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板归
别名
中文名:杠板归。
拉丁文名 : Herba Polygoni Perfoliat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erfoliatum L。
别名:
犁头刺藤、老虎利、雷公藤、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河白草、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虎舌草、有犁头草、利酸浆、拦蛇风、有刺粪箕笃、犁头藤、三角藤、蛇倒退、有火炭藤、大猛脚、五毒草、火轮箭、猫爪刺、蛇牙草、南蛇风、老虎刺、猫公刺、白大老鸦酸、杠板归、豆草、酸藤、降龙草、蛇见退、水马铃、穿叶蓼、有刺犁头藤。
概述
本品为蓼科蓼属植物杠板归的全草。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较为广泛,主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蓼生草本。茎有棱,红褐色,有倒生钩刺。叶互生,盾状着生;叶片近三角形,长4-6cm,宽5-8cm,先端尖,基部近心形或截形,下面沿脉疏生钩刺;托叶鞘近圆形,抱茎:叶柄长,疏生倒钩刺。花序短穗状:苞片圆形,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结果时增大,肉质,变为深蓝色;雄蕊8;花柱3裂。瘦果球形,包于蓝色多汁的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荒芜的沟岸、河边及村庄附近。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向阳环境,土壤以较肥沃的夹沙土为好。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在夏、秋间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晾干。
形状规格
细长,略呈方柱形,直径1-5mm;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黄绿色,生有倒生钩状刺;节略膨大,具托叶鞘脱落后的环状痕,节间长0.6-6cm;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髓部或中空。叶互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近等边三角形,淡棕色或灰绿色,叶绿、叶肯主脉及叶柄疏生倒钩状刺。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圆形,花小,多萎缩或脱落。气微,味微酸。
性味功能
酸,苦,性平。归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治于疔疮痈肿、丹毒、瘫腮、乳腺炎、聘耳、喉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瘰疬、痔疾、鱼口便毒、泻痢、黄疸、臌胀、水肿、淋浊、带下、疟疾、风火赤眼、跌打肿痛、吐血、便血、蛇虫咬伤等症。
化学成分:
扛板归全草含山来酚(kaemPferol),咖啡酸甲酯(caffeic acid methyl ester),倾皮素(quercetin),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槲皮素-3-β-D-葡萄糖醛酸甲酯(quercetln-3-β-D-glucronide methyl ester),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 ),阿魏酸(ferulic acid),香草酸(vani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白律脂醇(betulin),还含有甾醇脂肪酸酯,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3,3’,4,4'-四甲基并没食子酸(3,3',4,4'-tetramethylellagicacid ),3,3’-二甲基并没食子酸(3,3'-dimethylellagic acid),内消旋酒石酸二甲酯(di- methylmesotartrate)及长链脂肪酸酯[11]。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本品煎剂对志贺、斯密茨、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的抗菌效价分别为1:512:1:128,1:64:1:15[1]。此外,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2-51].
抗病毒作用:本品煎剂鸡胚外抗病毒试验,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工型病毒的抗病毒效价分别为1:160:和1:64;鸡胚内试验则效果不明显[51].
