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青

2025-01-21 10:41:46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中文名:毛冬青。

拉丁学名:IlexpubescensHook.etArn。

别名:

石龙芽草、山胡椒、胡椒草、夏无踪、白花叶、黄金丝、滴水不干、山地皮、捕虫草、食虫草、柔鱼草、苍蝇草、捕蝇草、苍蝇网、珍珠草、露珠草、无风自动草、地下明珠。

概述

本品为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或光萼茅膏菜的全草。《本草拾遗》称:"茅膏菜,草高一尺,生茅中。叶有毛,如油腻粘人手。子作角,中有小子。"《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载:"茅膏莱,有毒部位:叶。中毒症状:叶的水液触及皮肤,引起皮肤烧痛和发炎;家畜误食,引起氢氰酸中毒的症状。

解救方法:皮肤接触中毒,用水或鞣酸液洗涤,后敷硼酸软膏;误食可照氢氰酸中毒解救方法对症治疗。"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福建、广东、云南、江西等地。

形态特征

1、茅膏菜,多年生草本。直立或有时呈攀援状,高9-32cm,有紫红色汁液。鳞茎状球茎紫色,直径约6mm。基生叶密集成近一轮或最上几片着生于节间伸长的茎上;退化基生叶线状钻形,长约2mm;不退化基生叶圆形或扁圆形,花时枯凋;茎生叶互生,盾状,半月形或半圆形,长2-3mm,边缘或叶上面有多数头状腺毛,分泌粘液,形成露珠状。螺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和茎顶;苞片楔形或倒披针形,具花3-22朵;花等5-7,背面疏或密被长腺毛,边缘具长腺毛;花瓣5,楔形,白色、淡红色或红色,长于萼片并具有色纵纹;雄蕊5,长约5mm;雌蕊单一,子房上位,1室,花枝3-5。葫果长2-4mm,2-4室背开裂。种子细小,椭圆形,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6-9月。

2、光萼茅膏菜,本变种与前变种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萼背无毛,稀基部具短腺毛;花白色,花柱2-4,稀5;果片2-4,稀5。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茅膏菜生于海拔1200-3650m的山坡潮湿地的松林下、草丛中或溪沟边。光萼茅膏菜生于山坡、溪边草丛、灌丛和疏林下。

生物学特性

喜新鲜和湿润的空气。土壤以泥炭土加切碎的泥炭藓混合配成,但不宜碱性土壤栽培。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形状规格

根呈圆柱形,有的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根头部具茎枝及茎残基;外皮稍粗糙,有纵向细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菲薄,木部发达,土黄色至灰白色,有致密的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味苦、涩而后甜。商品多为块片状,大小不等,厚0.5-1cm。

性味功能

苦,涩,寒。归肺,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等症。

化学成分:根含3,4-二羟基苯乙酮(3,4-dihydroxyacetophenone),氢醌(hydroquinone),东莨菪素(scopoletin),马栗树皮素(esculetin),高香草酸(homovanillicacid) 和秃毛冬青素(glaberide)l。近年又从根中分出三萜类化合物:毛冬青皂甙(ilexisaponin)A1,毛冬青皂甙元(ilexgenin)A毛冬青皂甙B1、B2、B3,毛冬青三萜甙(ilexolide)A,冬青三萜甙(ilexoside) A、D、E、J、K、O,毛冬青酸(pubescenic acid)。

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降压作用,镇咳、祛痰作用,抗菌作用。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7-10列木栓细胞。皮层为2-3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韧皮部窄,具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的石细胞,石细胞长条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长30-100μm,直径30μm,有圆形壁孔;韧皮射线细胞方形,壁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1-3列排列成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宽2-10余列细胞,细胞多具纹孔;整个木质部可见多数由1-3列扁平细胞形成的生长轮。薄壁组织中充满淀粉粒,呈类圆形,直径5-15μm,脐点"人"字状或裂缝状。皮层薄壁组织中有大量油滴。

理化鉴别:

取本品1g,加50%乙醇10ml,煮沸10min,冷却,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

①取滤液2ml,加2mol/L醋酸-2mol/L醋酸钠(3: 1) 1ml,0.1mol/L三氯化铝1ml,显黄色。(检查黄酮)。

②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ml,产生蓝黑色沉淀。(检查酚类物质)。

应用鉴别:

毛冬青与毛冬瓜皆有清热解毒,活血,利湿之功,但毛冬瓜味辛,性寒,故发表解毒,清热之功尤胜,毛冬青甘淡渗利,故利水渗湿之力胜过毛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