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别名
莲花、水花、菡萏。
概述
藕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藕实茎生妆南池泽,八月采"。李时珍谓:"以莲子种者生迟,藕芽种者最易发。……节生二茎,一为藕荷,其叶贴水,其下旁则生藕也;一为芰荷,其叶出水,其旁茎生花也,其叶清明后生,六七月开花,花有红、白、粉红三色。花心有黄须,蕊长寸余,须内即莲也。花褪莲房成的,的在房如蜂子在窠之状。"上述与现今莲子的原植物相一致。
产地分布
各地有栽培,以湖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产量较大。白莲主产地是湖南湘潭;江西石城、广昌县;福建建阳、建欧县。红莲主产地是湖南湘潭、洞庭湖;湖北洪湖;江西潘阳湖;山东微山湖;河南罗山县,另外越南、泰国也有货源供应。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肥厚横走,外皮黄白色,节部缢缩,节上生鳞片叶及须根。叶伸出水面,圆盾形,直径25-90cm,全缘稍呈波状,上面暗绿色,光滑具白粉,下面淡绿色,叶柄粗大,着生于叶背中央,圆柱形,中空,高达1-2m,有刺毛。花大,单生于花梗顶端,直径14-24cm,白色或粉红色,芳香;萼片4-5,绿色,早落;花瓣多数,有脉;雄蕊多数,早落,花药线形,黄色,药隔先端有一棒状附属物;心皮多数,20-30,离生,嵌于平头倒圆锥形的肉质花托内,花托于果期膨大呈莲蓬头状(习莲蓬),直径5-10cm,海绵质。坚果卵形或椭圆形,外果皮坚硬光滑,内有种子1枚。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态环境
各地湖沼或池塘中均有栽培。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亦有逸为野生或半野生。
生物学特性
荷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荷的根为须状不定根,主根退化,不定根成束状环绕排列在地下茎节的四周,长约8-20厘米。幼苗期的根较少,成苗期的根较多。在生长期根呈白色或褐色,藕成熟后根为黑褐色,它起着吸收水份、无机盐和固定支持植株的作用。荷的茎为地下茎,具有明显的节于节间,横生于淤泥之中,并分枝蔓延。生长前期地下茎节间白嫩细长,称为"走茎"或"莲鞭",生长后期主茎及分枝顶端数节入泥深处,节间明显肥大,形成藕。藕呈白、黄白、黄褐等色,有背腹面之分,横截面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这些孔输送氧气,使地下茎不致缺氧而生长受阻。走茎和藕折断时有丝,可拉长10厘米左右,这时导管壁上有弹性的增厚的粘液状木质纤维素。藕分主藕、子藕和孙藕,它们不能储藏养分,还是营养繁殖的种源。荷花单生,系两性花,与立叶并生,因品种不同户型有单瓣、半重瓣、重瓣、重台和千瓣;花色有红色、粉红色、爪桃红色、白色及洒金等。单花期一般只有4-6天,但也有个别品种可达10天,花多晨开午闭。荷花的群体花期较长。可达三个月之久。荷花受精后发育成果实,俗称莲子,莲子为小坚果。呈椭圆形、卵形或卵圆形,其大小因品种而异,一般长1.6-1.8厘米,宽1.1-1.2厘米,千粒重1100-1400克,幼果期果皮绿色,革质,后由绿转褐色,成熟时呈棕褐色、灰褐色和黑褐色。莲子的果皮极为坚硬,其表面有气孔和保护细胞,表皮下面有坚固而致密的栅栏组织,气孔下面有一条气孔道。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很小,空气和水份无法自由出入,甚至能阻止微生物的侵害,所以莲子的寿命极长,埋在地层中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莲子,也能播种发芽。
