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

2024-12-23 10:58:23 内容管理员 6

别名

中文名:水半夏

拉丁文名:Rhizoma TyPhonii Flagelliform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Arum flagelliforme Lodd.

别名:

山慈姑、土田七。

概述

本品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江西赣州信丰县大阿镇、西牛镇;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鞭檐犁头尖;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形,直径1-2cm,上部周围密生长2-4cm的肉质根。叶3-4,叶柄长15-30cm,中部以下具宽鞘,基部鞘宽达1.5-2cm;叶片载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5-14cm,宽2-4cm,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向外水平伸展或下倾,长三角形,长4-5cm,宽3-5mm;侧脉4-5对,其中1对基出,均上举,背面不明显,集合脉2条,外靠近边缘,内圈与边缘相距3-5mm。花序柄细,长5-15cm;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长1.5-2.5cm,直径1.2-2cm,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常伸长卷曲为长鞭状,长7.5-25cm,下部展平宽5-8cm;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长;雌花序卵形,长1.5-1.8cm,下部粗8-10mm;中性花序长1.7cm;雄花序长5-6mm,黄色;附器淡黄绿色,具柄,下部为长圆锥形,向上为细长的线形,共长16-17cm;雌花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柱头小,中性花中部以下为棒状,长达4mm,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黄色,下倾并有时内弯;雄花的雄蕊2,药室近圆球形。浆果卵圆形。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溪浅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他湿地。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水田栽种,不宜在过酸过碱或冷水田种植。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收获加工当年立冬前后,于叶片大部分枯黄时采收。采收的方法:放干田水,待田土晒至发白后耕松土壤过筛或检取,也可在收获前灌水浸田,用耙来回耙松土壤使块茎浮在水面捞取。收回的鲜半夏,可用去皮机去皮;或放在石灰水中,浸一昼夜,或用清水浸泡15天左右,用木棒在水池中来回搅动,使其互相磨擦去皮,去皮后晾干水分,晒于或烘干即可。

炮制:

1、水半夏: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2、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3、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真季用14斤8两)

4、清半夏:取拣净争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

形状规格

水半夏块茎略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直径0.5~1.5cm,高0.3~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遍体也可见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黄棕色,下端有的略尖。饮片姜水半夏色较正品深,常可见其深褐色的略尖的顶芽,外皮皱缩状,断面无正品样半透明状质较正品轻。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性味功能

味辛,性温,有毒。具燥湿化痰,解毒消肿,止血功效。用于咳痰多,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螯伤,外伤出血症状。

药理作用: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抗炎、抗过敏作用,镇静、镇痛作用,对呕吐、泻下作用。

真伪鉴别

性状鉴别:

块茎略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直径0.5-1.5cm,高0.8-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常呈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呈黄棕色。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木栓层多已除去,近木栓层处有大形粘液细胞,粘液细胞类圆形,内含草酸钙针品束,长16-92um。维管束多为周木型,也有外韧型,导管排列稀疏,直径10-52um。基本组织细胞合淀粉粒,淀粉粒众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4-18um,脐点隐约可见,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以2-4分粒的为多见,偶见5分粒的。

饮片性状:

1、水半夏,呈尖圆锥形或椭圆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具细皱纹和隐约可见的须根痕。一端类圆形,常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和芽痕,另一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刺喉。清水半夏,为白色类圆形厚片,味微辣而酸涩,

2、姜水半夏,为淡黄色棕色薄片,角质样,味辛辣。

3、法水半夏,形同法半夏,粉性,口尝微有麻舌感。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肥,排灌方便的保水田种植,水田整地方法与水稻秧田相同。早地栽培采用畦栽,无论在水田或旱地种植,都必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绿肥和麸肥等。

(二)、育苗方法:

1、育苗:在头年收获时,选2-3分大小的,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用,选出的种茎待外表稍干后放干燥通风处或与湿润的细砂混合贮藏。次年3-4月播种,苗圃地整地同大田,在平整的苗床上均匀播下种茎,浇上腐熟稀薄人畜粪尿作种肥,最后复土半寸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7-12天幼苗陆续出土,每亩用种量1000-1100斤。育苗期管理:播后畦面保持潮湿不开裂为宜,持幼苗形成2片真叶后,畦面保持水深2-3分,此后,每10天施腐熟人粪尿苗。

2、定植育苗一个多月后,苗高4-5寸时定植。起苗时用铲从畦面往下5-6分处平铲,然后逐株取出,或用竹片逐株挖起,去掉过多的泥土,注意勿使苗的块茎脱落,以免影响成活。定植株行距为2x2寸或2x3寸,秧苗入土浇深度与秧田生长时一致,过深不易返青,过浅易漂浮水田。

(三)、田间管理:

1、排灌与除草:定植时田水深2-3分,经一星期左右定根后,灌水深一寸,并及时除草。

2、追肥:定植后15-2个月内,连续施肥2-3次,以人粪尿等氨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7月以后主要追施腐熟的堆肥、磷肥等。

病虫害:

主要有粘虫为害叶片,可用人工捕捉。 半夏与水半夏的区别:前者类圆球形而略扁,表面白色至黄白色,中间凹窝周围密布麻点根痕,断面洁白细腻、富粉性。水半夏则多为圆锥形或椭圆形,隐约可见根痕(不明显),断面白色,粉性。只要抓住上述两者特征,则易分辨。 而伪品山珠南星则形似南星(较半夏大),而切片充半夏则片形呈腰形片状,均易识别。滴水珠则块茎类扁球形而较大,四周可见突起的小鴎純兮茎,可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