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

2024-12-24 15:11:05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木棉、斑枝花、琼枝、攀枝花。

概述

本品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的花。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云南、广东等地。

形态特征

木棉,落叶大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树干常有圆锥状的粗刺,分枝干展。掌状复叶;总叶柄长10-20cm;小叶5-7枚,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16cm,宽3.5-5.5cm;小叶柄长1.5-4cm。花生于近枝顶叶腋,先叶开放,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0cm;萼杯状,厚,3-5浅裂;花瓣肉质,倒卵状长圆形,长8-10cm,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合生成短管,排成3轮,内轮部分花丝上部分2叉,中间10枚雄蕊较短,不分叉,最外轮集生成5束,花药1室,肾形,盾状着生;花拄长于雄蕊;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木质,长10-15cm,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毛,室背5瓣开裂,内有丝状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藏于绵毛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400-1700m以下的干热河谷、稀树草原、雨林沟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边、路旁。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为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深根性,抗风力强。在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5-6月采收盛开花朵,阴干。

形状规格

本品呈于缩的不规则团块状,长5-8cm;子房及花柄多脱离。花萼杯杯状,长2-4.5cm,3或5浅裂,裂片钝圆、反卷,厚革质而脆,外表棕褐色或棕黑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内表面灰黄色,密被有光泽的绢毛。花瓣5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倒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外表棕黄色或深棕色,密被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疏被星状毛。雄蕊多数,卷曲;残留花柱稍粗,略长于雄蕊。气微,味淡微甘涩。以花朵大、完整、色棕黄者为佳。

性味功能

甘,淡,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功效。用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疮毒,湿疹等症。

化学成分:花萼含水分85.66%,蛋白质1.38%,碳水化合物11.95%,灰分1.09%,总醚抽出物0.44%,不挥发的醚抽出物0.18%。种子含蛋白质9.3%,其氨基酸组成主要有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 (val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

(glycine) 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有:肉豆寇酸(myristic acid)13.44%,棕榈酸(palmitic acid)43.61%,花生酸(arachidic acid)2.32%,山葥酸(behenicacid) 14.39%,亚油酸(linoleic acid)26.24%等;种子还含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a-生育酚(a-tocopherol),正-二十六烷醇(n-hexaconsanol),棕榈酸十八烷醇酯(octadeccyl palmitate),没食子酸(gallic acid),1-没食子酰-β-葡萄糖(1-galloyl-β-glucose),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鞣酸(tannic acid),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 ,木糖(xylose)。

种植技术

(一)、栽培技术: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2cm,

平均气温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齐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进行,用长80-100cm,横径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蘖处,连一段母根和须根截断分栽更易成活。

(二)、田间管理:

实生幼苗不需移栽,苗过密时经1次间苗后,可任其生长,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冻,第1年入冬小苗应浇水井用草覆盖,防霜冻。扦插苗栽后应遮阴、喷水,缓苗后半个月可追施薄肥,其后常中耕除草。

药典标准

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DC.) Merr.的干燥花。春季花盛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常皱缩成团。花萼杯状,厚革质,长2~4cm,直径1.5~3cm,顶端3或5裂,裂片钝圆形,反曲;外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内表面被棕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椭圆状倒卵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3~8cm,宽1.5~3.5cm;外表面浅棕黄色或浅棕褐色,密被星状毛,内表面紫棕色,有疏毛。雄蕊多数,基部合生呈筒状,最外轮集生成5束,柱头5裂。气微,味淡、微甘、涩。

[鉴别](1)本品粉末淡棕红色。星状非腺毛众多,由多个呈长披针形的细胞组成,为4~14分叉,每分叉为一个单细胞,长135~474μm,胞腔线形,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花粉粒类三角形,直径50~60μm,表面有网状纹理,具3个萌发孔。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5ml,浸泡2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棉花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甲酸(20: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光下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0%。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归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痔疮出血。

[用法与用量]

6~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