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砂

2024-12-18 14:46:12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蚕屎、晚蚕沙、蚕沙。

概述

蚕沙,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幼虫的干燥粪便。育蚕地区皆产,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产量最多。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及桑叶碎屑,生用。

产地分布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产量最多。

生物学特性

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千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采收加工

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除去轻粒及桑叶的碎屑。6~8月收集。

性味功能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胃、脾、肝经。

功效: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

主治:

用于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