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
别名
中文名:石斛
拉丁文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
别名:
林兰、禁生、度兰、金钗花、千年润、黄草、吊兰花等,
概述
石斛为较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
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Hook . var .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的新鲜或干燥茎。铁皮石斛经加工,习称"耳环石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石斛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明代《本草纲目》载:"伤甲、除痹下气,补五脏虚老赢瘦,强阴益精.."可见石斛用于治病已有很长历史,疗效也早已肯定。
产地分布
产安徽南部大别山区(霍山)、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贵州西南部至北部(赤水、习水、罗甸、兴义、三都)、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富民、石屏、沧源、勐腊、勐海、思茅、怒江
河谷、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
形态特征
1、环草石斛:茎圆柱形,高15-30厘米,柔软,下垂,粗3-6毫米。叶近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0.6-1.6厘米,顶端急尖。花单生于有叶茎上,花蕾紫红色,开放时为浅紫色,有香气,萼片长1.4-1.9厘米,宽7-8厘米;花瓣长圆形,长1.6-2.1厘米,宽7-10毫米;唇瓣近圆形,黄色,长宽相等。为2-2.5厘米,先端圆形,内面被短毛。
2、马鞭石斛:茎直立,圆柱形,绿色,在阳光充足处带紫色,有槽,长37-100厘米,粗约1.2厘米。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生于无叶茎的先端,下垂,有花5-8朵,金黄色,有香气萼片长约2.5厘米,宽1.2-1.4厘米;花瓣与花萼等长。唇盘上有1个肾形深紫色斑块,两面均有绒毛。
3、黄草石斛:茎圆形,近肉质,长50-100厘米,粗1-1.5厘米。叶纸质,披针形,长15-18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伞形花序,近无总梗,侧生于有叶的茎节上;有花4-17束,每東有花2-6朵,金黄色,肉质,有香气;唇横长圆形而凹,唇盘上有2个紫色斑块,2条褐色线由基部伸至中部两面均有绒毛。
4、铁皮石斛:茎圆形,高15-30厘米,最高可达60厘米,粗4-5毫米,节带紫黑色。叶片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0.8-2厘米,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的茎中上部,有花2-4朵,淡黄色,稍有香气;萼片长1.2-2厘米;花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长1.3-1.6厘米,宽7-9毫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胼胝体。
5、金钗石斛:茎粗壮,径1-1.5厘米,黄绿色,上部稍扁而略成"之"字形,高30-50厘米。叶近革质,3-5片叶,生于茎的上端,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两圆裂。总状花序生于茎上部,数个,每个有花2-3朵;花大,稍下垂,直径6-8厘米;花被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
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厘米,宽3-3.5厘米,先端圆形,唇盘上有一个深紫色斑点。
生态环境
石斛属植物大多生长在亚热带,海拔较高湿度较大,有充足散射光的深山老林中。常在深山老林中附生于树皮疏松而厚的树干或树枝上,也有生长于石缝、石槽间。
生物学特性
石斛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生长期年平均温度在18-21℃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在8℃C以上,无霜期250-30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生长处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为适宜。其生长发育规律大致为:每年春末或夏初期间,在2年生的茎上部的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并发育成新茎,老茎则逐渐皱缩,不再开花。秋季新茎渐趋成熟,生长减慢,并在凉爽较干燥的气候中进入休眠期,以利于越冬花芽的形成。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
生长周期
多年生。
采收加工
采收:野生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后采收的质量好。家种者则宜在每年春天植株未萌芽前采收
采收时,宜采老留嫩,用剪刀将3年生以上的茎株剪下,留下嫩的茎枝继续生长。
加工:因品种和加工方法不同,往往数个品种加工成一种药材(商品),也有一个品种加工成一种或两种药材(商品)。
各种石斛原植物加工方法如下鲜石斛由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钩状石斛、重唇石斛、疏花石斛加工而成。
黄草石斛由疏花石斛、罗河石斛、钩状石斛、玫瑰石斛、齿状石斛、霍山石斛、串珠石斛、密花石斛、广东石斛、细茎石斛加工而成 ,(广西加工成的干货为大小黄草条、黄草节三个规格。云南、贵州加工成干货为大、中、小黄草三个规格)。马鞭石斛由流苏石斛、迭鞘石斛、细叶石斛加工而成 ,(广西加工成大小马鞭石斛,云南、贵州加工成大黄草、中黄草)。
金钗石斛由金钗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称大黄草),环草石斛由环草石斛别名:粉花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圆钗石斛由重唇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成小黄草)。
