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马子
概述
暴马丁香落叶乔木,高6~8米。树皮灰褐色,有横纹。小枝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芽小,卵圆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纤毛。叶对生,卵圆形,先端突尖、渐尖或钝,基部通常广楔形,全缘,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萼钟状,4裂,宿存;花冠漏斗状,不比萼长或微长;裂片
4;雄蕊2,伸出花冠外,约为花冠2倍长;子房2室。蒴果长圆形,开裂象小鸭嘴。种子长圆形,周围有纸质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生于林缘、河岸及混交林下。
产地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4-10m。树皮紫灰褐色,具细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或略带紫晕,疏生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1-2.5cm,无毛;叶片厚纸质,宽卵形、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5-13cm,宽1-6cm,先端短尾尖至尾状渐尖或锐尖,基部常圆形。圆锥花序由1至多对着生于同一枝条上的侧芽抽生;花序轴具皮孔;花梗长0-2mm;花萼长1.5-2mm,萼齿钝、凸尖或截平;花冠白色,呈辐状,直径4-5mm,花冠管长约1.5mm,裂片卵形,长2-3mm,先端锐尖;花丝细长,雄蕊几乎为花冠裂片2倍长,花药黄色。蒴果长椭圆形,长1.5-2cm,先端常钝,或为锐尖、凸尖,光滑或具细小皮孔。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1200m的山坡灌丛、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有栽培。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性味功能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喘痰多。
真伪鉴别
本品呈浅槽状或板状,微凹,长短不一,厚2~7mm。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老皮粗糙,有龟裂纹;横向皮孔椭圆形,淡棕色,栓皮薄而韧,可横向剥离,脱落处显浅黄色至浅黄绿色,微带光泽。内表面淡黄色至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短不一,厚2~4mm。外表面暗灰褐色,嫩皮平滑,有光泽,老皮粗糙,有横纹;横向皮孔椭圆形,暗黄色;外皮薄而韧,可横向撕剥,剥落处显暗黄绿色。内表面淡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微香,味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石细胞较多,成群或单个散在,呈类圆形、长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50~260μm,层纹、孔沟明显。木栓细胞黄棕色,呈长纺锤形或梭形,细胞内含油滴。纤维多碎断,常与石细胞伴生,直径5~20μm,壁厚。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丁香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
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mn。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0.1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摇匀,浸泡30分钟后,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20分钟,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 )不得少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