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蝴蝶

2025-01-10 15:45:23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破故子、千层纸、木蝴蝶、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玉蝴蝶、白故纸、海船皮等。

概述

木蝴蝶为较常用中药材。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 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木蝴蝶始载于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原名千张纸;而木蝴蝶之名于《本草纲目拾遗》方有记载,今多用此名。《滇南本草》记述:"千张纸,此木实似扁豆而大,中实如积纸,薄似蝉翼,片片满中,故有兜铃千张纸之名。入脐经,定喘,消痰;入脾胃经,破蛊积,通行十二经气血,除血蛊、气蛊久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民族地区呼为三百两银药者,盖其治蛊得效也。"对木蝴蝶名称来历、用途及民族用药经验均加以较为完整的总结。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记载了现用之"木蝴蝶"名,指出:木蝴蝶"出广中,乃树实也,片片轻如芦中衣膜,色白似蝴蝶形,故名。"并将本品临床应用加以总结:"治肝气痛:用二、三十张。铜铫上焙燥研细,好酒调服。贴痈疽: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即敛。治下部湿热。"这些均是前人应用木蝴蝶的难得之经验。对于木蝴蝶的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历代以来亦有不同记载。如《滇南本草》:"入肺、脾、肾经。"《岭南采药录》:"味酸苦"。"入肝经"。"治痰火,除眼热。"《广西中药志》:"味甘淡,性凉,无毒。"《云南通志》:"焚为灰,可治气痛。"这进一步对木蝴蝶的性味、功能作了阐明与总结,亦说明本品用途广泛,值得深入研究利用。

产地分布

木蝴蝶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广东、福建也有分布。云南、福建有小面积栽培。主产于云南普洱、耿马、镇康、景洪、元江、马关、富宁、临沧、双江、永德、保山、孟腊、屏边、孟连、泸西;广西邕宁、武鸣、凭祥、宾阳、扶绥、崇左、宁明、龙州、隆安、环江、南丹、巴马、平南、钦州、百色、乐业、那坡、田林、河池、田阳、靖西、宜山、来宾、平果、西林、都安、凌云;贵州兴义、紫云、贞丰、罗甸、亨、镇宁、灵岭、安龙;四川攀枝花、盐边、奉节、盐亭、会理、崇庆、平武、德昌、通江、米易;广东龙门、阳春、阳江、台山、廉江、信宜、潮州、潮阳、饶平、惠东、郁南、琼海、屯昌、儋县、昌江、白沙、保亭、乐东、琼中;福建永春、芗城。

形态特征

乔木,高7.5-12米。树皮厚,有皮孔。叶极大,对生,3-4回羽状复叶,长40-160厘米,宽20-80厘米;小叶多数,小叶片厚纸质,椭圆形至阔卵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截断状,宿存,肥厚;花冠橙红色,钟形,顶端5浅裂,裂片大小不等;雄蕊5,花盘大,肉质。蒴果扁平,阔线形,下垂,长30-90厘米,宽5-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稍内弯,中间有一条稍突出的背缝,果瓣木质,熟时由青绿色转棕褐色,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种,种子连翅长6-7.5厘米,宽3.5-4厘米,除基部外全被翅包围。

生态环境

木蝴蝶生长在温暖、湿润,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草地、林缘或灌木丛中,土质疏松湿润。

生物学特性

幼树喜阴,成年树喜阳光充足。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20C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80%。在土层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生长良好,若土壤瘠薄、干旱或排水不良处则生长不良。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

生长周期

多年生乔木。

采收加工

1、采收 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一般多在冬季果实外壳呈黑褐色时采收为宜。

2、加工 采收后,将果实曝晒或烘烤至木质果荚自行开裂,撕开果荚,取出种子,及时晒干或烘干。切不可在果荚未自行开裂前,先剥开果荚取出种子晒干或烘干,否则,种子不仅颜色不佳,而且还易被风吹散失。在曝晒或烘烤过程中,不要被雨淋或烘烤温度过高,否则,本品片张色泽变黄。注意防止膜翅皱褶,以免影响成品规格及质量。

贮藏养护

木蝴蝶一般采用压缩打包,每件40公斤,贮存于通风干燥处,温度30℃以下,相对湿度70-75%。

商品安全水分10-14%。

本品种仁富含脂肪油,鼠类喜盗食。泛油后颜色加深。受潮后生霉,种翅残损。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可密封贮存或抽氧充氮养护。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木蝴蝶呈蝶形薄片,种皮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厘米,宽3.5-4.5厘米。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厘米。无臭,味微苦。以色白、柔软、大而完整、有光泽者为佳。

规格标准:

广西分为2个等级:一级要求足干,色白,无青皱片,无水渍,无霉坏;二级要求足干,色微青,片张皱,无水渍,无霉坏。贵州地方标准要求身干,张大而完整,色白,翅柔软,有光泽,松散轻泡,不分等级。

木蝴蝶目前尚未发现混淆品,有的将本品误称为"破故纸",造成与补骨脂互相混用的现象。

性味功能

木蝴蝶性凉,味苦、甘。归肺、肝、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功能。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主要成分:

脂肪油、黄芩甙元、木蝴蝶甙、木蝴蝶甙B、白杨黄素等。

药典标准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暴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cm。气微,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或黄绿色。种翅细胞长纤维状,壁波状增厚,直径20~40μm。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蝴蝶苷B对照品、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0.1mg和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6.0%(通则0832第二法)。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2:58: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理论板数按木蝴蝶苷B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木蝴蝶苷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10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木蝴蝶苷B(C27H30O15)不得少于2.0%。

[性味与归经]

苦、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用法与用量]

1~3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