耳环石斛由铁皮石斛加工而成,(云南、贵州加工)。
风斗(成小黄草或环草),
金黄泽由聚石斛加工而成。
圆石斛由黑毛石斛加工而成。
有瓜石斛由戟叶金石斛加工而成。
环草石斛加工方法:将采回的野生丛株或单独剪下的茎株,洗去泥沙,除净叶片及芦头须根。分离出单株茎,再拣出枯死草和杂物,放入85℃℃的热水中浸烫1-2分钟,捞起,摊在竹 或水泥晒场曝晒,待晒至软身时,边晒边用双手搓揉,将包在茎枝上的残留叶鞘除净,每天1次,直至足干。也可直接将株茎摊晒,常翻动,晒五、六成干(身软),即按上法搓晒至足干。
黄草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有瓜石斛加工方法:采收后,除去枯死草和杂草,洗去泥沙,摘去叶片,剪去根头和须根,放入沸水锅中浸烫约5分钟,捞出滴干水,摊放在水泥晒场上曝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五成干(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除加工成黄草条外,尚可加工成黄草节,其方法是:将成条的茎株用利刀切1-1.5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摊在竹 或晒场上曝晒,并不断翻动,半干时,用手搓去外薄衣,晒至足干。
铁皮石斛加工方法:将铁皮石斛,拣净枯死草和杂质,除去叶片,分出单株,留下2条须根,然后把株茎剪成5-8厘米长一段,洗净,晾干水分,放入干净的铁锅内炒至变软,趁热搓去残留叶鞘,置通风处晾1-2天,再放在有细孔眼的铝皮盘内,用炭火加热,并随手将其扭成弹簧状或螺旋形,如此多次。定形后烘至足干,商品称"风斗"。加工后把带有须根和不带须根的成品分开处置。
贮藏养护
干石斛用麻袋包装或压缩打包件,干燥品易保管,受潮易生毒。吸潮品表面出现黑色斑,断面逐渐腐烂。鲜石斛入库前,应进行检查挑选,剔出腐烂、干枯及破损的茎枝,然后将根部放入水内浸泡12小时左右,取出放入竹篓凉干,把根展开,假植于砂箱内(砂土厚度20-30厘米),上面再复盖一层泥士(10-15厘米),每日洒水两次,经3-5天出芽时,可隔天淋水1次,约10天左右即可生叶,这时须将嫩芽掐去,保持茎枝肥壮。气候温暖地区,春秋季可将石斛捆成很松的小把,立放在带有少量水分的砂土上或者放在竹筐内,每隔1天可连同筐放入水内,将根浸泡5分钟,取出后存放在空气流通地方,冬季放在土地上或竹筐内,上面铺上蒲包,但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当温度。夏季将鲜石斛放在空气流通和凉爽的地方,但要经常整理翻动,使其通风不受闷热。如地面过干,可洒少量清水以保持湿润,如果浇水过多或受雨淋,都易引起腐烂。
形状规格
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0厘米,直径0.1-0.3厘米,节间长1-2厘米。
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的纵横纹。质地坚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马鞭石斛: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40-120厘米,直径0.3-0.8厘米,节间长3-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常有灰黄色叶鞘残存,有深纵沟纹。质地疏松,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黄草石斛:(1)黄草条:长圆柱形,尾端稍弯曲,长30-80厘米,节间长2-3.5厘米,直径0.3-0.5厘米,表面黄色或淡黄色,具纵沟。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嚼之有粘性。(2)黄草节:呈短圆柱状,长约1.5厘米,黄色或黄白色,具纵沟,切面灰白色。
耳环石斛:呈弹簧状或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厘米,直径0.2-0.3厘米。金黄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基部留下短须根(龙头),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燮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上部略呈"之"字形,长20-40厘米,直径0.3-0.6厘米,节间长2.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深纵沟。质地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圆钗石斛:呈棍棒状或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0.2-0.4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较粗,节长1-1.5厘米。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纹,稍有横斜纹。结实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味淡,嚼之有粘性。
圆石斛:呈棍棒状,长20-25厘米,直径0.5-0.7厘米,基部和先端细,中间粗,节间长1.5-2厘米。表面淡黄色,具纵纹,质松泡,易折断,粘性少。
金黄泽:呈纺锤状四棱形,长3-8厘米,直径1-2厘米,通常由4节组成,节间长1-2厘米,表面金黄或黄绿色,有皱纹。具光泽,体轻,质松,味淡。
有瓜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2-3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金黄色,光滑微有纵纹,节明显多分枝。每一分枝顶端膨大成压扁状假鳞茎,俗称"瓜","有瓜",即指此而言。"瓜"长3-4厘米,直径
0.3-1厘米,有深纵纹,质松,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规格标准:
主产区广西所制订的地方标准。
石斛商品规格标准
环草石斛 一级 足干,色金黄,身幼细坚实,柔软,横直纹如蟋蟀翅脉,无白衣,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二级 标准与-级基本相同,但有部分质地较硬!
