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荞麦

2025-01-16 09:45:12 内容管理员 4

别名

苦荞麦、荞麦当归、荞麦三七。

概述

本品为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根茎。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湖北、贵州、四川、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0.5-1.5m。主根粗大,呈结节状,横走,红棕色。茎直立,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全株微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白色短柔毛,叶片为戟状三角形,长宽约相等,但顶部叶长大于宽,一般长4-10cm,宽4-9cm,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基部心状戟形,顶端叶狭窄,无柄抱茎,全线成微波状,下面脉上有白色细柔毛,托叶鞘抱茎。秋季开白色小花,为顶生或腋生、稍有分枝的聚伞花序,花被片5,雄蕊8,2轮,雌蕊1,花柱3。瘦果呈卵状三棱形,红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路边、沟旁较阴湿地。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30℃,在-10°C左右地区栽培可以安全越冬。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上生长较好,粘土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种植。

生长周期

一年生。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先割去茎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选出作种用根茎后,晒干或阴干,或50C内炕干也可。

形状规格

根茎呈不规则团块状,常具瘤状分枝,长短、大小不一,直径1-4cm。表面棕褐色至灰褐色,有紧密的环节及不规则的纵皱纹,以及众多的须根或须根痕,顶端有茎的残基。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微涩。

性味功能

酸、苦,寒。归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祛风除湿疮毒,蛇虫咬伤功效。用于肺痈,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痢疾,风湿痹证,跌打损伤,痈肿癌等症。

化学成分:

根茎含双聚原矢车菊素(dimeric Procyani - din),海柯皂甙元(hecogenin),β-谷甾醇 (β-sitosterol),鞣质(tannin)及一种水解后可得对-香豆酸(p- couma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和葡萄糖(glucose)的甙。还含有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3-没食子酰表儿茶精(3- galloyl epicatechin),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 B-2、B-4和原矢车菊素B-2的3,3'-双没食子酸酯(3,3'-digalloylprocyanidin)。

真伪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4-5列木栓细胞,均含棕色物。皮层较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有少数纤维散在。木质部呈内外两层,形似年轮;外层较宽,木薄壁细胞壁较薄,导管形大而稀少,木射线细胞狭长方形;内层较窄,木薄壁细胞较厚,导管形小,单列径向排列。髓部细胞圆形,壁较厚。

粉末特征:淡红色。

①淀粉粒类圆形,直径4-30μm,脐点点状。

②草酸钙簇晶直径20-50μm。

③具缘纹孔导管多见。

④韧皮纤维较为少见.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50ml回流提取2h,取乙醇提取液I-2滴,置试管中,加花色素试剂(正丁醇60ml与40%盐酸40ml混合,再加入FeSO4.7H2O 77mg溶解2ml,在沸水浴上加热5min,溶液呈樱红色。(检查还原花色甙元二聚物)

②电泳:取醇提液点在新华1号滤纸条上(5cmx30cm),用硼酸-硼砂缓冲液(pH8.8),电压200V,电流0.3mA,电泳7h,晾干,观察荧光后,喷对甲苯磺酸试剂(20%乙醇液),100℃烤5min,约在离原点17cm处有红棕色斑点。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种子、根茎和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4月,秋播10月。根茎繁殖:在春季将根茎挖出,选取健康根茎切成小段,以根茎幼嫩部分及根茎芽胞作繁殖材料。

2、扦插繁殖:在夏季剪取组织充实的枝条,长15~20cm,具节2~3个、插条深2/3,行距12cmx9cm。

田间管理:在苗期要勤除杂草,松土2~3次,追肥可在苗高50-60cm左右或开花前施1次化肥,每1hm2 225-300kg。雨季注意排水,干旱时应适当浇水。

病虫害防治:桃蚜在发生期喷药液,冬季清园,将枯枝和落叶深理或烧毁。病毒病可选无病株留种,注意防治虫害。

药典标准

本品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Don) Hara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茎和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团块或圆柱状,常有瘤状分枝,顶端有的有茎残基,长3~15cm,直径1~4cm。表面棕褐色,有横向环节和纵皱纹,密布点状皮孔,并有凹陷的圆形根痕和残存须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或淡棕红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髓部色较深。气微,味微涩。

[鉴别](1)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48μm,脐点点状、星状、裂缝状或飞鸟状,位于中央或偏于一端,大粒可见层纹;复粒由2~4分粒组成;半复粒可见。木纤维成束,直径10~38μm,具单斜纹孔或十字形纹孔。草酸钙簇晶直径10~62μm。木薄

壁细胞类方形或椭圆形,直径28~37μm,长约至100μm,壁稍厚,可见稀疏的纹孔。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21~83μm。

(2)取本品2.5g,加甲醇20ml,放置1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金荞麦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表儿茶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1:2:0.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5%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 (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表儿茶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表儿茶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密塞,精密称定,放置1小时,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减压浓缩(50~70℃)至近干,残渣加乙腈-水(10:90)混合溶液分次洗

涤,洗液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乙腈-水(10:90)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离心(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 5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5ml,加于聚酰胺柱(30~60目,内径为1.0cm,柱长为15cm,湿法装柱)上,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50~70℃)至近干,残渣用乙腈-水(10:90)混合溶液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乙腈-水(10:90)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表儿茶素(C15H14O6)不得少于0.03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褐色,或有时脱落。切面淡黄白色或淡棕红色,有放射状纹理,有的可见髓部,颜色较深。气微,味微涩。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表儿茶素(C15H14O6)不得少于0.020%。

[鉴别][检查] 【浸出物]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微辛、涩,凉。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排脓祛瘀。用于肺痈吐脓,肺热喘咳,乳蛾肿痛。

[用法与用量]

15~45g,用水或黄酒隔水密闭炖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