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2024-12-24 14:30:12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

概述

芙蓉,原名:木芙蓉,别名:芙蓉花、酒醉芙蓉,拉丁文名:Hibiscus mutabilis Linn.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被星状细绒毛;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厘米,花瓣近圆形,疏被毛。蒴果扁球形,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芙蓉花花大色丽,为我国久经栽培的园林观赏植物;花叶供药用,有清肺、凉血、散热和解毒之功效。

产地分布

芙蓉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蜀后主孟昶(chǎng)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芙蓉现为成都市市花。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我国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栽培,系我国湖南原产。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也有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直径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叶柄长5-20厘米;托叶披针形,长5-8毫米,常早落。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厘米,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毫米,宽约2毫米,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厘米,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厘米,花瓣近圆形,直径4-5厘米,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厘米,无毛;花柱枝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厘米,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果爿5;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生长习性

原产我国黄河流域及华东、华南各地,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芙蓉花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适应性较强。

采收加工

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

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外用治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药典标准

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多卷缩、破碎,全体被毛。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宽10~20cm,掌状3~7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有钝齿。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于两面突起。叶柄长5~20cm。气微,味微辛。

[鉴别](1)本品粉末暗黄绿色或灰绿色。非腺毛较多,单生或星状簇生,单细胞,长圆锥形,有的略弯曲。腺毛有2种:长柄腺毛多碎断,头部单细胞,腺柄(完整者)多至24个细胞,长至570um;短柄腺毛头部3~4细胞,腺柄极短,1~2细胞。红棕色色素颗粒类圆形,散在于薄壁细胞中。黏液细胞类圆形,无色或浅棕色,直径60~80μm,表面具辐射状细密的纹理。草酸钙簇晶,直径15~20μm,单个散在或多个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20ml振摇提取,弃去三氯甲烷液,水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25ml振摇提取,取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芙蓉叶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芦丁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用4%醋酸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丙酮(15:2:3: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4.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四氢呋喃-0.3%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9nm。理论板数按芦丁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16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7H30O16) 不得少于0.07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丝或切碎,干燥;或研粉。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丝条状,多卷缩,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黄绿色,密被短柔毛及星状毛,叶脉于两面突起。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辛。

[性味与归经] 辛,平;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掀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10~30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