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
别名
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
概述
斑蝥 (Spanish fly或Lytta vesicatoria):别名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呈长圆形,翠绿色的鞘翅目甲壳昆虫有特殊的臭气。
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使用这种液体作为春药的记载。
产地分布
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新疆等省区。
形态特征
生斑蝥呈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米炒斑蝥微挂火色,略呈光泽,臭味轻微。
一般长约15至22毫米,宽5至8毫米,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关节出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斑蟊素,而斑蟊体内含有最多5%的斑蟊素。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mm。全体被黑毛。头圆三角形,具粗密刺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1对。前胸长稍大于宽。鞘翅端部宽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黄色部分 刻点甚粗。黄黑小斑蝥,外形与上种相似,体小,长10-15mm。生态与分布同上种。
生物学特性
喜群集栖息和取食,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芫菁素,而芫菁体内含有最多5%的芫菁素,能刺激动物的细胞组织。而利用它烘焙压成的粉末,粉色闪亮,并且呈浅黄褐至褐橄榄色,食味苦涩,气味难闻。幼虫吃地栖蜂所酿的蜜。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为害植物的顺、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损伤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等。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形状规格
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大斑蝥全长10~25毫米,宽5~10毫米;小斑蝥长10~15毫米,宽5~7毫米。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上有3条淡棕色横带纹。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特异,味初辛后苦。以个大、有黄色花斑、色鲜明、完整不碎者为佳。
性味功能
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
破血消癥,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真伪鉴别
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C)洗3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理化鉴别:
(1)取粉末约0.15g,用微量升华法,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镜检呈柱形、棱形结晶。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液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2)依上法得白色升华物,加入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红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3)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针束状结晶。
(4)取斑蝥粉末适量,加盐酸氯仿(1:100)25ml,振摇50min,过夜,滤过,回收氯仿,残渣加丙酮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制成丙酮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溶液点样于同一块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95:5)展开后,用0.04%溴甲酚绿醇液显色,供试品和标准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VI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甲基硅橡胶(SE -30)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3.5%;柱温为175℃±10°℃。理论板数按斑蝥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6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斑蝥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必要时可稀释)。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氯仿30ml,振摇15分钟,放置6 小时,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残渣与滤纸,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
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药典标准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Linnaeus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褐色。体壁碎片黄白色至棕褐色,表面隐见斜向纹理,可见短小的刺、刚毛或刚毛脱落后留下的凹窝。刚毛多碎断,棕褐色或棕红色,完整者平直或呈镰刀状弯曲,先端锐尖;表面可见斜向纵纹。横纹肌纤维碎块近无色或淡黄棕色,表面可有明暗相间的波状纹理;侧面观
常数条成束,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可见顺直纹理。气管壁碎片不规则,条状增厚壁呈棕色或深棕色螺旋状。鞘翅碎片淡棕黄色或棕红色,角质不规则形,表面有稀疏刚毛及凹陷的圆形环,直径28~12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2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3:7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斑蝥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斑蝥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三氯甲烷超声处理(功率400W,频率40kHz)2次(每次30ml,15分钟),合并三氯甲烷液,滤过,用少量三氯甲烷分次洗涤容器,洗液与滤液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不得少于0.35%。
饮片
[炮制]
生斑蝥 除去杂质。
[性状]
[鉴别]
[含量测定]
同药材。
米斑蝥 取净斑蝥与米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除去头、翅、足。
每100kg斑蝥,用米20kg。
[性状]南方大斑蝥体型较大,头足翅偶有残留。色乌黑发亮,头部去除后的断面不整齐,边缘黑色,中心灰黄色。质脆易碎。有焦香气。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斑蝥素(C10H12O4) 应为0.25%~0.65%。
[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
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用于癥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与用量]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