三级 足干,色黄,条较粗,身较硬,无芦头须根,无杂质。
马鞭石斛 小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毒坏,条粗直径0.3厘米以大大马鞭石斛 足干,色黄身结实,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毒坏,条粗直径超过0.3厘米。
黄草石斛 黄草节 足干,色黄结实,不捶破,无枯死草,无芦头须根,无毒坏,条长1.5厘米左右粗0.5厘米以内。
小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左右,条粗0.3厘米以内。
大黄草 标准要求与黄草节基本相同,条长30厘米以上,条粗0.3厘米以上。
耳环石斛 一级 足干,螺旋形紧贴,2-4个旋纹,身幼细结实,全部具有"龙头凤尾”,黄绿色或金黄,无杂质,无毒坏。
二级 足干,螺旋形稍松不紧贴,2-4个旋纹,身稍粗较结实,其余与一级相同。
三级 足干,螺旋形较松散不紧贴,身粗不甚结实,不具"龙头凤尾",其余与一级相同。
金钗石斛 统 足干,色黄,无须根,无枯死草,不捶破,无霉坏。
圆钗石斛 统 足干,色金黄,茎圆形,无须根,无坏,条长30厘米以下。
圆石斛 统 足干,色淡黄或黄色,质松泡,无须根,无毒坏,不捶破。
金黄泽 统 足干,大瓜饱满,金黄色,无须根,无霉坏,无捶破。
有瓜石斛 统 足干,有瓜,色金黄,不捶破,无枯死草。
鲜石斛 统 全株,色鲜,无枯死草,无腐烂茎叶,无泥杂。
性味功能
功能主治
石斛味甘,微寒。归胃、肾经。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能。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症。
主要成分:
石斛碱、石斛次碱、石斛奥克新碱、石斛胺、石斛宁,
药理作用:
金钗石斛流浸育对人工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石斛碱则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对血压和呼吸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惊厥。流浸对离体免肠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则不论浓度高低均为抑制。
真伪鉴别
目前市场上发现以同科石仙桃属石仙桃和石豆兰属麦斛的段茎切段晒干后掺在黄草节内或当作黄草节。现将其原植物形态和干品性状特征分别述之。
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根茎横生,节明显,节下生根,假鳞茎呈瓶状或卵状碧绿色,上生叶两片,纸质,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5-15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常下弯,有花多朵花绿白色,花瓣窄条形,唇瓣三裂,侧裂片叠盖于中裂片,唇瓣基部陷入呈兜形。假鳞茎切成两段晒干,呈短圆柱形,切口一端较粗,黄绿色或金黄色,表面较光滑,少有沟纹,质较松泡。
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num Maxim.):根茎匍匐状,质硬,假鳞茎卵圆形,直立,绿色,单叶生于假鳞茎上,倒卵状长椭圆形,肥厚,草质,硬而脆,黄绿色,中脉凹陷,叶长1-3厘米,宽不足1厘米。花单生,白色,花瓣卵形,边缘呈撕裂状,唇瓣短小而肥厚。假鳞茎晒干,呈卵圆形,黄绿色,外表有明显皱沟,彼此相距1厘米左右,偶带有须根,质地较结
种植技术
(一)种植方法
1、繁殖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分株繁殖,选择生长健壮、丛大、茎多的石斛丛株,剪去3年生以上的老茎株,留下1-2年生色泽嫩绿的植株作种繁殖。分株时3-5株分割成一小丛,将老根剪留2厘米,以促进种后新根的长出,分割后宜马上种植。此外,近年来有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种苗,但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
2、种植:以春分至清明时种植较适宜,种后容易成活。
种植方法有贴树种植和岩石缝中种植两种:
贴树种殖:为石斛类常用的种植方法。在高山阔叶林中,选择树杆粗大、树冠茂盛、树皮疏松、有纵裂沟的常绿树,在树杆或粗树枝凹处或每隔30-50厘米用刀砍去一些树皮,把石斛株篼部紧贴在树杆凹处或刀砍处,用竹钉钉牢,或用竹蔑捆好,使根部与树皮紧密结合,再用牛粪泥浆(用牛粪与泥浆拌匀)涂抹在根部及周围树皮沟中,在树上栽种时,应从上而下进行。已枯朽的树皮不宜栽种。
岩石栽种:选择阴湿林下的石缝、石槽有腐殖质处,将分成小丛的石斛种株的根部,用牛粪泥浆包住,塞入岩石缝或槽内,塞时应力求稳固,以免掉落。无腐殖质、干燥的石头上不宜栽种。
(二)田间管理
1、除草:石斛种植后每年除草两次,第1次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第2次在11月间。除草时将长在石斛株间和周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除去则可。在夏季高温季节,不宜除草,以免影响石斛正常生长。
2、追肥:追肥可结合除草进行,第1次在清明前后,主要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和新分株的长出。第2次在立冬前后,使石斛能储蓄养分,保温冬。施肥时常用花生麸、豆饼、菜子饼、猪牛粪,过磷酸钙,经粉碎成粉未状,再加入少许尿素,与稀泥浆调和均匀,糊在石斛的根部。石斛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差,而采用根外追肥则有较好的效果。因此,除根部施肥外,尚可用1%尿素和硫酸钾,以及2%过磷酸钙溶液喷洒在茎叶上,每月进行1次。
3、整枝翻篼:在每年春天植株萌发新芽前,结合采收石斛,剪除枯枝和部分老株,以利新茎生长。栽种6-8年后,视丛的生长情况进行翻,重新进行分株栽培。
4、修砍树枝,调节荫蔽:石斛是一种喜阴植物,在60%左右荫蔽条件下生长良好。因此,在每年春、夏季,应将石斛附生树长得过密的树枝和树干上长出的不定芽除去,以免过于荫蔽,妨碍石斛丛株接受阳光和雨水。
发展前景
石斛不仅在国内药用配方用量很大,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商品,尤其黄草石斛、环草石斛、耳环石斛,在国际市场上已久负盛名。一些省区开拓以石斛为原料的中成药新产品取得可喜成绩。如广西南宁生产的"石斛精"、"石斛露”,疗效好,深受欢迎。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石斛年销售量为80-100万公斤。野生资源蕴藏量约1100万公斤石斛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备资源将会有濒临枯竭的危险。石斛野生变为家种虽获成功,由于生产时间较长,种植条件有限,目前仅栽培1800多
亩,年产量3万公斤左右,生产发展较慢。因此,对野生资源较丰富的集中产区,应采取保护措施,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在有条件的产区发动群众,进行人工栽培,并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帮助,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保证市场需要。
60年代至80年代产销情况:
石斛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列为三类品种,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石斛收购时多时少,因商品比较容易保管,可随时储备调剂市场,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外的用药需要,属于可以满足市场供应的品种。
50年代到70年代,石斛收购量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市场的制约,曾出现过几次大的起伏。比如,主产区广西1957年收购41.7万公斤,1960年降为5000公斤,以后又逐年回升,到1966年达80万公斤。1968年又降为5万多公斤,到1975年又回升到34.3万公斤。1979年降为3900公斤,成为建国以来石斛收购最低点。但是,全国销售量是逐步增长的。进入80年代,购销比较平稳。
药典标准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C.Z.Tang et s..Cheng、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
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霍山石斛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除去叶、根须及泥沙等杂质,洗净,鲜用,或加热除去叶鞘制成干条;或边加热边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干燥,称崔山石斛枫斗。
【性状】
