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
别名
小茴、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小香等。
概述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qare Mi的果实。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袪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能。用于胃寒胀痛、少腹冷痛、疝痛、痛经及食少呕吐等病症。
产地分布
主产山西、内蒙古、东北三省。此外,四川、甘肃、陕西、河北、河南、安徽、广西、贵州等省办目前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的甘肃的民勤、玉门、正宁、酒泉;宁夏海源;内蒙古托可托、五原、林河;山西和陕西部分地区。其中甘肃数量最大,民勤最为集中(民勤县的东胡镇、中渠和西渠两
乡),内蒙古其次,托可托县的黑城乡和新营子乡为历史主产地。
形态特征
茴香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茎直立,高0.5-2cm,具浅纵沟纹,上部分枝开展叶有柄,卵圆形至广三角形,长达30cm,宽达40cm,三至四回羽状深裂,深绿色,未裂片线形至丝状,长4-40mm,宽约1mm,茎下部的叶柄长7-14mm,基部鞘状,上部的叶柄一部分或全部呈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顶生的伞形花序大,直径可达15cm,花序梗长4-25cm,花黄色。双悬果卵状长圆形,光滑,侧扁,分果有5条隆起的纵棱。花期6-7月,果期10月。多为栽培。
生态环境
小茴香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适应性较强,性喜潮湿凉爽的气候,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旱、节水、省肥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全国多数地区均可栽培,但以疏松、湿润、含腐殖质较多的砂质土壤为佳,由于受历史、经济、土地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大西北因土地广阔而盆瘠发展种植较
多。
生长习性
小茴香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适应性较强,性喜潮湿凉爽的气候,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旱、节水、省肥等特点。
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1年成熟。
采收加工
采收:
小茴香一般在4月份进行播种,花期为6-9月,9-10月成熟产新。成熟后,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亩产干货约150公斤,除甘肃外,其它产区亩产量要少一些。
炮制:
小茴香香:将原药筛去泥屑,拣去残留枝梗,簸去瘪子,
盐茴香:即炒小茴香香。取净小茴香香,盐水拌匀(小茴香香100公斤,用食盐2公斤化水适量),微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取出晾凉。盐炙专走下焦,温肾暖肝,用于疝气疼痛。
贮藏养护
放甏内或箱内盖紧,置阴凉干燥处。
形状规格
为双悬果,圆柱形,两端稍尖,长0.4-0.8cm,直径0.1-0.25c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
毛,顶端残留突起的花柱基,基部有的带小果柄。果实易分成两个小分果,分果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纵
棱,腹面稍平。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油气,气特异芳香,压碎时尤著,味微甜、
辛。以颗粒均匀,色黄绿、气香浓、味甜者为佳。
性味功能
辛,温。袪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疼痛,睾丸偏坠,胃寒腹痛,呕吐食少,少腹冷痛,痛经等症。
主要成分:
果实含挥发油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50%-60%,小茴香香酮(Foechone)18%-20%,尚含a-蒎烯、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啡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含脂肪油约18%、亚油酸、豆甾醇。
主要药理作用:
对实体瘤有抑制作用,并有升白细胞作用。小茴香香口服能增强胃肠道蠕动,排除胃肠中积气,有时肠蠕动在兴奋后又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1、药材 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有的稍弯曲,长4-8mm,宽1.5-2.5mm;基部有的带小果柄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花柱基;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光滑无毛;果实极易分离成2个小分果;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隆起的纵棱线,接合面平坦而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质较
硬,中心灰白色,有油脂;气香特异,味微甜、辛(1)西小茴香粒长,呈绿色,气香浓烈。(2)川谷香粒较圆,呈灰棕色
2、盐小茴香香 微鼓起,色泽加深,呈黄褐色,偶有焦斑,味微成。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 外果皮为1列扁平小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接合面有油管2个,背面棱脊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油管切向直径可达250um,周围有红棕色扁小分泌细胞;纵棱处有维管束柱5个,每个维管束柱由2个外韧型维管束和纤维束连结而成。木质部为少数细小导管。韧皮部位于東柱两侧。维管束柱内外侧有大型木质化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糊粉粒和草酸钙小簇品。接合面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
粉末:黄棕色。1、外果皮碎片表面观细胞呈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增厚,气孔类圆形,不定式。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壁微木质化,具较大的网状纹孔。3、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分泌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含红棕色分泌物。 4、内果皮镶嵌层细胞,表面观细胞狭长,数个细胞为组,以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镶嵌层细胞常与较大的多角形中果皮细胞重叠排列。此外,还有内胚乳细胞、草酸钙簇晶、木薄壁细胞和种皮表皮细胞。
理化鉴别:
取粉末0.5g,加乙醚10ml冷浸1h,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0.4%的2,4-二硝基苯肼盐酸液2-3滴,溶液显桔红色。
