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别名
矾石、羽涅、羽泽、理石、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
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外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之功效;内服具有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之功效。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脱肛,痔疮,聹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桔矾具有收湿敛疮,止血化腐之功效。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聘耳流脓,阴痒带下,鼻衄齿衄,鼻癔肉。
产地分布
分布于甘肃、河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生态环境
常为碱性长石受低温硫酸盐溶液的作用变质而成,多产于火山岩中。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
性味功能
性味:
酸涩;寒;有毒。
归经:
肺;脾;肝;大肠;膀胱经。
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化痰。主治:中风;癫痫;喉痹;疥癣湿疮;痈疽肿毒;水火烫伤;口舌生疮;烂弦风眼;聹耳流脓;鼻中息肉;疮痔疼痛;崩漏;衄血;损伤出血;久泻玖痢;带下阴痒;脱肛;子宫下垂等。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试管法)。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弗氏、志贺氏)、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变形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亦有明显的抑制效力(纸碟、平板法);对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作用最强;对牛型布氏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作用次之,对流感杆菌无作用(纸片法)。高浓度明矾液对人型(H37RV)及牛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2.抗阴道滴虫作用:10%明矾液在试管内(培养液与药液之比为1:1)有明显抗阴道滴虫作用。
3.凝固蛋白的作用:白矾有强烈的凝固蛋白的作用,于血清中滴入几滴白矾水,立即可见到结合成难溶性物质而沉淀,低浓度有收敛、消炎、防腐作用,高浓度又引起组织溃烂,由于内服刺激性大,一般只供外用。
4.利胆作用:白矾0.6g/kg十二指肠给药,对麻醉大鼠明显增加胆汁流量。
5.局部刺激作用:局部刺激性很大,局部注射15%溶液0.3-0.5ml,使兔狂躁不安,局部红肿、破溃,0.3ml静脉注射,使兔发生寒颤、呼吸急迫,末梢血管变紫色,呈缺氧现象。
6.其他作用:明矾具有收敛作用,内服刺激性很大,故除了用于铅绞痛外,一般均外用,可以止汗、硬化皮肤(特别足部);尚可用于白带过多、溃疡(浓度为1-5%)。如用于结合膜则需作成白蛋白结合剂。此外,可用于止血,以明矾棒或粉剂直接放于出血点,如鼻衄时可用棉球浸饱和的明矾溶浓塞于鼻孔。
用法与用量:0.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化水洗患处。
药典标准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族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I(SO4)2·12H2O).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
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气微,味酸、微甘而极涩。
[鉴别]本品水溶液显铝盐(通则0301)、钾盐(通则0301)与硫酸盐(通则0301)的鉴别反
应。
[检查] 铵盐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照氮测定法(通则0704第二法或第三法,无需消
解)测定,含铵盐以总氮(N)计,不得过0.3%。
铜盐与锌盐取本品1g,加水100ml与稍过量的氨试液,煮沸,滤过,滤液不得显蓝色,滤液中加醋酸使成酸性后,再加硫化氢试液,不得发生浑浊。
铁盐取本品0.35g,加水20ml溶解后,加硝酸2滴,煮沸5分钟,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至微显浑浊,加稀盐酸1ml、亚铁氰化钾试液1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1小时内不得显蓝色。
重金属 取本品1g,加稀醋酸2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25ml,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一法),含重
金属不得过20mg/kg。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水20ml溶解后,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
20ml,精密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25ml,煮沸3~5分钟,放冷,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ml,用锌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黄色转变为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3.72mg的含水硫酸铝钾[KAI(SO4)2·1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