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叶
别名
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概述
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具有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
产地分布
生于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小枝被黄褐色星状毛。叶对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有细小粗毛,下面有黄褐色星毛,侧脉8~12对,边缘有齿牙及细锯齿;叶柄密被黄褐色星毛。复聚伞花序腋生;萼钟形,4裂,裂片钝三角形,萼和柄均被星毛;花冠短筒状,4裂,紫色,无毛;雄蕊4,长于花冠两倍;雌蕊1,子房4室,花柱细长,高于雄蕊,柱头单一。小核果紫红色。花期夏、秋间。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00-2300米的林中、林缘及灌丛中。喜温、喜湿、怕风、怕旱,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红黄壤为好,在阴凉的环境生长较好。紫珠萌发条多,根系极发达,为浅根树种。
生物学特性
灌木,高约2米;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粗糠状星状毛。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椭圆形,长7-18厘米,宽4-7厘米,顶端长渐尖至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干后暗棕褐色,有短柔毛,背面灰棕色,密被星状柔毛,两面密生暗红色或红色细粒状腺点;叶柄长0.5-1-厘米。聚伞花序宽3-4.5厘米,4-5次分歧,花序梗长不超过1厘米;苞片细小,线形;花柄长约1毫米;花萼长约1毫米,外被星状毛和暗红色腺点,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长约3毫米,被星状柔毛和暗红色腺点;雄蕊长约6毫米,花药椭圆形,细小,长约1毫米,药隔有暗红色腺点,药室纵裂;子房有毛。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形状规格
多皱卷,有时破碎。展平后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7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被棕黄色腺点;叶柄长0.5~2.5厘米。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涩。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清热解毒。属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种植技术
园地选择
紫珠种植园地宜选择无水质、空气和重金属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风背西晒的旱土、天水田、二于田或坡地种植。于9~10月间挖3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栽植沟,每米栽植沟中施有机肥3~4公斤并与土拌匀。天水田、二干田要开好排水沟。科学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后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时期。栽植时要求苗正,深浅适度,踩紧根部土壤。其他时期栽植影响成活率及当年产量。株行距0.3米x1.5米,亩植1500株。
管理养护
紫珠栽培管理粗放,落果后剪去当年的枝,粗壮的留1一2节,每年可以结果。其余时间保证水分和土壤的适度疏松,几乎没有病虫害,是难得的优良观果植物,建议推广应用于公园绿地之中。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干旱季节灌水能有效提高产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猪
牛粪、枯饼肥、生物菌肥为最佳。在4~10月,每2个月施一次稀薄粪水,对紫珠生长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剂),砍伐后松土,按每米栽植沟3公斤有机肥施足基肥。
发展前景
果美丽,植于庭院观赏,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叶或全株入药。
药典标准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摘,干燥。
[性状]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19cm,宽2.5~9cm。先端渐尖或钝圆,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被星状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密被黄褐色星状毛和金黄色腺点,主脉和
侧脉突出,小脉伸入齿端。叶柄长0.5~1.5cm。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
(1)本品粉末灰黄色至棕褐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星状毛,大多碎断,木化,完整者1至数轮,每轮1~6侧生细胞;另一种非腺毛1~3细胞,直径25~33μm,壁较厚。腺鳞头部8~11细胞,扁球形,柄极短。小腺毛头部2~4细胞,柄1~2细胞。草酸钙簇晶细小,散布于叶肉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3~5μl、对照品溶液3p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11.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溶液(17:83)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理论板数按毛蕊花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毛蕊花糖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花糖苷(C29H36O15)不得少于0.50%。
饮片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 苦、涩,凉。归肝、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3~15g;研末吞服1.5~3g。外用适量,敷于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