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霍山石斛,干条呈直条状或不规则弯曲形,长2~8cm,直径1~4mm。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偶有黄褐色斑块,有细纵纹,节明显,节上有的可见残留的灰白色膜质叶鞘;一端可见茎基部残留的短须根或须根痕,另一端为茎尖,较细。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灰黄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鲜品稍肥大。肉质,易折断,断面淡黄绿色至深绿色。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且少有渣。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2~5个旋纹,茎拉直后性状同干条。
鼓槌石斛 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等 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之有黏性。
【鉴别】
(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 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外壁及侧壁稍增厚,微木化,外被黄色或橘黄色角质层,有的外
霍山石斛 表皮细胞1列,扁平,层可见无色的薄壁细胞组成的叶鞘层。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多角形,大小相似,其间散在9~47个维管束,近维管束处薄壁细胞较小,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群呈单帽状,偶成双帽状,纤维1~2列,外侧纤维直径通常小于内侧纤维,有的外侧小型薄壁细胞中含有硅质块。草酸钙针晶束多见于近表皮处薄壁细胞或近表皮处维管束旁的薄壁细胞中,
鼓槌石斛 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基本组织细胞大小差异较显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10~12圈。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有的可见含草酸钙针品束细胞。
流苏石斛等 表皮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或有差异,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数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呈帽状,其外缘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内侧纤维束无或有,有的内外侧纤维束连接成鞘。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
粉未灰绿色或灰黄色。角质层碎片黄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束鞘纤维成束或离散,长梭形或细长,壁较厚,纹孔稀少,周围具排成纵行的含硅质块的小细胞。木纤维细长,末端尖或钝圆,壁稍厚。网纹导管、梯纹导管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50u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2)金钗石斛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m1、对照品溶液5μ,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
油醚(60~90℃)-丙酮(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霍山石斛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二号筛)1g,加无水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15m|使溶解,用石油醚(60~90℃)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石油醚液,水液用乙酸乙酯洗涤2次,每次20m|,弃去乙酸乙酯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
每次20m1,合并正丁醇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无水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霍山石斛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佛塔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q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5u,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丁酮-乙酰丙酮-水(4:4:1:17)为展开剂,20℃以下展开,取出,晾干,在105℃烘干,取出,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在105加热约3分钟,取出,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鼓槌石斛 取鼓槌石斛〔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25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兰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u、对照品溶液5u,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
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流苏石斛等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10μ1、对照品溶液
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霍山石斛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模板DNA提取 取本品0.1g(鲜品干燥),加液氨适量研磨,过五号筛。取粉末25mg,置1.5m离心管中,加入CTAB沉淀液[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mol/LTris-盐酸pH=8.0,1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0μ,涡旋震荡,65℃℃水浴加热20分钟(中间震荡混匀3次),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弃去上清液;再加入CTAB沉淀液1000,涡旋震荡,65℃水浴加热10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弃去上清液;再同法操作一次;弃去上清液,加入CTAB提取液[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mol/L Tris-盐酸pH=8.0,2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5mol/l氯化钠]900yl、蛋白酶K(20mg/ml)5ul充分混匀,65℃℃水浴加热30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吸取上清液置另一2.0ml离心管中;加入900m三氯甲烷-异戊醇(体积比24:1)溶液,充分混匀,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三氯甲烷-异戊醇(体积比24:1)溶液(约800μ),充分混匀,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取上清液置另一2.0m离心管中,加入2/3体积的异丙醇,置-20℃放置30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加70%乙醇500ul震荡1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3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再用70%乙醇500ml震荡1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3分钟;弃去上清液,置37℃水浴中挥干溶剂;加入高压灭菌超纯水50u,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置4℃冰箱中备用。另取霍山石斛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PCR-RFLP反应 鉴别引物:5'-ATTCTTCATCAAGTTTAGTGCATTC-3'和5'AGAGCTGATGGGCCTTTGA-3’。PCR反应体系:在200u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u,反应体系包括10xPCR缓冲液2.5μl,dNTP(10mmol/L)1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2ml,aq DNA聚合
