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麻藤
别名
倪藤、芦子、蛤蛤藤、见水生、山花生、狗屎藤、乌目藤、搏节藤、山米藤、米麻藤、鸡母麻、大节藤、力梅。
概述
买麻藤,又名倪藤。多为缠绕性、攀援性或上升性木质大藤本;茎枝具节,节膨大成关节状,原生木质部由管胞组成,次生木质部中具导管。单叶对生,有柄,无托叶,叶片革质,具羽脉与网脉,与双子叶植物的叶极为相似。
买麻藤属植物生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在亚洲南部可超越北回归线达中亚热带地区,攀援着乔木树种的干枝而上升。喜干湿季明显的湿热气候或温暖湿润的生境;土壤为砖红壤、赤红壤或黄壤。买麻藤属植物的茎皮含韧性纤维,可作麻袋、绳索和人造棉原料。种子可炒食或榨油.常绿木质藤本,枝茎圆或扁圆,有膨大的结,结下常有宿存苞片。茎接明显,膨大呈关节状。单叶对生,革质,距圆状椭圆形或距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宽4.5-11cm。雌雄异株,球花排成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雄球花序1-2回三出分枝,各分枝有环状总苞13-17轮,每轮总苞内有雄花20-40,花丝连合,雌球花序单生或簇生,有3-4对分枝,每环总苞内常有5-8朵雌花。种子核果状,距圆状椭圆形或长卵形,长1.4-2cm,熟时假种皮黄褐色或红褐色或被银色鳞斑。
产地分布
分布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印度、锡金、缅甸、泰国、老挝及越南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买麻藤,叶对生,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4~11厘米,顶端渐尖或钝而具小尖头,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侧脉羽状,8~13对;叶柄长8~15毫米。花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序具单歧或二歧分枝,每歧雄花穗长2~3厘米,具13~17轮环状总苞,每轮总苞内有雄花25~45朵,排成2层;雄蕊2或1,基部为肥厚的假花被所承托,花药1室,花丝合生;雌球花序着生在老枝上,单歧或多歧分枝,每穗长2~3厘米,每轮总苞内含雌花5~8朵;假花被囊状,胚珠具2层珠被,内珠被上端延伸成珠被管伸出假花被外。成熟种子核果状,长圆形或卵圆形;长1.5~2厘米,外被红色假种皮;种柄长2~5毫米。
生态环境
常生于林中,或山坡、山谷、河边。
形状规格
原植物买麻藤又名倪藤,藤茎多已切成斜片,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淡棕色点状皮孔,节膨大。质硬,难折断,横切面有一棕色环及棕色放射状纹理,并密布小针孔,中央有一圆形髓部;嫩枝黑褐色。叶对生,皱缩,全缘,革质,上面黑褐色,略有光泽,下面棕褐色。穗状花序偶见,棕色。气微,味微苦。以茎枝粗壮、叶片完整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苦,温。”
功用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茎叶: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根:治鹤膝风。
种植技术
买麻藤科常绿木质藤本,原产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广东南部、海南,喜半荫,喜温暖多湿气候,不耐寒,忌烈日曝晒。
扦插
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
扦插基质
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扦插枝条的选择
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剪取插穗时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个叶节的上方大约1公分处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叶节下方大约为0.5公分处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锋利)。进行硬枝扦插时,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去年的健壮枝条做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
扦插后的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证插穗鲜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质。但没有生根的插穗是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来维持其体内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须通过喷雾来减少插穗的水分蒸发:在有遮荫的条件下,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因为插穗还要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和生根的物质来供给其生根的需要。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压条繁殖
选取健壮的枝条,从顶梢以下大约15~30公分处把树皮剥掉一圈,剥后的伤口宽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刚刚把表皮剥掉为限。剪取一块长10~20公分、宽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湿的园土,象裹伤口一样把环剥的部位包扎起来,薄膜的上下两端扎紧,中间鼓起。约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条边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上盆或移栽
小苗装盆或养了几年的大株转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薄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 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湿度管理
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
由于它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长,在霜冻出现时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
在冬季:
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光照管理
喜欢半荫环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给予充足的阳光,但在夏季要遮荫50%以上。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