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鞭
别名
鹿肾、
鹿茎筋、鹿阴茎、鹿中、鹿中肾,
概述
本品为鹿科鹿属动物梅花鹿或马鹿阴茎和睾丸。
产地分布
梅花鹿鞭,主产于吉林、辽宁、河北等地;马鹿鞭,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
形态特征
1、梅花鹿鞭:阴茎类扁园形,长25-50厘米,中部直径1.2-2厘米。龟头类似园柱形,长2-10厘米,前端钝园表面棕黄色至黑棕色,光滑,半透明,可见斜肋纹。包皮有的呈环状隆起,直径1.4-2.0厘米,不隆起者有的伸长达12厘米,先端带有鹿毛。阴茎一侧多有纵沟,对应一侧有龙脊,两则面光滑,半透明,斜肋纹明显。阴茎中下部带两枚睾丸。睾丸扁椭园形,长4.5-9.0厘米,中部直径2.5-4.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皱缩不平,一侧有附幸附着,附睾体狭窄而弯曲,附睾尾变粗呈瘤状突起,长1-1.5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腥。
2、马鹿鞭:呈两侧稍扁的长园柱形,长45-60厘米,直径2-3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黄棕色,呈半透明状,未洗净血污的呈褐色或紫褐色,不呈半透明状。在阴茎体两侧中间分别各有1条由根部到前端纵沟槽,顶端包皮略呈囊状或卷曲成环套状隆起,包皮前端带有黄白色、棕黄色或棕褐色丛生皮毛,形成锋毛,在锋毛上呈现毛锋端色重,毛根部色浅的现象,也有呈现褐色、褐黑色毛梢。毛粗而扁,富弹性。龟头藏于包皮内或裸露,其先端钝园,可见纵棱及沟痕用水泡后先端可展开平面,尿道口在下缘。在全长靠基部端的1/3-1/2处附有睾丸一对,睾丸呈长椭圆形,棕褐色,长11厘米左右,直径约4厘米,有的具长的系带(输精管)。质坚硬,不易折断,或切断面可见最外层为纤维体(俗称皮膜),厚1-2厘米,中间大部分为疏松的海绵体,尿道和血管孔。气腥,味微咸。
采收加工
宰鹿后,割取阴茎及睾丸,除净残肉及油脂,固定于木板上风干。亦可用沸水浇烫后置烤箱80℃烤干。
炮制:
鹿鞭: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筋膜,洗净,取出干燥。用文火加热烘烤至软,趁热切成薄片
鹿鞭粉:取滑石粉置锅内(滑石粉用量,以烫炒时能将鹿鞭片掩埋,并剩余部分为宜),中火加热至翻动呈灵活状态后,倒入净鹿鞭片,翻炒至形成鼓起,呈深黄色时,快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成粉末。
性味功能
味甘、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补肾精,壮肾阳,益精,强腰膝功效。主治肾虚劳损,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阳痿,选精,早泄,宫冷不孕,带下清稀等症状。
真伪鉴别
1、易混鹿鞭有:北方鹿(驯鹿)鹿鞭和新西兰鹿鞭,效果较差。
新西兰鹿鞭(1):阴茎全长约30cm左右,橫约1.8cm,深棕红色,阴茎有一道纵向沟,内含环状浅色横纹,阴茎头5cm左右,横径1.5cm左右,后有包皮。前部皱缩锐尖。丸二枚,长7cm左右,扁卵圆形,色棕黄,有土黄色干爆皱缩棱,干瘦、肉少,全阴茎肉质、坚实,一般无毛或少毛,总重约50-90克。
新西兰鹿鞭(2):阴茎全长约 40cm左右,横约 2.5cm,深棕红色,阴茎驱干扁园状,有底上面两道纵沟,内棕红色,阴茎头长约6-6.5cm,色最深,呈深棕色,皱缩状,有不规则的环形干燥沟,稍钝尖。全阴茎肉质坚实。睾丸二枚,长约14cm,棕红色,呈卵圆形,上有干燥不规则的皱折沟回,呈肉质,肉肥库。总重约150-175克北大鹿鞭(驯鹿鞭):阴茎呈细长,全长50-55cm,有四道纵形长沟纹,阴茎横径0.8-1cm,深棕色包皮薄而脆、软、透明,呈棕黄色,包皮头有白色的毛,中间夹杂有灰色的毛。阴茎头细小而短,约2.5cm,前部锐尖。睾丸二枚,长6cm左右,卵圆形,小而干瘦,肉少。色淡棕红,上有不规则土黄色的皱棱。总重25-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