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在生长期内,因品种而异,或先叶后花,或花叶同出,或先花后叶,但花都是单花依此而出,边开花,边结实,蕾、花、莲子并存,开花后生新藕。荷花喜相对稳定的静水,池塘植荷以水深60-100厘米为宜,缸盆栽则仅需保持5-10厘米的水层;荷花喜温,栽植气节的气温至少在18°℃以上,生长期内最适宜的气温为22-30℃,水温为21-25C;荷花喜光,极不耐荫,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弱光下生长缓慢,开花迟,花量少,荷花对土壤的适宜能力较强,但最一富含有机质粘土为宜。此外,荷花还具有病虫害少,抗氟性强和二氧化硫有一定抗性的特点。
生长习性
莲是喜湿怕干的植物,缺水不能生存,喜生长于静水或缓慢流水中,一般以水深不超过1m为限,若水过深淹没立叶,则生长不良,若持续10天以上,便有遭覆灭的危险;莲是一种喜温植物,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植株日趋旺盛,地下茎长势见好;莲在生长期间非常喜光。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但调萎也早。在弱光下或半阴条件下则生长发育缓慢,开花期推迟,但调萎也迟;莲的适应性强,喜肥上,尤其喜欢磷、钾肥多,氮肥少的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和粘质壤土,酸性过大,或土质过于松散,过于板结,均不利于生长发育。莲对有毒气体氟、二氧化硫的相对抗性较强,但对含有酚等有毒的污水,则元抵抗性而致莲死亡。莲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除了对温、光、水及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而外,它的生长发育还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顺序性。
生长周期
190天左右。
采收加工
(一) 采藕根据立叶的生长顺序,辨别出终止叶,从而找到结藕的方向,可用手扒开淤泥或用铁钩子钧住藕节,即可采得。依品种及栽培管理的不同,亩产藕在1000-2000kg左右。
(二) 采莲子 以采莲子为主的品种,一般开花较以采藕莲为主的品种早,且子莲类品种的藕节较藕莲类品种瘦小,花谢后25-30天果实成熟。7月至8月上旬采收的称"霉莲",8月至9月上旬采收的称"伏莲",9月中旬以后采收的称"秋莲",以"伏莲"品质最好。"伏莲每隔2-3天采收1次,"秋莲"每隔5-7天采收1次。莲子的采收必须适时,过早采收,莲子较嫩,不充实,过晚采收,则果皮和种皮不易剔除。"伏莲"的采收以莲蓬明显变黑时即可采收;"秋莲"的采收则见莲蓬稍带黑色即可采收。采收时,剪下莲蓬,剥出果实,趁鲜用快刀划开、剥去壳皮,晒干即为莲子。
(三) 采莲心将莲子剥开,取出绿色的胚,晒干即为莲心。
(四)采荷花在6-8月荷花含苞未放时采摘,摘后挂阴凉通风处晾干。
(五)采荷叶秋季采叶。留种用的藕,一般不采叶;采鲜藕运销的,一般在采藕的前1天,留下"终止叶"和"后把叶"不采,其余的绿叶可用剪刀剪下叶柄,晒干,作为荷梗人药;叶片晒至七、八成干,对折成半圆形,晒至全干;或趁鲜切丝晒干人药,也可鲜叶直接人药。
(六)采莲须于6-8月,当花初开放时采收,阴干或盖上白纸晒干,不宜烈日久晒。
(七) 采莲房俗称"莲蓬",为莲的花托,于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去掉果实后晒干。
(八)石莲子 为蓬的老熟果实。别名甜石莲、蓬实、壳莲子、带皮莲子。从莲蓬中取出的果实晒干,即得石莲子(甜石莲)。附注:石莲子药材有二种,一种是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的果实,习称甜石莲;另一种是豆科植物喙荚云实(南蛇勒)Caesa1pinia minax Hance的种子,习称苦石莲(味极苦辛,并刺舌麻喉,令人欲呕)。前者法湿热,开胃健脾,后者泻火解毒,两者功效不同,切不可混用。