酶(5U/ul)0.2ul, 10mg/ml牛血清蛋白1μ, 25%聚乙烯吡咯烷酮1μ1,模板1μ1,无菌超纯水18.4μl。将离心管置PCR仪,PCR反应参数:95℃预变性5分钟,循环反应40次(95℃℃10秒,56°C20秒72°C20秒),72℃延伸5分钟。取PCR反应液,置200u离心管中,进行酶切反应,反应总体积为
20u1,反应体系包括10x酶切缓冲液241,PCR反应液17.5μ,A/uI内切酶(10U/ul)0.5u1,酶切反应在37℃C水浴反应30分钟。另取无菌超纯水,同法上述PCR-RFLP反应操作,作为空白对照。
电泳检测 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通则0541),胶浓度为2.5%,胶中加入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以DL500作为DNA分子量标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产物和酶切反应产物的上样量分别各8μ,DNA分子量标记上样量为2μ(0.5pg/)。电泳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霍山石斛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位置上,在100~200bp间应有单一DNA条带,且PCR产物与酶切产物条带位置一致。空自对照无条带
【特征图谱】 霍山石斛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溶液(1:1)为流动相A, 0.01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8ml;柱温40°℃;检测波长为340nm。理论板数按佛塔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取霍山石斛对照药材约1g,加入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功率250W频率50kHz),取出,放冷,过,滤液浓缩至5m|,作为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另取夏佛塔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参照物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19,同对照药材参照物溶液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参照物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20u,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5个特征峰,并应与对照药材参照物色谱峰中的5个特征峰保留时间相对应其中峰1应与对照品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对应。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DB-1毛细管柱(100%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u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80℃,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50℃,保持5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理论板数按石斛碱峰计算应不低于
10000.校正因子测定取萘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u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取石斛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u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1,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0.05%甲酸的甲醇溶液25m,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0.05%甲酸的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置5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吸取1μ,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石斛碱(C16H25NO2)不得少于0.40%。
霍山石斛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100ug的溶液,即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ml、0.4m1、0.6m1、0.8ml、1.0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各加水至1.0ml,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临用配制),摇匀,再精密加硫酸5ml,摇匀,置沸水浴中加热20分钟,取出,置冰浴中冷却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88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加水200ml,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转移至250ml量瓶中,用少量水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1,置15ml离心管中,精密加入无水乙醇10ml,摇匀,冷藏1小时,取
出,离心(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2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加80%乙醇洗涤2次,每次8ml,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加热水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放至室温,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1,置10ml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1m!"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D-无水葡萄糖的量,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多糖以无水葡萄糖(C6H1206)计,不得少于17.0%。
鼓槌石斛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磷酸溶液(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毛兰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毛兰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19,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浸渍20分钟,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兰素(C18H2205)不得少于0.030%。
饮片
【炮制】
干石斛 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霍山石斛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
鲜石斛 鲜品洗净,切段。
【性状】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的段。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肉质多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鉴别】(除横切面外)
