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菇

2025-01-13 10:07:47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中文名:山慈菇

拉丁文名:Iphigenia indica Kunth.

别名:

金灯花、鹿蹄草、山茨菇、慈姑、毛慈姑、人头七。

概述

山慈菇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及伊犁郁金香的鳞茎。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脾经,体坚质重,力峻降散。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国外:日本、朝鲜、印度、缅甸以及大洋洲、非洲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或梨形,直径4-10厘米,通常单生,每年由去年的块茎顶端抽出,很少分枝,外皮棕黑色,表面密生须根。茎左旋,浅绿色稍带红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大小不一,最重者可达300克,表面有圆形斑点。单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15(-26) 厘米,宽2-14(26) 厘米,顶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分枝呈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厘米;退化雄蕊6枚,长仅为花被片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0.5-1.5厘米,两端浑圆,成熟时草黄色,表面密被紫色小斑点,无毛;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顶部,种翅栗褐色,向种子基部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态环境

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生长习性

本种适应性较大,既喜阴湿,又需阳光充足之地,以海拔几十米至2000米的高山地区都能生长,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前屋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生长周期

缠绕草质藤本。

采收加工

采收:山慈菇春、秋、冬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或鲜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形状规格

干燥的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约0.7~1.5厘米,直径约0.5~1厘米。底部圆而凹陷,有根痕,上端急尖,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而脆,横断面黄白色,粉质。五香气,味淡。以色白、体质饱满者为佳。

性味功能

味甘,微辛,性寒,小毒.归肝,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主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咽痛喉痹,蛇、虫咬伤等症。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老鸦瓣鳞茎呈卵状圆锥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平、中央凹入。高1-2cm,直径0.5-1cm。表面粉白色或黄白色,光滑,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先端。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质,内有一圆锥形心芽(经加工蒸煮的表面呈浅黄或浅棕色,断面呈角质)。气微弱,味淡。

(2)伊犁郁金香鳞茎形似老鸦瓣鳞茎,惟外层鳞茎皮呈革质,黑褐色显微鉴别老鸦瓣鳞茎粉末特征:类白色。淀粉粒为单粒,呈灯泡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类圆形,长15-75μm,直径5-70μm,脐点呈点状、裂缝状或人字形,位于较小端,层纹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导管,直径9-15μm。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水5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绿色,并产生絮状沉淀。(检查酚类和鞣质)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热浸约10min,滤过。取滤液滴在滤纸上,加1%香草醛盐酸试液,显淡紫色。(检查萜类)

(3)另取上述乙醇滤液,滴在滤纸上,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加热后显粉红色。(检查萜类、内酯等)

(4)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3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浓缩后作供试液。另取光慈姑乙素作对照品。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无水乙醇-环已烷(20: 1,5:1)展开,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110C烤10min,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樱红色斑点。

药典标准

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 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

至透心,干燥。

[性状]

毛慈菇呈不规则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渐突起,基部有须根痕。长1.8~3cm,膨大部直径1~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纤维。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气微,味淡,带黏性。

冰球子 呈圆锥形,瓶颈状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2cm,高1.5~2.5cm。顶端渐尖,尖端断头处呈盘状,基部膨大且圆平,中央凹入,有1~2条环节,多偏向一侧。撞去外皮者表面黄白色,带表皮者浅棕色,光滑,有不规则皱纹。断面浅黄色,角质半透明。

[鉴别]本品横切面:毛慈菇最外层为一层扁平的表皮细胞,其内有2~3列细胞,壁稍厚,浅黄色,再向内为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含黏液质,并含有淀粉粒。近表皮处的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长70~150μm。维管束散在,外韧型。

冰球子 表皮细胞切向延长,淀粉粒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维管束鞘纤维半月形,偶有两半月形。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癥瘕痞块。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

[贮藏]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