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2025-02-06 15:47:44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人蓓、棒槌、山参、园参。

概述

五加科人参属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栽培者称”园参”。野生者称山参。《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收载。本属植物我国分布有6中,5变种。

产地分布

1.野山人参 产区不集中,产量稀少。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9~48°、东经117.5~134°的范围,主要是长白山区及小兴安岭地区。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2.园参 吉林的抚松、集安、靖宇、安图为主产地,敦化、长白、通化、临江、舒兰、和龙、延吉、珲春、汪清、蛟河、桦甸、浑江、辉南、柳河、磐石、永吉、海龙等县、市也产;辽宁的桓仁、宽甸、新宾、凤城为主产地,抚顺、清原、本溪、铁岭、鞍山、营口、盖平、庄河、绥中、岫岩等县、市也产;黑龙江的铁力、伊春、东宁为主产地,宁安、五常、庆安、牡丹江、穆棱、虎林、方正、尚志、汤原、桦南、桦川、佳木斯、勃利、林口、依兰、饶河、木兰、延寿、宝清、阿城、通河等县、市也产。以抚松、敦化栽培最早。有400余年历史。我国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自治区曾引种。除云南丽江地区有少量产品,多数地区无产量。栽培的园参在朝鲜、韩国的开城、釜山、长津、江界、忠州、新义州及长白山一带有种植;日本的北海道、福岛、长岗、长野、山形等地也有种植。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70cm。主根斜生,粗壮,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外皮淡黄白色。根茎(习称芦头)短直,每年增生1~2节,野生或年久根茎旁常生一至数条不定根(习称覃芋)。主根下端多分支,须根细密。茎直立,单一,不分支,光滑无毛。茎下部向阳面和一、二年小苗茎多呈紫绿色,向阴面大部呈绿色。掌状复叶有长柄,轮生茎端。通常一年生3小叶,称“三花”;二年生5小叶,称“巴掌”;三年生有2复叶,每叶生5小叶,称“二甲子”;四年生有3复叶,称“灯台子”;五年生有4复叶,称“四匹叶”;六年以上有5复叶或6复叶,分别称“五匹叶”或“六匹叶”。小叶5片,中间1片最大,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锲形,边缘锯齿细密,上面叶脉生有稀疏刚毛,下面无毛。

总花梗从茎端叶丛中抽出,细长,伞形花序单一顶生,花小,10至数十朵,淡黄绿色,苞片小,线状披针形,淡绿色,5齿裂,花瓣5,雄蕊5,花丝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上部2裂,基部合生,花盘杯状。浆果状核果,扁球形,直径5~9mm,初为绿白色,成熟时鲜红色,内含种子2粒,半圆形,乳白色,坚硬,有皱纹,种脐明显。花期6~7月,果期7~9月。野山人参,生长年久,植株矮小,叶色深绿。主根粗短,根茎节密细长,须根稀疏而长。栽培人参,习称园参,经过长期培育,现有3个品系。

1.马牙品系大马牙、二马牙。其特征为根茎粗短、主根粗壮,体形大、生长快、产量高,多病虫害。成品称普通参。

2.长脖品系 圆膀圆芦、线芦、草芦、竹节芦。其特征为根茎细长、主根身长、支根腿长、质坚实,体形美、生长慢、产量低、病虫害少。成品称石柱参。

3.多头品系 在一株植株的根茎上有二至数个地上茎。生长快、产量高,是近年培育出的新品系。

生态环境

人参习性喜阴凉,耐寒。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区及小兴安岭地区的山区林间。在最高气温28.7℃,最低-40℃,光照适当、排水良好、沙质或腐殖质壤土生长。野山人参在海拔800~1800m的针阔混交林及杂木林下,阴凉山坡或山冈,腐殖质薄沙质土壤中。园参栽种于海拔500~1000m(多在700~800m)的阔叶林或以阔叶为主的阔针混交林,以及乔木、灌木两层树冠的林下;或者伐林开垦,搭荫棚种植。现在多采用农田搭荫棚栽种。马牙品系宜在阔针混交林,地形较平坦、保土性较强、腐殖土较厚的黑色森林土中栽培。长脖品系宜在阔叶林下,地形较陡斜、排水良好、腐殖土较薄的棕黄色风华沙质土中栽培。

