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必应

2024-12-19 15:48:46 内容管理员 7

别名

中文名:救必应

英文名:Ovateleaf Holly Bark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ex rotunda Thunb

别名:

白木香、土千年健、矮四陀、消癀药、白银香、白银树、红子儿、冬青柴、白皮冬青。

概述

本品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的树皮或根皮。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形态特征

铁冬青;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5m。枝灰色,小枝多少有棱,红褐色。叶互生;叶柄长7-12mm;叶片纸质,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短尖,全缘,上面有光泽,侧脉5对,两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排列成具梗的伞形花序;雄花序花梗长2-8mm,花柄长2-4mm;萼长约1mm;花瓣4-5,绿白色,卵状矩圆形,长3-5mm;子房上位。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4.5-6mm,熟时红色;先端有宿存柱头。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态环境

常生长于山下疏林或沟、溪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照,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上层深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上栽培为宜。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形状规格

根皮呈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片状,长短不一,厚0.3-0.5(-1) cm。外表面发黄色或灰褐色,粗糙,常有横皱纹或略横向突起;内表面淡褐色或棕褐色,有浅纵向条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稍呈颗粒性,黄白色或淡黄褐色。气微,味苦、微涩。树皮较薄,边缘略向内卷,外表面有较多椭圆状突起的皮孔。以皮厚、苦味浓、无碎杂物者为佳。

性味功能

苦,寒。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署湿泄泻,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等症。

化学成分:

树皮含黄酮甙、酚类、鞣质、三萜甙,并分离出救必应酸(rotundic acid),3-0-23-0-异亚丙基救必应酸[3-O-23-O-isopropylidenerotundic acid],3-乙酸齐墩果酸(3-acety-loleanol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芥子醛(sinap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芥子醛葡萄糖甙(sinapaldehydeglucoside),丁香甙(syringin),长梗冬青甙(pedunculoside),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药理作用: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对耐缺氧的作用,止血作用,解痉作用,抗炎作用。

真伪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5-12列切向延长的木栓细胞,皮层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内侧石细胞群断经排列成环,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径64-100um,直径32-50μm,壁厚8-16um。韧皮部较宽,有石细胞群散在,射线数列,细胞径向延长,有的含方晶。皮层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方晶大小不一,直径8-32um。相似,主要不同点为皮层石细胞群切向排列断续成2行,韧皮部石细胞群较少。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约2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①取上述乙醇滤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绿蓝色。(检查黄酮)②取上述乙醇滤液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醋酐数滴,再加硫酸1-2滴,即显紫蓝色或红紫色。(检查三萜).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季种子成熟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留种。以大粒饱满种子,晾干置布袋贮藏。于翌年3月,将种子用25-30C温水浸半日,再用湿沙混合催芽,种子萌发后,按行株距35cm开沟条播,播后覆土,浇水保湿。当苗高30cm左右定植。按行株距400cmx300cm开穴,施足基肥,每穴种1株,压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头两年应间种豆类等农作物,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秋季各施1次厩肥等有机肥。冬季将树干下垂纤弱枝、过密枝剪除,促进主干直立粗壮。

药典标准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铁冬青llex rotunda Thunb.的干燥树皮。夏、秋二季剥取,晒千。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半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状,长短不一,厚1~15mm。外表面灰白色至浅褐色,较粗糙,有皱纹。内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或黑褐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微涩。

[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色至棕褐色。石细胞甚多,浅黄绿色或浅黄色,单个散在或成群,直径14~56u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草酸钙方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长17~40μm,宽7~25μm。有的薄壁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无色或浅棕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20ml洗涤,弃去氨液,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救必应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紫丁香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无水甲酸(1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1.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长梗冬青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紫丁香苷0.1mg,长梗冬青苷0.3m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于1.0%,长梗冬青苷(C36H58O10)不得少于4.5%。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为卷筒状、半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状的横切片,切片宽0.5~1.5cm。外表面灰白色至浅褐色,较粗糙,有细纵裂纹及横向纹理,有的可见白色斑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或黑褐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切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微涩。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肺、胃、大肠、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暑湿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泻痢,脘腹胀痛,风湿痹痛,湿疹,疮疖,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9~30g。外用适量,煎浓汤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