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脑石
2024-12-17 14:34:18
内容管理员
11
别名
鱼耳石、鱼首石、鱼枕骨异名石首鱼头石(《千金方》),石首鱼脑中枕(《日华子本草》),石首鱼魷(《濒湖集简方》),石首骨(《本草汇言》),黄鱼脑石、鱼首石(《浙江中药手册》)。
概述
鱼耳石是鱼体内耳半规管内的硬组织结构,其主要成分为矿物质和少部分有机物质,其中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类的文石·鱼耳石每日生长一条环带,且其形成过程中在文石矿物和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之间达到(或接近于达到)氧同位素平衡,因而180/160的同位素分馏与温度密切相关·鱼耳石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与鱼生活周围的水体不平衡,但可以记录鱼类的性成熟和食物源方面的变化·因此,鱼耳石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成分(8180和813C)真实地记录了鱼类的生态环境和变化,可视为一种天然的环境变化的标记·伴随着微取样技术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灵敏度的提高,鱼耳石的同位素成分研究近年来在渔业和海洋环境重建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产地分布
主产浙江。
采收加工
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形状规格
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功能
"咸,平。"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