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脷叶
别名
中文名:龙利叶
英文名 : Dragons Tongue Leaf, Leaf of Dragons Tongue.
别名:
龙舌叶、龙味叶、龙脷叶、牛耳叶。
产地分布
广东、广西有栽培。
生态环境
多为栽培或生于山谷、山坡湿润肥沃的丛林中。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为佳。
采收加工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老叶,晒干。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d左右采1次。
形状规格
常绿小灌木,高达40厘米。小枝蜿蜒状,有不明显的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而有小凸尖,基部短尖或近浑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榄绿色,中脉基部初被微柔毛,后变秃净;托叶小,三角形,老熟时草黄色。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浑圆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黄色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子近边缘处合拢。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性味功能【性味】
①《陆川本草》:"性平,味淡。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归经】肺经。
【主治】肺热咳喘痰多;口干;便秘。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种植技术
扦插繁殖
先将地深耕细耙,作成宽70cm、高30cm的畦,沟距约30cm,或作成宽约2.5m的双畦,中央开宽约40cm的沟,以利管理。南方于1-2月进行扦插,一般在多雨高温季节成活率高。按行距15cm开条沟,选取根茎长3-5cm、具3-4个初芽的为插条,斜插于沟中,覆以薄土,压紧,浇水。至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行距18-20cm,株距15cm。
管理
扦插后浇水保湿,经常清除杂草,成活后每月施稀薄人粪尿2次,
病虫害防治
田螺危害,可以石灰粉撒于畦面防治。
药典标准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龙脷叶Sauropus spatulifo/ius Beil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性状】 本品呈团状或长条状皱缩,展平后呈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表面黄褐色、黄绿色或绿褐色,长5~9cm,宽2.5~3.5cm。先端圆钝稍内凹而有小尖刺,基部楔形或稍圆,全缘或稍皱缩成波状。下表面中脉腹背突出,基部偶见柔毛,侧脉羽状,5~6对,于近外缘处合成边脉叶柄短。气微,味淡、微甘。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平轴式,有的副卫细胞大小悬殊。近主脉处有乳头状突起。
本品粉未淡黄棕色。纤维细长,壁稍厚。草酸钙簇晶散在或成行排列于栅栏组织细胞或海绵组织纸胞中,直径15~30um。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含油滴。气孔平轴式,有的副卫细胞大小悬殊。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40~140u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饱和的正丁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脷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乙酸乙酯(8:1.5)头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2%(通则2301)
水分 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1.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2.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9nm。理论板数按山柰酚-3-0-龙胆二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山柰酚-3-0-龙胆二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5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山柰酚-3-0-龙胆二糖苷(C27H30016)不得少于0.035%。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润肺止咳,通便。用于肺燥咳嗽,咽痛失音,便秘。
【用法与用量】9~159。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