取本品粉末5g,加二氯甲烷30m1,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烷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9: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査】水分: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16.0%;山药片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4.0%;山药片不得过5.0%(通则2302)。

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400ug/kg;山药片不得过10ug/kg。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少于7.0%;山药片不得少于10.0%。

饮片

【炮制】山药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切片者呈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类白色,富粉性。

【检查】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2.0%。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4.0%。

【鉴别】【检査】(水分、二氧化硫残留量)同药材。

山药片:取山药片,除去杂质。为不规则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粉性。

气微,味淡、微酸。

【鉴别】【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麩炒山药: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照麸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

本品形如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切面黄白色或微黄色,偶见焦斑,略有焦香气.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2.0%。

【浸出物】同药材,不得少于4.0%。

【鉴别】【检査】(总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置】15~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