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

2024-12-10 11:22:02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中文名:天龙

英文名:Gecko,JapanesegeckO,Walllizard.

别名:守宫、多疣壁虎、蝎虎、爬壁虎、爬墙虎。

概述

本品为爬行纲有鳞目壁虎科多疣壁虎Gekkojaponicus(DumeriletBibron)或无蹼壁虎G.swinhonisGuenther的全体,以干燥全体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善捕蝎蝇,故得虎名。处处人家墙壁有之...”。

产地分布

主要产于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诸地区;也分布到日本和朝鲜。

形态特征

壁虎是蜥蜴目的1种,又称守宫。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其中壁虎属约20种,中国产8种,常见的有多疣壁虎、无蹼壁虎、蹼趾壁虎与壁虎。蜥虎属中国已知4种,半叶趾虎属、截趾虎属和蝎虎属中国各有1种,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本科动物没有活动的眼睑。壁虎受到强烈干扰时,它的尾巴可自行截断,以后还再生出来新尾巴。壁虎生活于建筑物内,以蚊、蝇、飞蛾等昆虫为食。夜间活动,夏秋的晚上常出没于有灯光照射的墙壁、天花板、檐下或电杆上,白天潜伏于壁缝、瓦角下、橱柜背后等隐蔽处,并在这些隐蔽地方产卵,每产2枚;卵白色,卵圆形,壳易破碎。有时几个雌体将卵产在一起。它们是能鸣叫的爬行动物。孵化期1个多月。壁虎去内脏的干制品入中药。

生态环境

生活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我们能在树上岩石间看见它们。有的壁虎就生活在室内。它们最受呆在那些有缝隙的地方,在那里隐蔽起来。被灯光吸引来的昆虫是它们主要的食物。

生物学特性

分布在我国东南一带,可入药治病。无疣壁虎全长12厘米。体与尾几乎等长,扁首长颈。鼻孔近吻端;耳孔小,卵圆形;吻鳞达鼻孔,其直后方有大片灰黑色。四肢及尾部有深色横纹,尾易断,能再生。尾腹面中央的一纵排鳞较宽。指趾间无蹼迹;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褶襞皮瓣,背面看去好似吸盘。壁虎卵生,孵化期为3周。第二年性成熟6-7月份交配产卵。卵白色小花生模样。附着在砖石上。壁虎胆小,怕人,常栖于壁间,白天晒太阳。夜间出入于有灯光的墙壁上,捕食昆虫。

生长习性

喜栖于墙壁间、屋檐下等隐僻处,夜间出没于天花板及墙壁上,鲜用或捕食蚊、蝇等昆虫。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多年生。

年需求量:约200吨。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鲜用或捕得后用竹片贯穿头腹,尾用绳固定于竹片上,然后用微火烤干。采集加工时,应注意勿使尾部脱落。

贮藏养护

储藏于干燥的纸箱内,注意脚尾的完整,防霉,防蛀。

形状规格

全长约12cm,体与尾几乎等长。头扁宽,吻斜扁,比眼径长;鼻孔近吻端;耳孔小。头、体的背面覆以细鳞,躯干部圆鳞交错成12-14纵行;尾背面的鳞多排列成环状。指、趾膨大,指、趾间有蹼,除第一指、趾无爪外,其余均有小爪。体背灰棕色;尾易断,能再生。以全干,脚尾完整者为佳。

性味功能

味咸,性寒。有小毒。主治:祛风,活络,散结。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

现在临床证明:天龙对治疗食道癌、胃癌疗效显著,食道癌患者服用后,经钡餐造影复查:食道下段狭窄消失、癌病灶消失、脱落的细胞检查阴性。

另外天龙对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骨髓炎、神经衰弱、顽固性头痛、脑血管痉挛。视神经萎缩等疾病疗效显著。对促进骨折愈合、减轻胃、十二指溃疡病患、疼痛、痛苦也有明显疗效。因此天龙在现代医疗方面广泛用于食道癌、胃癌、骨结核、淋巴结核、骨髓炎、顽固性头痛、脑血管痉挛、视神经萎缩等疾病的治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