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

2024-12-17 11:11:12 内容管理员 5

别名

中文名:苍耳子。

拉丁文名:Fructus Xanthii。

英文名:Siberian Cocklour Fruit, Fruit of Siberian Cocklebur。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 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

别名:

黛耳实、羊负来、只刺、道人头、苍耳实、牛虱子、胡寝子、苍郎种、棉螳螂、苍子、胡苍子、饿虱子、苍棵子、苍耳蒺藜。

概述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或内蒙古苍耳带总苞的果实。《本草汇言》载:“枲耳实,通巅顶,去风湿之药也。甘能益血,苦能燥湿,温能通畅,故上中下一身风湿众病不可缺也。”《本草正义》述:“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产地分布

本品分布较为广泛,主产于东北、内蒙、安徽、山东、江西、湖北、江苏等地;另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亦有分布。

形态特征

1、苍耳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被灰白以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表,长4-9cm,宽5-10cm,的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生,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表,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外列苞片小,内列苞片大,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具瘦果的总苞变墅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边同喙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喙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花花期7-8月,果期9-10月。

2、蒙古苍耳本种与苍耳的区别是:成离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生态环境

苍耳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内蒙苍耳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9-11月果实成熟,由青转黄,叶已大部分枯萎脱攻时,选晴天,割下全株,脱粒,扬将,晒干。

炮制:

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苍耳子:取苍耳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刺焦,内部浅黄色时取出,晾凉,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

形状规格

果产包在总苞内,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先端有较粗的刺2枚,分离或连生,基产有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间有一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先端具一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有纵纹;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以粒大、饱满、色黄棕者为佳。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生苍耳子以消风止痒力强。常用于皮肤痒疹及其他皮肤病。

化学成分:

1、苍耳果产含脂肪油9.2%,其中脂肪酸有:棕榈酸(palmitic acid)5.32%,硬脂酸(stearicacid) 3.68%,油酸(oleic acid)26.8%,亚油酸(linoleic acd)64.20%。不皂化物中含蜡醇(cerylalcohol) ,βy及ξ谷甾醇(sitosterol)。丙酮不溶脂中有卵磷脂(lecithin)33.2%,脑磷脂(cephalin)66.8%。还含苍耳子甙(strumaroside),即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酒石酸(tart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nine),甙氨酸(glyc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又含蛋白质,其中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谷氨酸(glucamic acid),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赖氨酸(lysibne),天冬酰胺,酪氨酸(tyro-sine),苏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粗氨酸(arginine),苯丙氨酸。近又从果中得到1,2,5-三-0-咖啡酰基奎宁酸(1,3,5-tri-O-caffeoylquinic acid),3,5-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种仁含脂肪油40%,其中脂肪酸有:棕榈酸1.5%-2.0%,硬脂酸7.0%-7.5%,油酸26.7%,亚油酸64.8%,还含氨醌(hydroquinone),苍术甙(atracyloside)。种子壳含羟基苍术甙(carboxyatracyloside).

2、蒙古苍耳种仁中含苍术甙。

药理作用:抗微生物作用,降血糖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抗氧化作用。

真伪鉴别

粉末特征:在黄色。

①纤维众多,成束或单个散在,多数呈细长棱形,长约425μm,直径17μm,壁较薄;少数较短,长约255μm,壁稍厚,有明显的纹孔。

②木薄壁细胞(存在于导附近)长方形,长96-120μm,,贡19-24μm,具单孔。

③导和少见,网纹导和直径约34μm,螺纹导管直径约12μm。

④子叶薄壁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⑤种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淡黄色。

药典标准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至淡黄绿色。总苞纤维成束,常呈纵横交叉排列。果皮表皮细胞棕色,类长方形,常与下层纤维相连。果皮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细长梭形,纹孔和孔沟明显或不明显。种皮细胞淡黄色,外层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厚;内层细胞具乳头状突起。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具纹孔。子叶细胞含糊粉粒和油滴。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苍耳子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通则2302)。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

5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甲酸的50%甲醇溶液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甲酸的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置棕色瓶中),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 不得少于0.25%。

饮片

[炮制]

苍耳子

除去杂质。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同药材。

炒苍耳子

取净苍耳子,照清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褐色,去刺,筛净。

[性状]

本品形如苍耳子,表面黄褐色,有刺痕。微有香气。

[检查]

水分

同药材,不得过10.0%。

[鉴别]

[检查](总灰分)[含量测定]

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用法与用量]3~10g。

[贮藏]

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