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叶

2024-12-16 16:30:22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中文名:甜菊叶

英文名:sweet Stevia.

拉丁文名:Folium Steviae Rebaudian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uia rebaudiana (Bertoni) Hemsl.[Eupatorium rebaudianum

Berytoni]

别名:

甜茶。

概述

本品为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

产地分布

本品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和马西交界的高山草地。现北京、河北、陕西、江苏、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均有引种。

形态特征

甜叶菊,多年生草本,高100-150cm。茎直立,基部半木质化,粗约1cm,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宽披针形,长5-10cm,宽1.5-3.5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mm,在枝端排成伞房状,每花序具5朵管状花,总苞圆筒状,长约6mm;总苞片5-6,近等长,背面被短柔毛;小花管状,白色,先端5裂。瘦果,长纹锤形,长2.5-3mm,黑褐色;冠毛多条,长4-5mm,污白色。花、果期8-10月。

生物学特性

甜叶菊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我国南北方都可种植,甜叶菊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长江以南地区一般都可自然越冬,北方可采用地窖保根越冬,来年移栽定植。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耐湿怕旱,其根系较浅,栽培以肥沃潮湿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繁殖。它是短日照作物,光照长于12小时便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喜漫散光,可在畦边间种一些高秆作物,适应它对漫散光的要求。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5-10月均可采收,摘取叶片,鲜用或晒干。

形状规格

本品多破碎或皱缩,草绿色,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倒卵形至宽披针形,长4.5-9.5cm,宽1.5-3.5cm;光端钝,基部楔形;中上部边缘有粗锯齿,下部全缘;三出脉风吹草动央主脉明显,两面均有柔毛;具短叶柄,叶片常下延至叶柄基部;薄革质,质脆易碎。气微,味极甜。

性味功能

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有生津止渴,降血压功效。主治消渴,高血压病症状。

化学成分:本品叶含蛇菊甙(steviolide)。又稀斯替维亚甙,甜叶菊甙(rebaudioside) A、B、C、D、E,甜叶菊素(stere-bin) A、B、C、D、E、F、G、H,卫矛醇甙(dulcoside) A、B、,还含蛇菊醇 (steviol)及其糖甙,主要为蛇菊甙,此外,还含甾醇类,有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

醇 (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β-D-葡萄糖甙(stigmasterol-β-D-gluco-side),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另含有黄酮类及其甙类成分:芹菜素-7-0-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glucoside),芹菜素-4-O-葡萄糖甙(apigenin-4-0-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山柰酚-3-0-鼠李糖甙(daempferol-3-O-rhamnoside),槲皮甙(quercetrin),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arabinoside),5,7,3-三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5,7,3-trihydroxy-3,6,4-trimethoxy flavone)。药理作用:降血糖作用,降血压作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抗微生物作用。

真伪鉴别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曲一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壁稍厚,基外方被有蜡质。上下表皮的气孔为不定式,以下表皮为多,并布有多细胞组成的腺毛和5-11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下表皮尚有腺鳞分布。栅栏组织细胞2-3列,以2裂者多见,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外侧有纤维束带,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内侧为木薄壁细胞群。

种植技术

(一)、育苗:

1、苗床育苗:甜叶菊种子在20℃温度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播种期一般在春季气温15℃时进行。播种前要除去种子冠毛,经风选或水选,浸种一天后晾干。育苗的苗床要下整细碎,整地时施入一些腐熟厩肥;播种时每隔5-7厘米用棍子在苗床面上轻划2-3毫米深的沟,将种子播入沟内(也可直接撒播在畦面上),轻轻拍压,使之与土壤结合紧密,用喷壶淋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每公顷播种15千克,出苗可供20公顷大田栽种。播种后保持床土湿润,4-5天后出苗,30天以后选取具有10片真叶的苗移栽。

2、砂培育苗:将选好的种子用50C热水浸泡4小时,取出放在盛有粗砂的盘子中,在温度25℃,湿度75%的正常情况下催芽,待长出1-2片真叶,根茎1厘米时定植。

3、扦插育苗:用现蕾前尚未木质化的茎根部作插穗。苗床宜用砂土,可掺入一些塘泥。插穗剪取具有2-3节的枝条,插入木棍捣成的小洞中后压实,留出芽节。密度为3x5厘米左右。苗床要遮荫,7天左右生根。

(二)、栽植管理:

大田定植前,开条沟施一些土杂肥做基肥。栽植株行距为50x15厘米,每亩约8000-10000株草。苗高10厘米后,可不断打顶摘心,促使多分枝。整个生长期,特别是幼苗期,要注意水分管理。生长旺期,可适时追肥2-3次,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割叶前半个月施复合肥,以提高叶片甜度。

(三)、采收与圈种:

菊叶收获期应根据栽培地气候条件,栽培技术而定。当植株出现花蕾时,是叶片含菊糖甙量最高的时候,应及时收获。收割时从离地面20厘米处割断,自然越冬的可留些叶子保护越冬。需要采种的植株,可进行短光照处理,即在甜叶菊生育盛期(出苗90天后)开始遮光,即下午6时盖上,第二天早晨8点揭开,连续遮光20-25天,就可开花结果。种子很轻,可用塑料袋套住植株后拍打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