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传统药材品质的关键防线
中药材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医药领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关乎中医临床疗效与患者用药安全,而仓储质检环节则是
确保中药材品质稳定的重中之重。
一、仓储环境的严苛要求
中药材的特性决定了其对仓储环境的敏感性。适宜的温湿度是基础条件,多数中药材适宜储存的温度在 15℃ - 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
在 40% - 70%。过于潮湿的环境易导致药材霉变,如茯苓在高湿度下表面会迅速滋生霉菌;而高温则可能使含挥发油类药材如薄荷、荆
芥等有效成分散失。通风设施也不可或缺,良好的通风能有效降低仓库内湿度,防止药材受潮,还可避免异味和有害气体积聚影响药材
品质。同时,仓库的避光性也需重视,一些对光照敏感的药材,如大黄,长期光照会使其颜色变深、有效成分分解。
二、分类存放的精细准则
中药材种类繁多,成分各异,分类存放是防止药材相互影响、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植物类药材根茎类如人参、三七等应与叶类、花类
药材如菊花、金银花等分开存放,根茎类药材质地较硬,储存条件相对宽松,而花类药材质地脆弱,易受挤压变形且香气易散失。动物
类药材如鹿茸、蛤蚧等具有独特的气味和易生虫的特性,需单独存放并做好防虫措施。矿物类药材如石膏、芒硝等性质稳定,可与其他
类药材适当隔离存放,避免在搬运或储存过程中对其他药材造成污染或物理损伤。易串味的药材如丁香、豆蔻等要密封存放,防止其气
味影响其他药材;易生虫的药材如党参、黄芪等则需定期检查并采取防虫处理,与其他药材保持一定距离。
三、质检流程的严谨把关
质检工作始于药材入库前。外观检查是第一步,通过观察药材形状、颜色、大小、表面特征等初步判断其质量。例如,优质的枸杞子应
呈暗红色、椭圆形,果肉饱满,若颜色过于鲜艳或暗淡、形状不规则可能存在问题。气味检测同样关键,正常的麝香具有浓郁而独特的
香气,若有异味或香气寡淡则需进一步检验。含水量测定是保障药材不易霉变和变质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烘干法虽精确但耗时较长,而
现代的快速水分测定仪则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如红枣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 20% - 25%,超过此范围易发霉腐烂。
中药材仓储质检工作是一项系统而严谨的任务,需要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知识与先进技术,从仓储环境的营造到分类存放的管理,再到质检
流程的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为中药材的品质保驾护航,使中药材能在医疗保健等领域持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
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