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黄

2025-01-17 14:46:26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中文名:土大黄

拉丁文名:Radix Rumicis Obtusifoli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obtusifolius L.[R.madaio auct.non Makino.

别名

吐血草、箭头草、救命王、金不换、红筋大黄、野蒿荬、广角、铁蒲扇、大晕药、包金莲、止血草、牛大黄、土三七、血当归、萝卜奇、血三七、癣药、化血莲。

概述

本品为蓼科植物钝叶酸模的根。

产地分布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钝叶酸模,多年生草本。根肥厚且大,黄色。茎粗壮直立,高约1m。根生叶大,有长柄;托叶膜质;叶片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生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茎上部叶渐小,变为苞叶圆锥花序,花小,紫绿色至绿色,两性,轮生而作疏总状排列;花被片6,淡绿色,2轮,宿存,外轮3片披针形,内轮3片,随果增 大为果被,缘有牙齿,背中肋上有瘤状突起;雄蕊6;子房1室,具棱,花柱3,柱头毛状。瘦果卵形,具3棱,茶褐色。种子1粒。花果期5-7月。

生态环境

生于原野山坡边。

采收加工

9-10月采挖其根,除去泥土及杂质,洗净切片,干或鲜用。

形状规格

根茎粗短,直径约3cm,有少数分枝,顶端有茎基与叶基残余呈棕色鳞片状及须毛纤维状,有的具侧芽及须状根,并有少数横纹。根粗长圆锥形,长约17cm,直径达1.8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上段具横纹,其下具多数纵皱纹,散有横长皮孔样疤痕及点状须根痕。质硬,断面黄色,可见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稍苦。

性味功能

辛,苦,性凉。归肺,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袪瘀消肿,通便,杀虫功效。主治肺痨咳血,肺痛,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毒,烫伤,疥癣,湿疹症状。

化学成分:土大黄根及根茎含结合及游离的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衍生物其总量为1.14%,其中结合型0.87%,游离型0.27%,还含有酸模素(musizin)及大量鞣质。根中还含6-〇-丙二酰基-β-甲基-D-吡喃葡萄糖甙(6-0-maloynyl-Bmethyl-D-glucopyranoside)及阿斯考巴拉酸(ascorbalamic acid)。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

根横切面:木栓层薄。皮层为薄壁组织,有的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直径50-60um。韧皮部细胞压缩。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呈径向排列。无。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类梭形、类球形,长径5-32um。根茎中央有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