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

2025-02-06 11:21:34 内容管理员 4

别名

中文名:独一味

拉丁文名:Herba seu Radix Lamiohlomis Ro-tatae.

英文名:Common Lamiophlomis, Root of Common Lamiophlom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ophlomis rotata(Benth.) Kudo

别名:

巴拉努努、吉布孜、哈努巴拉、达干木、达折合巴

概述

本品为唇形科属植物独一味的根及根茎或全草。

产地分布

本品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矮小草本。根及根茎圆柱状,强直,直径可达2cm。叶于基部丛生,常4枚,呈辐射状平展,圆形或肾形,质厚,长6-13cm,宽6-12cm,边缘具圆齿,上面密被白色疏柔毛,下面网脉多凹陷,密被绒毛。轮伞花序组成头状或短穗状,长3.5-7cm;苞片丝状,先端针形;花萼紫绿色,漏斗状,长约8mm,被粗硬毛,具短裂齿,齿端刺状;花冠唇形,淡紫红色,上唇近圆形,边缘具齿牙,自内面密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外被微柔毛,内面在中裂片中部被毛;雄蕊4;前对稍长,花药2室,室汇合,极叉开;花柱先端2浅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包被于突萼内。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700-4500m的高原或高山上强度风化的碎石滩中或石质山草甸、河滩地。

生长周期

一年生

采收加工

9-10月采收,拔取全株,抖去泥沙,晒至五成干时,截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再晒至足干即成。

贮藏养护

置通风干燥处。

形状规格

药材性状:

本品根呈圆锥形,长10-15cm,直径7-16mm,表面棕黄色,具浅槽、棱及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边缘浅棕色,内环黄白色,中心枯朽。茎呈方柱形,表面粗糙,被毛。叶暗绿色或褐绿色,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鞭形、扇形、肾形或三角形,长5-12cm,宽6-15cm,先端圆,边缘有钝齿,两面均有毛。轮伞花序,花序轴密生短柔毛;花冠二唇形,紫色,多已脱落;宿萼聚集,表面观呈蜂窝状,萼齿5,外被疏刚毛,齿端具刺尖。气微香,味微甜,后微涩。

性味功能

性味功效:

味苦,微寒,有小毒。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治于跌打,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痛经,崩漏等症。

化学成分:

叶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0-arabinoside),芹菜素-7-O-新陈皮甙(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1]。根含1-羟基-2,3,5-三甲氧基咕吨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1],独一味素(lamiophlomiol)A、B[2]、C[3]等。地上部分含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8-0-acetylshanzhisidemethyl ester),胡麻属甙(sesamoside)[4].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独一味皂甙500mg/(kg·d)、独一味醇提物以300mg/(kg,d) 或150mg-(kg,)给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连续10d,对移植性肿瘤EC有显著抑制作用,皂甙对Hep实体瘤析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2、镇痛作用:独一味浸有10%以0.28ml/10g、0.14ml/10g给小鼠灌胃,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约2h。

3、止血作用:小鼠尾静脉止血实验中,10%、5%浸有各0.14ml/10g给小鼠薄胃,有显著止血作用。

4、抗菌作用:独一味浸有在滤纸片法中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产气杆菌有抑菌作用。

真伪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非腺毛和遥毛;腺毛头部8细胞,柄单细胞。气孔下陷,栅栏组织2列细胞,海绵组织中有草酸钙小针晶和小方晶。主脉明显向下凸出,上面微凹,维管束外韧型。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细胞1-2列。

粉末特征:棕褐色。

①叶表皮碎片有众多非腺毛,2-3细胞,壁较厚,具疣状突起;偶见腺毛,头部多细胞,柄单细胞。

②叶肉细胞不规则形,含草酸钙针晶,长7-10cm,小方晶稀少。

③气孔不定式、不等式或直轴式。

④纤维长梭形,壁孔横裂。

⑤花粉粒类圆形,浅棕色,表面光滑,具3孔沟。

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灯下,显黄色荧光。

2、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1h,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加5%盐酸15ml,搅溶,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

①取滤液6ml,分置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硅钨酸、碘化汞钾及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分别出一白色、橙黄色絮状物混浊及沉淀。(检查生物碱类)

②取滤液4ml,用氨水调至碱性,用氯仿10ml,3次提取,提取液合并,深缩至0.5ml。取0.1ml滴于滤纸上,喷改良碘化铋钾试齐,滤纸显红色斑点。(检查生物碱类).

药典标准

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花果期采割,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叶莲座状交互对生,卷缩,展平后呈扇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2cm,宽5~1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浅心形或下延成宽楔形,边缘具圆齿;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脉扇形,小脉网状,突起;叶柄扁平而宽。果序略呈塔形或短圆锥状,长3~6cm;宿萼棕色,管状钟形,具5棱线,萼齿5,先端具长刺尖。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气微,味微涩、苦。

[鉴别](1)本品粉末棕褐色。非腺毛众多,2~3细胞组成,直径10~15μm,壁较厚,有疣状突起。叶肉细胞呈不规则形,内含众多草酸钙针晶,长7~10um。气孔直轴式或不等式。纤维长梭形,壁孔横裂。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独一味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栀苷甲酯对照品、8-0-乙酰山栀苷甲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3.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5nm。理论板数按山栀苷甲酯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山栀苷甲酯对照品、8-0-乙酰山栀苷甲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3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6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山栀苷甲酯(C17H26O11) 和8-0-乙酰山栀苷甲酯(C19H28O12)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饮片

[炮制]

除去杂质,切碎。

[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

甘、苦,平。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止血,祛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黄水病。

[用法与用量]

2~3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