生长习性

人参习性喜阴凉,耐寒。

生长周期

生长期至少10~20年,多则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数百年。

采收加工

1.野山人参 自然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下。一般生在背阳向阴、土质硬结、排水良好、肥源较差的土壤中。生长缓慢,种子自然繁殖率很低,自然更新很差。生长期至少10~20年,多则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数百年。因为价格昂贵,经长期采挖,资源极为稀少,大枝优质品更为罕见。采挖野山人参需进入深山老林,过去是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一般在8~10月,果实成熟为鲜红色是采挖,10月以后植株枯萎无法寻找。采时,除去周围杂草,视参株大小,从外围四周挖去泥土,用骨针顺人参须根将泥土拨松,逐渐向主根方向挖进,把参体连须根完整挖出,除去地上茎,裹以青苔、树皮,防止吹干走浆。挖时必须小心,以免断根或破皮。挖出后去泥的鲜参,称“野山人参水子”。野山货过去以加工为野山白参(重糖浆)、野山掐皮参(轻糖浆)为主,野山生晒参(无糖浆)为次。现在主要加工野山生晒参,加工野山掐皮参、野山白参数量减少。其加工程序相当复杂,需由专业技师操作,现将步骤简略介绍于下。

贮藏养护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宜贮存于温度15℃,最高不超过28℃,相对湿度65%~70%的专用仓库。商品安全水分:生晒参11%~14%,白人参12%~15%,红参9%~11%。

形状规格

1.野山参 以生长年久,浆足体丰满,横灵体、雁脖芦、八字腿、皮条须,皮细纹深、紧皮细纹,芦、纹、体、皮、须五形全美,芋帽不超过主根重25%者为佳。

2.园参

(1) 生晒参 以支大、体轻质脆、皮细纹深,表面黄白色、断面白色、粉性,气香、味苦微甜者为佳。

(2)红参 以身长、芦长、腿长、体圆、无纵沟,表面红棕色、有皮肉、半透明、质坚实、气香、味苦者为佳。

(3) 白糖参以支大、色白、皮老、长芦、长须、无破痕、纹深皮细、断面白色、味甜微苦、不返糖者为佳。

本品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3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20%。

规格:

现行部局标准

1.野山人参 (重量指含糖规格)

2.一等:干货。纯野山参的根部,主根粗短呈横灵体,支根八字分开(俗称武形),五形全美(芦、芋、纹、体、须相衬)。有元芦,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皮紧细。主根上不横纹紧密而深。须根稀疏而长,质坚韧(俗称皮条须),有明显的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甜微

苦。每支重100g以上,芋帽不超过主根重的25%。无疤痕、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每支重55g以上。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每只重32.5g以上。其他标准同一等。

四等:每支重20g以上。其他标准同一等。

五等:主根呈横长灵体或顺体(俗称文形)。每只重12.5g以上。芋帽不超过主根重的40%。其他标准同一等。

六等:主根呈横灵体、顺体、畸形体(俗称笨体)。每只重6.5g以上,芋帽不大。其他标准同一等。

七等: 干货。纯野山参的根部,呈横灵体、顺体或畸形体(俗称笨体),元芦。有或无芋。皮紧细。主根上部横纹紧密而深。须根稀疏而长,有珍珠疙瘩。表面牙白色或黄白色,断面白色。味甜微苦。每只重4g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八等: 每只重2g以上。间有芦须不全的残次品。其他标准同七等。

2.园参

(1)16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8.3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 16支以内,每支31.3g以上。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2)25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6.7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25支以内,每支20g以上。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3)35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5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q55支以内,支头均匀,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4)45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3.3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45支以内,支头均匀,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5)55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1.7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55支以内,支头均匀,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 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6)80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芦长、身长、腿长,体长11.7cm以上,有分支2~3个,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80支以内,支头均匀,无中尾、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 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7)小货边条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长圆柱形,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上部色较淡,有皮有肉。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支头均匀。无中、黄皮、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二等:有黄皮不超过身长的1/2。稍有抽沟、干疤。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疤、腿红。

(8)20普通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圆柱形。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质坚实。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20支以内,每支25g以上。

二等:稍有干疤、黄皮、抽沟。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色泽较差。有黄皮、干疤、抽沟、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9)32普通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圆柱形。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质坚实。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32支以内,每支15.6g以上。

二等:稍有干疤、黄皮、抽沟。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色泽较差。有黄皮、干疤、抽沟、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10)48普通红参

一等:干货。根呈圆柱形。表面棕红或淡棕色,有光泽。质坚实。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断面角质样。气香,味苦。每500g48支以内,支头均匀。

二等:稍有干疤、黄皮、抽沟。其他标准同一等。

三等:色泽较差。有黄皮、干疤、抽沟、腿红。其他标准同一等。

性味功能

1.野山参、生晒参、白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2.红参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人参芦:催吐,疗痔。用于体虚,痰积胸中,脱肛痔漏。

