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
别名
冬花、款花、看灯花、艾款冬花、九就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 )的干燥花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款冬花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在汉初著作《尔雅》中称为菟奚、颗冻。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宋·苏颂《本草图经》载:"款冬花,今关中亦有之。根紫色,茎青紫,叶似萆薢,十二月开黄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实,无子,则陶隐居(陶弘景)所谓出高丽、百济者,近此类也。又有红花者,叶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数合,俗呼为蜂斗叶,又名水斗叶。
则唐注所谓大如葵而丛生者是也";宋《本草衍义》载:"款款冬花,春时,人或采以代蔬,入药须微见花者良。如已芬芳,则都无力也。今人多使如箸头类,恐未有花尔";明·《本草纲目》列为草部隰草类,对其形态、生境、产区、性味、功能等均有较详细地记述。
产地分布
款冬花家野兼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宁夏、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产于甘肃天水、庆阳、环县、临潭、徽县、礼县、灵台、泾川、两当、正宁、宁县;山西静乐、临县;宁夏隆德、固原、海原、彭阳、泾源;新疆新源、裕民;陕西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
家种款冬花栽培于四川、陕西、山西、湖北、河南,河北亦有栽培。主产于四川广元、南江、城口、巫江;陕西府谷、子长、镇巴、宁强、榆林、神木、风县;山西娄烦、忻州、静乐;湖北郧县、南漳;河南宜阳、嵩县、卢氏、栾川。以河南产量多,甘肃质量优。
款冬花目前市场所售商品多来自家种提供,野生品已很少。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甘肃、山西、宁夏、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河北等省亦有分布。主产于甘肃天水、庆阳、环县、临潭、徽县、礼县、灵台、泾川、裕民;陕西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
家种款冬花产地常因市价变化而增减或转移。目前主要栽培于山西大同地区,如广灵县的加斗乡、阳原县的化梢营镇;河北张家口地区,如蔚县的白乐镇和代王城镇。其中蔚县的下元皂村是最早野生变家种成功之地,也是大面积款款冬花的栽培地,由于历史原因,下元皂村逐渐形成了款款冬花的集散地。每年产新时,方圆几百公里的款冬花在这里被收购加工出售。第二集散地安国药市的经营户中十有八九是下元皂人。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状茎横生,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圆心形或肾心形,长7-10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近圆形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波状疏齿,上面暗绿色,光滑无毛,下面密生白色茸毛,具掌状网脉。花冬季先叶开放,花葶数枝,高5-10厘米,被茸毛;苞叶椭圆形,淡紫褐色,10余片,密接互生于花葶上;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片20-30片,排列成1-2层,被茸毛;边花舌状,雌性,雌蕊1个,子房下位;中央花管状,雄性,花冠先端5裂,雄蕊5个。瘦果长椭圆形,有明显纵棱,具冠毛。
生态环境
款冬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2000米左右高山阳坡及800米左右阴坡亦有生长。野生环境多为山谷河溪及渠沟畔沙地或林缘。土壤多为土质疏松、腐殖质较丰富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或红壤。
生物学特性
款冬耐寒、怕热、忌旱。一般气温在9-12℃时,幼苗即可出土,16-24C时苗叶生长迅速,35℃以下生长良好,36℃以上则引起枯萎甚至死亡。
款冬自出苗至开花结子,可分为5个时期,幼苗期:3-5月,从出苗至5片叶时,此时幼苗生长缓慢;盛叶期:6-8月,从6片叶开始至到叶丛出齐,直至外叶分散呈平伏状态时,此时根系发达,根横向伸展30-70厘米,地上茎叶生长迅速;花芽分化期:9-10月,地上部分逐渐停止生长,除心叶外,一般茎叶下垂平伏,变为黄褐色;孕蕾期:10月至翌年2月,花芽逐渐形成花蕾;开花结果期:2-4月,从茎中央抽出花梗,长出紫红色花蕾,逐渐开放,头状花呈黄色,花谢结子。
生长习性
款冬耐寒、怕热、忌旱。
生长周期
款冬花栽培1年,地下根状茎即可长出花蕾。
年需求量:约800-1000吨。
采收加工
1、采收款冬栽培1年,地下根状茎即可长出花蕾。于冬初地冻前花蕾未出土、苞片呈紫色时采收,采收时应掌握季节,宜早不宜迟,采收晚了,降低质量。一般采收期在11月,土壤冻结前(立冬前后)进行,高海拔地区,亦可推迟至翌年2月。采收时挖出全部根状茎,仔细摘下花蕾,去净花梗和泥土,切勿用水冲洗或揉搓,防止受雨、露、霜、雪淋湿,造成花蕾干后变黑,影响商品质量。
2、加工 鲜花蕾排放在晒席上,置通风干燥处晾干,但不能日晒。待水分晾干后,立即用无烟煤或微火炕干。干燥过程中,不宜摊放过厚,一般7厘米左右;炕干时间不能过长,干透为止。干燥时不宜过多翻动,尤其是即将干燥的花蕾,否则,外层苞片易撞破,影响质量。
亩产量:一般亩产干品150公斤左右。
贮藏养护
款冬花一般用内衬防潮纸的瓦楞纸箱包装,每件15公斤左右,置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温度28℃以下,相对湿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10-13%。
本品最易受潮引起发霉变色。发霉后,表面显不同颜色霉斑,严重时,萌发大量菌丝并结成坨块引起发热,由紫红色或淡红色变得黯淡灰黄。本品亦是最易虫蛀的花类药材。危害的仓虫有印度谷蛾、一点谷蛾、咖啡豆象、鳞毛粉蠹、双齿谷盗、日本蛛甲等20余种。
储存期不宜过长,要坚持"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定期测量商品温度,若受潮发热,应迅速晾晒或置通风处降温。
高温多湿季节,适用薄膜袋小件密封抽氧充氮保存。或用薄膜将货垛密封,抽氧充氮。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款冬花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等功能,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主要成分:
山金车二醇及其异构体款冬二醇、黄酮类芸香甙、金丝桃甙以及皂甙、鞣质、胆碱、酒石酸、菊糖、微量挥发油等。
主要药理作用:
醚提取物对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具有解痉作用;醚提取物给动物注射有兴奋呼吸的作用,并能维持一定时间;提取液和煎剂给麻醉猫、兔作静脉注射,对血压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时相:先呈短暂的下降,迅呈急剧上升,然后维持一定时间的高血压;小鼠口服醇提取液,半数致死量LD50为112克/公斤,腹腔注射醚提取物LD50为43克/公斤。
药典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和泥沙,阴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棒状。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cm。上端较粗,
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香,味微苦而辛。
[鉴别] (1)本品粉末棕色。非腺毛较多,单细胞,扭曲盘绕成团,直径5~24μm。腺毛略呈
棒槌形,头部4~8细胞,柄部细胞2列。花粉粒细小,类球形,直径25~48μm,表面具尖刺,3萌发孔。冠毛分枝状,各分枝单细胞,先端渐尖。分泌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款冬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款冬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C)-丙酮
(6: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