二、产地加工
(一)制藕粉将藕洗净,去除藕节、叶芽、顶芽,切碎后带水磨细,过滤后沉淀,取沉淀物用刀削成薄片,在阳光下晒干或置于40℃的烘箱中烘干,贮藏在干燥的条件下。
(二)莲子加工莲子采收后,立即剔去果皮和种皮,用细棍捅出莲心,将其摊放在阳光下晒干或40℃文火烘干。
炮制:
炮制 将原药拣去杂质,烧热,去壳取仁。
煮制 净锅内放清水,加热至沸,取净苦石莲子,置锅内煎煮,用铲翻,煮约2-3小时,至体膨胀外皮松软,捞出放在温水盆里,用小刀将皮切开,剥取净肉,如粘用清水洗净,摊开晒干即得。
贮藏养护
置干燥处,防蛀。
莲的各药用部位,除需用鲜品外,其余均应晒干或烘干,置阴凉通风处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变质或虫蛀。另外,留种的藕田,应选品种纯度高,产量高的田块,到春季移栽前随采随栽,以保持母种的鲜健。
性味功能
味苦甘,性温。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
化学成分:
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山奈酚、山奈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山奈酚-3-二葡萄糖甙等多种黄酮类。
种植技术
荷花的繁殖可分为播种繁殖(有性繁殖)和分藕繁殖(营养繁殖)两种。播种繁殖较难保持原有品种的性状,所以一般在培养荷花新品种时应用,在大面积湖塘中,用种子直接繁殖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分藕繁殖,不但可保持品种基本的优良性状,而且能达到观花效果,提高莲藕的产量。
(一)播种繁殖
1、选种 莲子的寿命很长,几百年及上千年的种子也能发芽。莲子的萌发力又很强,有时为了加快繁殖速度,在7月中旬,当莲子的种皮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时,当即播种,也能发芽。但如果是次年以后播种,则应等到莲子充分成熟,种皮呈现黑色且变硬时,才能进行采收,将采收的种子晾干并放入室内干燥、通风处保存。所以在选种时应选用成熟和饱满的种子进行繁殖。
2、播种 莲子播种在日气温20℃左右较为适宜,子莲为能达到当年采收莲子的数目,一般播种期为4月中上旬,花莲在4月上旬至7月中旬播种,当年一般都能开花。7月下旬至9月上旬亦能播种,但因后期气温较低,只能形成植株,不能达到开花的目的。
3、催芽 催芽的方法是将莲尾端凹平一端用剪刀剪破硬壳,使种皮外露并注意不能弄伤胚芽。将破壳的莲子放催芽盆中,用清水浸种,水深一般保持在10厘米左右,每天换水一次,4-6天后,胚芽即可显露。夏天高温时,播种应适当遮阳,每天换水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此时因气温高。莲子只需2天就能显露胚芽。
4、育苗 育苗的方式主要有盆育和苗床两种。盆育即在盆中稀疏塘泥,盆土占盆的2/3。苗床育苗,一般选用长宽100厘米,高25厘米的苗床。再加入稀塘泥15-20厘米整平,最后将催好芽的种子以15厘米的间距排列,依次播入泥中,并保持3-5厘米的水份。
5、移栽 当幼苗生长至3-4片浮叶时,就可以进行移栽。每盆栽植幼苗一株,应随移随栽,并带土移植以提高成活率。田间植子莲一般每亩栽植700株幼苗,移栽后为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前期应保持浅水,并根据幼苗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
(二)分藕繁殖
1、种藕选择 种藕必须是藕身健壮,无病虫害,具有顶芽、侧芽和叶芽的完整藕。在实用中还应根据观赏和生产的要求进行选择。在湖塘栽种,无论是花莲、子莲还是藕莲,一般都选用主藕作为藕种。缸盆栽植的花莲、子藕基本上可以为种藕使用。至于碗莲,即使是孙藕,甚至是走茎也能作为种源栽植。