真伪鉴别

1.豆科植物野豇豆Vigna vexillata(L.) Beiuh的根,又名土人参、大角豆、红豆、野刀豆。全闽各地大部分地区有野生。

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不分支或少存分支,长10~20cm,哀径0.7-1.7cm。顶端具草质茎的断痕。去栓皮经蒸制后,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微透明,具明显纵皱纹,可见极细棉毛状纤维,有的具横生皮孔样疤痕。质坚硬,断面角质,中央有裂隙空腔,具白点状维管束。味淡,有豆腥气。全国各地常有少量伪充红参或朝鲜参出售。

2.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根。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根呈圆柱形,下部多分支,长10~18cm,直径0.7~2.5cm。顶端有地上茎的残痕。去栓皮经蒸制后,表面棕褐色,半透明,具纵皱及残存栓皮。质坚硬,断而角质,可见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数层同心环,中央显木心。味淡而稍麻舌。陕西、河南、四川等地曾发现伪充红参出售。

3.茄科植物华山参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的根,又名热参。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四川等省及自治区有分布。陕西华山有栽培。

根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下部有分支。长10~20cm,直径1~3.5cm。顶端细长,根茎有环节,主根上部有横纹,皮孔横生。未去栓皮呈棕褐色,栓皮脱落处呈黄白色。经去皮蒸煮加工后为黄棕色,半透明。具明显纵皱纹及点状须根痕。质坚实,断面放射状裂隙,加工后角质,气微,味甘而微苦,稍麻舌。

陕西、河南伪充红力参、大红参出售。

4.马齿苋科植物Talinum pahiculatum (Jacq) Gaertn的根,别名土人参。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根呈圆锥形或长纺锤形,不分支或少分支。长10~20cm,直径0.7~1.7cm。顶端有残留木质茎基,具半月形芦碗。表面白色,经蒸煮后为灰黄色,有纵皱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坚脆,断面淡黄白色,形成层明显,中心木质白色,蒸制加工后为角质,中央有空隙。气微,味微甘而后苦。口嚼稍有黏滑感。我国南方地区民间常有伪充人参、土人参出售。

药典标准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状]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芋)和稀疏的凹窝状

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乱,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多下垂。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表面观类方形或多角形,壁细波状弯曲。网纹导管和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直径4~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l搅拌湿润,加水饱和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苷Rb┐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f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 (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其他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分析柱:以键合交联14%氰丙基苯基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DM1701或同类型)的毛细管柱(30mx0.32mmx0.25μm),验证柱:以键合交联5%苯基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DB5或同类型)的毛细管柱(30mx0.32mmx0.25μm);63Ni-ECD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300℃,不分流进样。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0.3分钟,以每分钟60℃升至170℃,再以每分钟10℃升至220℃,保持10分钟,再以每分钟1℃升至240℃,再以每分钟15C升至280℃,保持5分钟。理论板数按α-BHC峰计算应不低于1x105,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五氯硝基苯、六氯苯、七氯(七氯、环氧七氯)、氯丹(顺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农药对照品适量,用正己烷溶解分别制成每1ml约含10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ml,置同一100ml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或精密量取有机

氯农药混合对照品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各农药对照品1μg)。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用正己烷制成每1ml分别含1ng、2ng、5ng、10ng、20ng、50ng、100n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碎成细粉(过二号筛),取约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30ml,振摇10分钟,精密加丙酮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丙酮补足减失的重量,再加氯化钠约8g,精密加二氯甲烷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15分钟,再称定重量,用二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振摇使氯化钠充分溶解,静置,转移至离心管中,离心(每分钟3000转)3分钟,使完全分层,将有机相转移至装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具塞锥形瓶中,放置30分钟。精密量取15ml,置40C水浴中减压浓缩至约1ml,加正己烷约5ml,减压浓缩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转移至离心管中,缓缓加入硫酸溶液(9→10)1ml,振摇1分钟,离心(每分钟3000转)10分钟,分取上清液,加水1ml,振摇,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与之相应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分别连续进样3次,取3次平均值,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本品中含五氯硝基苯不得过0.1mg/kg;六氯苯不得过0.1mg/kg;七氯(七氯、环氧七氯之和)不得过0.05mg/kg;氯丹(顺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之和)不得过0.1mg/kg。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及人参皂苷Rb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100ml锥形瓶中,精密加水饱和正丁醇50ml,密塞,放置过夜,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 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30%,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20%。

饮片

[炮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

人参片 本品呈圆形或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性裂隙。体轻,质脆。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人参皂苷Rg1(C42H72O14) 和人参皂苷Re(C48H82O18)的总量不得少于0.27%,人参皂苷Rb1(C54H92O23)不得少于0.18%。

[鉴别](除横切面外)

[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注意]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