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皮
别名
中文名:松树皮
英文名:Pine bark.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us kesiya Royel ex Gord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2.Pinus massoniana Lamb.
别名:
赤松皮、赤龙鳞、松皮、松树皮等。
概述
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马尾松、油松、思茅松等的树干内皮。药材基源是为松科植物思茅松、马尾松或同属植物的树皮。
产地分布
1、分布于云南等地。
2、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1.乔木,高达30m。树皮褐色,裂成龟甲状薄块脱落。树枝每年生长2至数轮,一年生枝淡褐色或黄色,有光泽。针叶3针一束,长10-22cm,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cm,径约3.5cm,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显着隆起呈锥状,横脊显着,鳞脐小,稍凸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mm,连翅长1.7-2cm。
2.乔木,高达45cm。树皮红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梗,下垂,熟时栗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地、宽谷、盆地等处。
2、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剥,洗净,节段,晒干。
性味功能
性味归经:《本草纲目》记载:苦、涩,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本草纲目》记载:收敛,生肌。外用治烧烫伤,小儿湿疹。
药效:
1、抑制脂蛋白氧化和羟“自由基“引起的DNA损伤;
2、有益于治疗气喘;
3、抗水肿。外用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害;
4、抗炎症和免疫调节;
5、阻止a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6、降低人体血液内“坏胆固醇”。提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并调整血浆脂蛋白比例;
7、延长维生素C的寿命,激活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类胡萝卜素类如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rthin,简称ASTA)等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8、保护眼视网膜免受由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伤害;
9、辅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病等。
化学成份:马尾松皮含左旋海松酸(pimaric acid)
应用价值:
以前被视为废弃物的松树皮经过加工现已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生物环保、农业栽培等领域。
种植技术
栽培技术
对土壤的要求
产松树皮的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树,如白皮松和油松,则能适应含钙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大多数松树不能生长在盐渍土上,因而不能靠近海滨生长。但是有些松树如由日本引种到中国的黑松,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阴性和树种更替
大多数产松树皮的松树尤其是二针松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当原始林遭到破坏或火灾后,它们很易发展起来而占据裸露空间。如中国南部地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很易由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这些松林并不稳定的,当它们形成适当的森林环境后,又为一些比较耐阴的基本成林树种出现的主要是山杨和桦树等阔叶树,而后才出现红松,并由于红松具有耐阴和长寿的特点,最后又恢复它的优势地位。除了红松与山杨、桦树的互相更替外,还有蒙古栎(柞树)与红松互相更替的现象。
栽培
产松树皮的松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广泛存在着个体之间、林分之间和种源(产地)之间的变异。可根据个体变异区分松树类型。如中国河北遵化一带传统上将油松分为3种类型:红皮松(油松),材质重而色重,树脂较多;黄皮松(糠松),材质白,树脂较少;千皮松(粗皮松),材质重,黄色。南方将马尾松划分为铜皮松(薄皮)和铁皮松(厚皮)等。当代对松树个体变异的研究仍然按照树皮厚薄、颜色等划分松树类型(油松、马尾松、樟子松、红松等)。除树皮特征外,树冠的宽窄和稀密也常用作划分类型的依据(马尾松、油松)。广泛进行的种源试验表明,松树普遍存在着地理变异,因此,可在同一种内划分不同的生态型。松树地理变异的研究,是种子区划和选种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