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络
别名
天萝筋(《脉因证治》),丝瓜网(《医林纂要·药性》),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湖南药物志》),丝瓜布(《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述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又名天萝筋(《脉因证治》),丝瓜网《医林纂要·药性》),丝瓜壳(《分类草药性》),瓜络、絮瓜瓤(《广州植物志》),天罗线(《药材资料汇编》),丝瓜筋(《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丝瓜瓤(《河北药材》),千层楼(《湖南药物志》),丝瓜布(《四川常用中草药》)。原植物粤丝瓜又名:棱角丝瓜。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产地分布
丝瓜络全国各地均产,以浙江、江苏、江西所产者质量为好。丝瓜主产江西。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疣点,下面浅绿以,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长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开后直径5-9cm,裂片5,长圆形,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丝6-8mm,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
茎有5棱,光滑或棱上有粗毛;卷须通常3裂。叶片掌状5裂,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均光滑无毛。雄花的总状花序有梗,长10~15cm,花辦分离,黄色或淡黄色,倒卵形,长约4cm;雌花的花梗长2~10cm;果实长圆柱形,长20~50cm,直或稍弯,下垂,无棱角,表
面绿色,成熟时黄绿色至褐色,果肉内有强韧的纤维如网状。种子圆形,扁平,黑色,边缘有膜质狭翅。花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丝瓜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丝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家庭种植多直播,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培养土上,再覆盖一次薄土,覆土厚度以1-2厘米左右为宜。温度适宜条件下,5-6天可出苗。育苗移栽时,3-4片真叶时刻移栽定植。在阳台、天台、或庭院种植丝瓜,可选用的栽培容器有花盆、木盆,专业栽培箱、泡沫塑料箱等,耕层深度以40厘米左右为宜。丝瓜没有统一的采收标准,要适时采收,不能过晚,否则纤维增多,瓜质老化,严重影响品质和口感。丝瓜是喜温耐热的蔬菜。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5-28℃,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较耐高温。喜光,生长期需充足的光照。丝瓜喜潮湿,耐高湿,生长期需充足的水分供应,因其叶片大,蒸发量大,需水量也相当大。丝瓜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同时为耐肥蔬菜,不易徒长。整个生长期需多次追肥,并要适当浇水,雨天还要及时排水。
采收加工
采摘一般以瓜体由软变硬,瓜柄转黄,蒂变软并有黄色环带,手捏时可听到轻微暴裂声,瓜蒂凹度逐步变大时为采摘标准。脱皮,丝瓜采摘后,需经脱皮方可得丝瓜络,脱皮主要以水浸烂皮方式,将摘下的鲜瓜,用木棍敲破外皮或用划破皮层,在河中浸数天,再脱去烂表皮,摊晒干燥,甩出种子,即为丝瓜络。
贮藏养护
丝瓜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丝瓜络、炒丝瓜络、丝瓜络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形状规格
丝瓜络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为长圆形,两端稍细,直径5至10厘米,长短不一,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时可见残存果皮及果肉,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有3个空腔,偶见残留的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胸胁胀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女子经闭,乳汁不通,痰热咳嗽,热毒痈肿,痔漏,水肿,小便不利,便血,崩漏。
药理作用:
对肝脏作用: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呈长圆形状,略弯,两端稍细,长短不一长可达70cm,直径5-10cm。表面黄白色,粗糙,有数条浅纵沟,有时可见残存的果皮和膜质状果内。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可邮3个空腔,偶见残留黑色种子。气微,味淡。以个大、完整、筋络清晰、质韧、色淡黄白以、无种子者为佳。
应用鉴别:
丝瓜络与丝瓜花同出一物,其性味相同,一为花,一为老果实的网状纤维,二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均可治疗肺热咳嗽之症,但丝络其力较甚,且又具通经活络,凉血止血之效。
性状鉴别:
1、丝瓜络
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略弯曲,两端较细。长约25~60厘米,中间直径约6~8厘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的网状物。体轻,质坚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形成3个大空洞,内有少数残留的黑色种子。气无,味淡。以筋细、质韧、洁白、无皮者为佳。
2、丝瓜布
外形呈长圆筒形,一端具坚韧的果柄,果皮灰黄色,上有10条纵向棱线,果皮质脆。其余均与丝瓜络相似。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
1.育苗
以营养钵育苗为主,用此法一是可缩短缓苗期,使幼苗生产健壮,可以使幼苗移栽后不伤根,根系发育良好,增强幼苗抗逆性能。1.营养土的配制
主肥肥园土7份加3份腐熟的猪粪或堆肥,所有原料捣细捣碎,喷入杀菌、杀虫的农药消毒,即制成营养士。
2.苗床选择
选地势高燥、靠近水源、肥力中等的地块做苗床。
3.精细播种
为使丝瓜生长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一般丝瓜种子于3月15日左右播种,每钵放1-2粒种子,并在钵面轻覆一些细熟泥,稍微踏实后用薄膜覆盖,再用小拱棚覆盖。
4.适时移栽
为确保移栽质量,丝瓜秧苗移栽的秧龄为35-40天,即于4月20日前后移栽。移栽要做到三带一带出嫁苗,移栽前4-5天,要两头揭膜炼苗,同时苗床亩追人粪尿200-250千克,加碳铵2.5-4千克。二带起身药,定植前2-3天,在床内全面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或消灭床内的窝子蚜和黄守瓜,并喷施75%百菌清防治霜蛋病、炭疽病。三带护根土,定植前轻轻去掉钵壳并轻放,以防钵士松散,使幼苗返青块。移栽密度为1200株/亩,比常规种植的密度高一倍,高密度栽培则利用一株结一个大瓜,从而获得高产,一般亩产可达125-130公斤。
5.搭棚标准
丝瓜全田种植,必须搭棚。可用竹木或水泥杆做成桩头,一般棚高控制在2米左右,棚顶用小尼龙绳子纵横扎成正方形,要结实牢固,能经得起鲜瓜重量的负荷和台风暴雨的侵袭。
6.大田管理
每株丝瓜要用编织丝绒或旧绒线引藤上棚,以利丝瓜藤蔓延平衡。当藤蔓长到1.67-2米时,进行整枝,整枝方式是留单蔓整枝,靠一条主蔓结瓜。在开花旺盛时期,要及时摘去雄花,老叶,以利雌花开放。在结瓜时,一般是去劣留优,一株丝瓜留一个瓜。
7.施肥标准
丝瓜吸肥力强,要求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多次追施瓜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千公斤,碳酸氢铵3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草木灰20公斤作基肥。成活后即施10公斤碳铵加10公斤磷肥冲水浇施。定瓜后,当小瓜长至15cm左右,应亩施复合肥50-60公斤,在离根30-40公分处开沟散施,以后每隔十天施肥1次。
药典标准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 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鉴别】
本品粉末灰白色。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稍弯曲,末端斜尖,有分又或呈短分枝,直径7~39um,壁。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8~28um。
【检查】 水分 不得过9.5%(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2.5%(通则2302)。
饮片
【炮制】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袪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5~129。
【贮藏】 置干燥处。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准: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粉末灰白色,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稍弯曲,末端斜尖,有分又或呈短分枝,直径7-39um,壁薄。螺纹导管和网紋导管直径8-28um。
【检查】水分 不得过9.5%(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2.5%(通则2302)。
饮片
【炮制】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胃、肝经。
【功能与主治】 袪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用法与用量】5~12g。
【贮藏】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