伪品:
(1)在甘肃、内蒙古等省区,曾将同科植物莳萝Anethum graveolensL.的果实误作小茴香香用。果实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mm,直径2-3mm。背棱稍突起,侧棱延展成翅合生面中央有一条棱线。气微香,味辛、麻舌。粉末黄棕色。油管碎片黄棕色,分泌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含黄棕色分泌物。镶嵌细胞狭长而整齐,壁薄,波状弯曲,数个一组,以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常与较大的中果皮细胞重叠排列。翅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排列整齐。网纹细胞常在维管束旁,壁较厚,有纹孔。此外,还有内胚乳细胞、糊粉粒和草酸钙小簇晶。
(2)在山西、贵州等省曾有用伞形科植物葛缕子(野茴香)Carum carviL.的干燥成熟果实充作小茴香香。双悬果多分离成分果,呈小圆柱形,稍弯曲,两端略尖,长3-4mm,直径约1mm。表面棕褐色,有明显纵肋线5条,肋线色较浅。用手揉搓有特异而浓烈的香气,味凉而麻舌。粉未棕色。油管碎片黄棕色,分泌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果实顶端表皮细胞类圆形,壁较厚而具纹孔。中果皮细胞细长壁略呈波状。果皮表皮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散布少数园形气孔。此外,还有含糊粉粒、油滴、小簇品的类方形内胚乳细胞,排列紧密的类圆形内果皮薄壁细胞。
此外曾发现有将同科植物孜然芹Cuminum cyminumL,防风Saponshnidovia divaricata Schischk和毒芹Cicuta virosaL.的干燥成熟果实误作小茴香香药用,应注意区别。
药典标准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gare Mi.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鉴别】 (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
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含1u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对照品溶液1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2.5)为展开剂,展至8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检查】 杂质 不得过4%(通则2301)。
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
【含量测定】 挥发油 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
反式茴香脑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um);柱温为145℃℃。理论板数按反式茴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反式茴香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反式茴香脑(C1oH120)不得少于1.4%。
饮片
【炮制】
小茴香 除去杂质。
【检查】水分 不得过8.0%(通则0832第四法)
【性状】【鉴别】【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小茴香取净小茴香,照盐水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性状】本品形如小茴香,微鼓起,色泽加深,偶有焦斑。味微咸。
【检查】水分 不得过6.0%(通则0832第四法)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12.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反式茴香脑(C10H120)不得少于1.3%。
【鉴别】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用法与用量】3~69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标准
2015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鉴别】(1)本品分果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中果皮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多数木化网纹细胞;背面纵棱间各有大的椭圆形棕色油管1个,接合面有油管2个,共6个。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细胞长短不一。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数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20m1,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淹加三氯甲烷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lml含1u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对照品溶液1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2.5)为展开剂,展至8cm,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检查】杂质 不得过4%(通则2301
总灰分 不得过10.0%(通则2302)。
【含量测定】挥发油 照挥发油测定法(通则2204)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5%(ml/g)。
反式茴香脑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聚乙二醇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um);柱温为145℃℃。理论板数按反式茴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反式茴香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酸乙酯制成每lml含0.4mg的溶液 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酸乙酯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u,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反式茴香脑(C1oH120)不得少于1.4%。
饮片
【炮制】小茴香香除去杂质。
【性状】【鉴别】【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同药材
盐小茴香香 取净小茴香香,照盐水炙法(通则0213)炒至微黄色。
本品形如小茴香香,微鼓起,色泽加深,偶有焦斑。味微成。
【检查】总灰分 同药材,不得过12.0%。
【含量测定】同药材,含反式茴香脑(C10H120)不得少于1.3%。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用法与用量】3~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