其他作用:本品的95%乙醇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有抗高血压作用。有效成分3,3-二甲基并没食子酸给予清醒的肾性高血压大鼠,对心收缩力和血压有显著影响[61.Ames试验,本品水提取物有一定抗诱变作用,诱变抑制率在10%以上[7]。此外,本品对实验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8],扛板归明胶纤维素有止血作用[4]。
真伪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一列厚壁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皮层薄,3-5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束连续成环(嫩茎),或被射线割断成断续环层(老茎),细胞壁厚,木化。韧皮部老茎具韧皮纤维,壁厚木化,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大单个或3-5个成群,髓部细胞大,有的中空;老茎在皮层、韧皮部、射线及髓部可见多数草酸钙簇晶,嫩茎则少见或无。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近平直或微弯曲;其下有类圆形的分泌细胞,直径约65um;腺毛少数,头部2-8细胞,柄短。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平轴式或不等式,腺毛稍多;非腺毛多为单细胞。主脉和叶缘疏生由多列斜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钩状刺。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7-62u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q加甲醇10m,热浸,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
①取滤液1ml,加3-5滴浓盐酸及少量镁粉,加热,显淡红色。(检查黄酮)
②)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2-3滴,显暗蓝紫色。(检查酚性物质和鞣质)
2、取本品粗粉1g,加10%硫酸10ml,于沸水浴上加热,冷后,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5m,振摇,取乙醚层加10%氨水2m1,振摇后放置,醚层退为无色,碱液显橙红色。(检查蔥酿)。
种植技术
(一)、用种子繁殖。9-10月采收成熟果实,堆放10d左右,在水里搓去果肉,晾于后贮藏备用。春季3-4月播种。耕翻土地,开1.3m宽的畦,按行窝距各33-40cm挖浅窝,每窝播种子5-6粒,1hm2用种子15kg,播后,每窝施拌有人畜粪水的火灰一把,再盖细士约1cm厚。
(二)、田间管理:苗高15-17cm时进行匀苗、补苗,每窝留苗2-3株。匀苗后,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植株封畦前进行第2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适当施用氨素化肥,并在畦上稀疏插立竹丫或小树枝,以供攀缘。
药典标准
本品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时采割,晒干
【性状】 本品茎略呈方柱形,有棱角,多分枝,直径可达0.2cm;表面紫红色或紫棕色,棱角上有倒生钩刺,节略膨大,节间长2~6cm,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叶互生,有长柄,盾状着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近等边三角形,灰绿色至红棕色,下表面叶脉和叶柄均有倒生钩刺;托叶鞘包于茎节上或脱落。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圆形,花小,多萎缩或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酸。
【鉴别】
(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皮层薄,为3~5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束连续成环,细胞壁厚,木化。韧皮部老茎具韧皮纤维,壁厚,木化。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大,单个或3~5个成群。髓部细胞大,有时成空腔。老茎在皮层、韧皮部、射线及髓部可见多数草酸钙簇晶,嫩茎则少见或无。老茎的表皮和皮层细胞含红棕色物。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近平直或微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等式。主脉和叶缘疏生由多列斜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钩状刺。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7 ~62u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热水25ml,置80℃水浴上热浸30分钟,不时振摇,取出,趁热滤过,滤液加稀盐酸1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1,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m1、对照品溶液5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7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4:1)混合溶液50m1,称定重量,置90℃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波与供试品溶液各10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15H1007)不得少于0.15%。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段,其余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酸,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 置干燥处。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 t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时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有棱角,多分枝,直径可达0.2cm;表面紫红色或紫色,棱角上有倒生钩刺,节略膨大,节间长2~6cm,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或中空。叶互生,有长柄,状着生;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近等边三角形,灰绿色至红棕色,下表面叶脉和叶柄均有倒生钩刺;托叶鞘包于茎节上或脱落。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圆形,花小,多缩或脱落。气微,茎味淡,叶味酸。
【鉴别】(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皮层薄,为3~5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束连续成环,细胞壁厚,木化。勒皮部老茎具韧皮纤维,壁厚,木化。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大,单个或3~5个成群。部细胞大,有时成空腔。老茎在皮层、韧皮部、射线及髓部可见多数草酸钙簇晶,嫩茎则少见或无。老茎的表皮和皮层细胞含红棕色物。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垂周壁近平直或微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等式。主脉和叶缘疏生由多列斜方形或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钩状刺。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7~62u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热水25ml,置80℃水浴上热浸30分钟,不时振摇,取出,趁热滤过,滤液加稀盐酸1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l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u、对照品溶液5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槲皮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7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盐酸(4:1)混合溶液50m,称定重量,置90℃水浴中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槲皮素(CsH10O7)不得少于0.15%。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酸,微寒。归肺、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用于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顿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蛇虫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