2、分栽时间 荷花分栽时间是由荷花的生物学特性决定,既在气温相对稳定,藕苫开始萌发的情况下进行。根据我国气温特点,华南地区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华东、长江流域在4月上旬(即清明前后)较为适宜,而华北、东北地区都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进行。
3、分栽方法缸栽荷花应选用含有鸡毛、豆饼等基肥,经过充分搅拌的糊状塘泥作栽植土,用泥量为缸容量的3/4。每缸栽植1-2支种藕。栽植时应将藕苫朝下,埋入土中,藕尾则应微露泥外,为使缸栽荷花有充足的光照和便于栽培管理,缸的间距一般为80厘米,行距120厘米,碗莲盆距也应保持40厘米左右,缸栽荷花摆放最好是南北排列,盆栽碗莲还应搭建高80厘米的几架。在荷花专类园及湖塘中栽植荷花,应在栽植范围筑建栽植堰。堰的深度为离水60-100厘米,面积根据种植范围而定,这样即可避免品种混杂,又便于荷花的品种翻新,确保荷花的正常生长。藕种在湖塘、田间的栽植密度因栽植的目的和用途不同种植数量也不同。藕莲不需观花和结果为了达到高产,一般每亩栽植种藕500-600株,有的产藕区则更高,子莲因需达到多收莲子,所以需合理密植,以保证花和莲蓬充足的光照条件,一般栽植300-400株种藕,花莲要到达花叶并茂的景观效果,每亩一般需250株种藕。
4、品种要求 子莲一般选用蓬大粒多、结实率高的品种作种藕,如"建莲"、"广昌莲"、"湘莲"、"宣莲”等。近几年,各的选育的一些杂交新品种也是较理想的子莲品种,如杭州的"白花藕"、"绿荷头",江苏的"慢藕"、"美人红",安徽的"雪中藕"等,都是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藕莲品种。花莲在缸盆中栽植,应选用中小型品种,如"贵妃"、"白雪公主"、"绛碗"、"桌上莲"等。大湖面栽植则应选择花大色艳、开花繁密的单一品种,如"西湖红莲"、"白千叶"、"红千叶"、"明星"等。
(三)栽培管理
1、栽培环境 荷花宜静水栽植,要求湖塘的土层深厚,水流缓慢,水位稳定,水质无严重污染,水深在150厘米以内。荷花是强阳性花卉,所以栽植地必须保持每天有10小时以上的光照。此外,荷花易被草类等鱼类吞食,因此在种植前,应先清除湖塘中的有害鱼类,并用围栏加以围护,以免鱼类侵入。
2、适时浇水荷花对水份的要求在各个生长阶段各不相同。一般生长前期只需浅水,中期满水,后期少水。
3、合理施肥 缸盆栽植荷花,一般用豆饼、鸡毛等作基肥,制作基肥应将鸡毛等与土壤充分搅拌,土壤和有机肥的合量为2:1,基肥用量为整个栽植土的1/5,将基肥放入缸盆的最底层。在荷花的开花生长期,如发现叶色发黄,则要用尿素、复合肥片等进行追肥,也可用20-60ppm铁锰液叶片喷施,或2ppm作灌施。子莲一般每亩施用3000公斤有机肥和磷钾肥作为基肥,追肥的原则是苗期轻施,花蕾形成期重施,开花结果期勤施,具体时间为:5月上旬幼苗期每亩施用30公斤磷钾肥,10公斤尿素;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开花期。为促使荷花盛开,提高结实率,每隔20天应施一次追肥。藕莲每亩施用400公斤有机肥,100公斤豆饼作为基肥。藕莲第一次追肥是在6月上旬,施用以尿素、磷钾肥为主的立叶肥;第二次在7月上旬,施用尿素30公斤、磷钾肥50公斤的座藕肥以确保藕莲多结藕,结好藕,提高经济效益。
4、中耕除草 杂草对荷花的生长不利,因此要及时清除。在荷花栽培园地应每月喷施1次除草剂,以控制杂草生长。对于缸盆中的杂草、水苔、藻类应及时人工清除。田塘栽种的藕莲和子莲,在栽种后20天,即立叶生长至3-5片后,应开始耕耘,翻动土表拔除杂草,每隔半月进行1次,一般耕耘3次,待地下茎基本长满田塘就可停止。
5、病虫防止在荷花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对于其病虫害的防止是很重要的。主要病虫害有:斜纹夜蛾、蚜虫、金龟子、黄刺蛾、大蓑蛾荷花褐斑病、荷花腐烂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