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板蓝根
别名
土板蓝根、蓝靛根、板蓝根。
概述
本品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的根和根茎。《本草图经》称:"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名马蓝,《尔雅》所谓"箴;马蓝"是也。又福州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益菜。"《本草衍义》载:"蓝实即大蓝实也。谓之蓼蓝实者,非是。《尔雅》所说是解诸药等毒,不可阙也。实与叶两用。注不解实,只解蓝叶,为未尽。《经》所说尽矣。蓝一本而有数色,刮竹青、绿云、碧青、蓝黄,岂非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者也。生叶汁解药毒,此即大叶蓝,又非蓼蓝也。"《纲目》述:"菘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卖,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二蓝花子并如蓼蓝。苏恭以马蓝为木蓝,苏颂以菘蓝为马蓝,宗爽以蓝实为大叶蓝之实,皆非矣。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马蓝,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基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条,,带条上具两条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细长。蒴果为稍狭的匙形,长1.5-2c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11-12月采挖,晒干。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形状规格
根茎及根全长10-30cm,根茎长5-10cm。根茎圆柱形,多弯曲,有时分叉,直径2-6mm;上部常具短地上茎,有进分枝。表面灰褐色,节膨大,节处着生细长而略弯曲的根,表面有细皱纹。茎及根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略纤维状,中央有髓,较大。根质稍柔韧。气弱,味淡。以条长、粗细均匀者为佳。
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治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丹毒,痄腮,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疮肿,疱疹等症。
化学成分:根茎中含大黄酚(chrysophanol),靛甙(indican),靛玉红(idirubin),靛蓝(indigo),β-谷甾醇( B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tulin),羽扇豆酮(lupenone)。
真伪鉴别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细胞切微延长,具小纹孔。韧皮产散列多数纤维,微木化。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4个相聚,多径向排列,林射线宽2-6列细胸,有纹孔。髓部薄壁细胞密生小形纹孔。薄壁细胞中含圆形或椭圆形种乳体。
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小时,滤过,取滤液数滴滴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另取剩余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使溶解,加醋酐1ml及硫酸1滴溶液渐变黄、红、紫、蓝、墨绿色的变化。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氣仿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作为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靛蓝和靛玉红分别为1mq和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川,分别点于同-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氧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靛蓝、靛玉红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和紫红色斑点。
药典标准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和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cm。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节膨大,节上长有细根或茎残基;外皮易剥落,呈蓝灰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细不一,弯曲有分枝,细根细长而柔韧。气
微,味淡。
【鉴别】 (1)本品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含棕色物。皮层宽广,外侧为数列厚角细胞;内皮层明显;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众多。木质部宽广,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2~4个径向排列;木射线宽广。髓部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偶见石细胞。薄壁细胞中含有椭圆形的钟乳
体。
(2)取本品粉末2g,加三氯甲烷20m1,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0.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
油醚(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和紫红色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暗棕色。切面灰蓝色至淡黄褐色,中央有类白色或灰蓝色海绵状的髓。气微,味淡。
【鉴别】(除横切面外)【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丹毒。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毒,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