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

2024-12-20 15:30:04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短角淫羊藿,三枝九叶草

概述

淫羊藿(学名: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粗短,暗棕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长柄,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叶缘具刺齿,花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

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陕西、湖南、四川、浙江、广西、安徽、湖北、福建、甘肃、广东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粗短,木质化,暗棕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9枚小叶;基生叶1-3枚丛生,具长柄,茎生叶2枚,对生;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卵形或阔卵形,长3-7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深心形,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近等大,侧生小叶基部裂片稍偏斜,急尖或圆形,上面常有光泽,网脉显著,背面苍白色,光滑或疏生少数柔毛,基出7脉,叶缘具刺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

圆锥花序长10-35厘米,具20-50朵花,序轴及花梗被腺毛;花梗长5-20毫米;花白色或淡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卵状三角形,暗绿色,长1-3毫米,内萼片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远较内萼片短,距呈圆锥状,长仅2-3毫米,瓣片很小;雄蕊长3-4毫米,伸出,花药长约2毫米,瓣裂。蒴果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喙状,长2-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态环境

淫羊藿生于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海拔650-3500米。

生长习性

淫羊藿是一种生态幅度大的温带及亚热带药用植物,喜阴湿,土壤湿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对光较为敏感,忌烈日直射,要求遮光度80%左右,

淫羊藿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以中性酸或稍偏碱、疏松、含腐殖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油沙壤土为好,海拔在450-1200米的低、中山地的灌丛、疏林下或林缘半阴环境中适合生长。

生长周期

多年生草本

采收加工

种植2年后的淫羊藿便可采收,8月份是淫羊藿生长发育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而且药效强,可在此时采收。采收时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把,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晾干。选出杂质、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异物,以保证药材质量。连续采收几年后,常会影响淫羊藿的后期发育,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为此,连续采割3-4年后,应轮息2-3年以恢复种群活力。

性味功能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走肝肾二经。为补命门、益精气、强筋骨、补肾壮阳之要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

真伪鉴别

1.淫羊藿粉末0.5g,加乙醇10ml,温浸数分钟,滤过,滤液行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

2.薄层层析 (1)淫羊藿(2) 淫羊藿(3)淫羊藿(4)淫羊藿甙薄层层析样品液:取粉末0.5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样品.对照品液:取淫羊藿甙加乙醇配成每1ml含0.5mg作对照液.

展开: 硅胶H-cmC(0.5%)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52:40:40)展开,展距15cm.显色: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显橙红色;供试品在与对照相应位置显相同的斑点.

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

(1)补苗:淫羊藿翌春2-3月出苗后,及时拔除死苗,弱苗,病苗,阴天补苗种植,以保证基本苗数。

(2)除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以畦面少有杂草为度。在生长旺季,可每10天除草1次;秋冬季可30天左右除草1次。

(3)灌溉:淫羊藿喜湿润土壤环境,干旱会造成其生长停滞或死苗。如果在夏季连续晴5-6天,就必须早晚进行进行人工浇水。

(4)施肥:在第一年的10-11月结合整地开畦时施入底肥,一般施1000-3000千克亩。翌年3月底-6月追施一次或两次,一般情况下无机氮肥施入量不超过5千克亩,有机复合肥10-30千克亩;促芽肥于翌年10-11月施一次,施农家肥1000千克/亩,或有机复合肥10-20千克/亩;每次采收后应及时补充土壤肥料,一般可施农家肥1000-2000千克亩,或有机复合肥20-30千克亩。底肥于开畦后定植前,将肥料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混匀,也在开畦后定植前,挖定植穴"或条"时,将肥料均匀放入“穴”或“条”内,并将肥料与周围土壤混匀。追肥主要采用“穴”施,追肥时切勿将肥施到新出土的枝叶上,应靠近株丛的基部施入,并根据肥料种类覆土或不覆土。

药典标准

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 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性状]淫羊藿 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长3~8cm,宽2~6cm;先端微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小叶较小,偏心形,外侧较大,呈耳状,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主脉7~9条,基部有稀疏细长毛,细脉两面突起,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5cm。叶片近革

质。气微,味微苦。

箭叶淫羊藿 一回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2cm,宽2.5~5cm;先端渐尖,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多呈箭形。下表面疏被粗短伏毛或近无毛。叶片革质。

柔毛淫羊藿一回三出复叶;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朝鲜淫羊藿 二回三出复叶;小叶较大,长4~10cm,宽3.5~7cm,先端长尖。叶片较薄。

[鉴别] (1)本品叶表面观:淫羊藿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沿叶脉均有异细胞纵向排列,内含1~多个草酸钙柱晶;下表皮气孔众多,不定式,有时可见非腺毛。箭叶淫羊藿上、下表皮细胞较小;下表皮气孔较密,具有多数非腺毛脱落形成的疣状突起,有时可见非腺毛。

柔毛淫羊藿下表皮气孔较稀疏,具有多数细长的非腺毛。朝鲜淫羊藿下表皮气孔和非腺毛均易见。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淫羊藿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 (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再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检查]杂质不得过3.0%(通则2301)。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饮片

[炮制]淫羊藿 除去杂质,摘取叶片,喷淋清水,稍润,切丝,干燥。

[性状]本品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黄绿色或浅黄色,下表面灰绿色,网脉明显,中脉及细脉凸出,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近革质。气微,味微苦。

[鉴别](除叶表面观外)【检查](水分总灰分)【含量测定]同药材。炙淫羊藿 取羊脂油加热熔化,加入淫羊藿丝,用文火炒至均匀有光泽,取出,放凉。每100kg淫羊藿,用羊脂油(炼油)20kg。

[性状]本品形如淫羊藿丝。表面浅黄色显油亮光泽。微有羊脂油气。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8.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宝藿苷I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淫羊藿苷对照品溶液同药材[含量测定)总黄酮醇苷项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药材。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法计算宝藿苷I含量,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计算方法同药材。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宝藿苷I(C27H30O10)不得少于0.030%;含朝藿定A(C39H50O20)、

朝藿定B(C38H48O19)、朝藿定C(C39H50O19) 和淫羊藿苷(C33H40O15)的总量,朝鲜淫羊藿不得少于0.40%,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均不得少于1.2%。

[鉴别](除叶表面观外)[检查](总灰分)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与用量]6~1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