【检查】
同药材,为霍山石斛
【性状】
【鉴别】
【检查】
【特征图谱】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量】 6~12g:鲜品15~30g。
【贮藏】 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
药典标准
2015年版 药典标准: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1.、鼓槌石斛Dctidrobiumchrysotoxum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fimbriatum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搓净,干燥。
【性状】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 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鼓槌石斛 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一3cm,具3一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楼。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 等呈长圆柱形,长20一150cm,直径0.4一1.2cm,节明显,节间长2一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或微苦,之有黏性。
【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一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鼓槌石斛 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基本组织细胞大小差异较显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10一12圈。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有的可见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
流苏石斛等表皮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或有差异,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数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呈帽状,其外缘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内侧纤维束无或有,有的内外侧纤维束连接成鞘。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粉末灰绿色或灰黄色。角质层碎片黄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束鞘纤维成束或离散,长梭形或细长,壁较厚,纹孔稀少,周围具排成纵行的含硅质块的小细胞。木纤维细长,未端尖或钝圆,壁稍厚。网纹导管、梯纹导管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50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2)金钗石斛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lg,加甲酵10m,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4l对照品溶液54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一90℃)-丙酮(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鼓槌石斛取鼓槌石斛(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25m,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兰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一10μ1、对照品溶液5μ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
醚(60一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流苏石斛 等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一10μ1、对照品溶液54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鉴别】(1)本品横切面: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一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鼓槌石斛 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基本组织细胞大小差异较显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10一12圈。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有的可见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
流苏石斛等表皮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或有差异,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数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呈帽状,其外缘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内侧纤维束无或有,有的内外侧纤维束连接成鞘。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粉末灰绿色或灰黄色。角质层碎片黄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束鞘纤维成束或离散,长梭形或细长,壁较厚,纹孔稀少,周围具排成纵行的含硅质块的小细胞。木纤维细长,未端尖或钝圆,壁稍厚。网纹导管、梯纹导管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50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2)金钗石斛 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lg,加甲酵10m,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4l对照品溶液54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一90℃)-丙酮(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鼓槌石斛取鼓槌石斛(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25m,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兰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一10μ1、对照品溶液5μ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一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流苏石斛 等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一10μ1、对照品溶液541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本品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切面黄白色至黄褐色,有多数散在的筋脉点。气微,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的段。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肉质多汁。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鉴别】(除横切面外)【检查】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用法与用】6-12g;鲜品15-30g。
【贮藏】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